這就是阻攔中國的後果:這國副總理遭全民炮轟

國際頭條| 2016-11-17| 檢舉

據說德國也出了一位「反全球化」的副總理。

貼出標籤的是德國媒體《法蘭克福彙報》,被貼標籤的則是那位阻止中企收購德企愛思強的德國副總理、經濟部長,社民黨主席加布里爾。

德國副總理、經濟部長,社民黨主席加布里爾

被貼「反全球化」標籤,加布里爾冤枉嗎?

「對全球化的攻擊越來越多,如果愛思強因為加布里爾的阻撓最終沒有被中國人收購,它將面臨怎樣的未來?」《法蘭克福彙報》14日的報道如此說。

該報還採訪了愛思強老總。這位老總的意思基本是:如果中國人不買,我們這企業就鐵定砸手裡了,沒有第二個買家;裁員是必須的,各種新產品的研發資金也甭想了,你們就看著辦吧。

愛思強公司是德國半導體設備供應商,目前經營困難並陷於虧損。中企收購對於該公司本是救命稻草,但德國經濟部上演的一出「神反轉」卻讓它希望落了空。

9月初,德國經濟部曾向中企收購愛思強一案頒發了「無危害證明」。然而僅一個半月後,該部又宣布,由於收到「某些安全相關的消息」,將撤回證明。《德國商報》透露,這些「安全相關的消息」出自美國情報部門。

《法蘭克福彙報》相關報道截圖。

在對華經貿問題上,加布里爾及德國經濟部今年已多次登上頭條。早在美的收購庫卡的過程中,加布里爾就曾表態反對。眼下,另一家中國企業收購德國照明企業朗德萬斯的併購案也正被經濟部重新審查。

6月默克爾訪華前夕,加布里爾甚至公開表態反對歐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英國《金融時報》在報道中寫道:「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西格馬爾•加布里爾是保護主義的領軍人物。」

德國愛思強公司。

德國媒體平時對中國沒幹太多好事,但是在事關德國經濟利益的問題上,終於還是良心發現了一回。針對經濟部阻攔中企收購愛思強,多家德國媒體刊發了批評性報道。

德國的「經濟五賢人」也出來發聲抗議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經濟五賢人」是個機構,全稱是「負責鑑定整體經濟發展的專家委員會」。

《法蘭克福彙報》還刊登了中國駐德大使史明德的文章,批評德國明顯上升的保護主義傾向。

史大使在文章中寫道,中國對德投資存量僅占德吸引外資總量的0.3%,相當於德國對華投資的十分之一,中國對德投資在起步階段就遭遇限制,明顯不利於兩國經貿和投資合作的健康發展。

《法蘭克福彙報》刊登中國駐德大使史明德署名文章。

德國讀者在《法蘭克福彙報》報道下面留言:政治家想要保護德國企業的出發點值得肯定,但如果只會硬碰硬地頒布併購禁令,執政水平可想而知。

這樣的評論,可能還真說到了點子上。加布里爾的出發點未必是非要跟中國過不去。談及歐美貿易,這位老兄同樣毫無顧忌——「我們歐洲人當然不能夠屈從美國的要求。」

事實上,去年在北京發表演講時,加布里爾還曾特地搬出自己老前輩、社民黨前主席勃蘭特訪華時給「鄧小平這位偉大的改革家敬了一支煙」的故事,跟中國套近乎的意思很清楚。

但回到經貿問題上,這年頭還硬碰硬地搞保護主義,實在不是靠譜出路。眾所周知,德國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因為它是出口大國,每年光給中國就不知賣了多少機械、多少汽車。

據說,德國政治家來中國訪問,堵車堵在大街上,心裡都是美滋滋的,因為他們看到滿大街都是德國車,大眾、寶馬、奔馳,還有越來越多的保時捷。這個月初,加布里爾剛去了一趟四川,難道就沒有看出這個道理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3441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