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資深外交官、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前代表沙祖康,28日針對台海問題表示,他曾和美國駐聯合國代表爭辯,台灣是中國的底線,大陸會不惜代價,不希望美國干預台海危機導致核升級。沙祖康指出,台灣當局宣布「獨立」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就會降臨台灣,「因為我們沒有選擇,台灣很重要」。對於中美兩國的核武器力量對比,沙祖康也曾對這麼美國代表說,別把中國逼到牆角,逼急了也會跳起來的。 沙祖康說,當時只是外交官之間的玩笑話,中美關係雖然「愛恨交加」,但雙方增進理解很重要。

這位中國前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10月28日出席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舉辦的「理解中國核思維」研討會,回答中評社記者提問時做此表示。
沙祖康在研討會上回憶自己45年外交生涯時稱,最令他想不通的是,為什麼在外交談判中,中美之間的誤解和不信任這麼多,「別國外交官都談完,喝咖啡、抽菸去了,我作為大使還在跟美國大使使勁談」。他認為,要想避免誤會誤解,就要把話攤開了說,把觀點直白地表達出來。
沙祖康回憶起有一次在日內瓦,當著英國大使的面,與美國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凱文·莫雷的一次爭辯。當時莫雷談到美國對陳水扁當局的支持,沙祖康警告美國人:你們在這方面一定要謹慎,這是中國的底線,別觸碰,中國會不惜代價做自己的事情。他說:「在台灣當局宣布獨立那一刻,中國人民解放軍就會降臨台灣,因為我們沒有選擇。台灣很重要,沒人懷疑,如果台灣獨立,其它地方也跟著獨立,中國就完了。」
當時他們也談論起中美兩國的核力量對比。沙祖康對美國大使說,美國確實是個核超級大國,其核能力能將中國抹掉好幾次,但他反問:一個人被殺一次與被殺一百次有區別嗎?沒什麼不同。他警告:你可以殺死中國人一百次,但我有能力殺死你一次,或者讓你活不下去。因此別把中國逼到牆角,逼急了也會跳起來的。
回憶起這些對話,沙祖康笑稱,這只是外交官之間的玩笑話,他當然不會希望兩國人民活不下去,事實上中國人民對美國給予中國的幫助是心存感激的,尤其是二戰期間美國給予中國的幫助,包括二戰之後,美國軍艦幫助中國收回南沙群島,與今天中國對美國在南沙所作所為不滿很不一樣。他稱中美關係就是「愛恨交加」,但兩國應當讓愛更持久;不指望兩國的思維都在一個水平線上,但雙方增進相互理解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核問題上更是如此。
在提問部分,中評社記者問沙祖康和中國軍事科學院中美防務關係中心主任姚雲竹:沙大使剛提到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底線,你們如何評估美國如果幹預台海軍事危機導致中美核升級的可能性?你們有多大的自信認為中國在這種核升級情形中有足夠的還擊能力和威懾力?
剛退休的解放軍女少將姚雲竹回答:「中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不會改變,不僅在台海情形中,也在其它情形中。我們有百分之百的自信,我們能夠通過和平方式,必要時通過非和平方式,來處理『台獨』問題。」

姚雲竹表示,中國有百分之百自信處理「台獨」問題
沙祖康接過話茬說:「就像姚將軍說,不惜代價。我們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我希望那樣的事情不會發生,因為美國並沒有責任去保護台灣,因為你們同意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是我們的內政,我們之間有聯合公報。我希望那永遠不會發生,但那只是願望,但我們需要考慮最壞的情形。即便最壞的情形出現,中國也不能被逼到牆角。否則我們沒有選擇,就是不惜代價做我們的事情。」
緊接著又有聽眾問在何種情況下會在台海危機中使用核武器?沙祖康表示,中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姚雲竹將軍已經非常謹慎,字斟句酌地說明了。推進核武器並非中國的願望,但中國曾經遭受過前蘇聯和美國的核威脅,沒有別的國家有過這種夢魘。坦率說,首先中國從來沒想過要率先使用核武器,但要保留報復的權利;其次中國並不想在核能力上與美國並駕齊驅,中方認為那是一個陷阱,與美國展開軍備競賽是最愚蠢的事情。中國已經把政策表明得很清楚了,但中國會儘可能來保持中國有二次打擊報復能力,用以威懾別人可能對中國使用核武器。
姚雲竹補充說明:如果把沙大使的這番話理解為,沙大使在威脅,當中國覺得正在失去台灣時會使用核武器,那是對沙大使話的誤解。沙祖康也強調,要盡一切努力來制止核武器的使用。
在中國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任上曾要求指責中國軍費開支的美國人「閉嘴」,稱「中國人權狀況比美國好至少五倍」的沙祖康儘管已經退休一年,不當外交官了,但依然保持著心直口快的個性。說起話來表情豐富,手勢很多,底氣十足。曾經參與處理「銀河號」事件的沙祖康稱,外交官就是為國家利益而工作,他為捍衛中國而「獲得工資」,有時與美國同行「打架」,那是他的工作,「我很喜歡」。
沙祖康自稱「心直口快」,是非常「傲慢自豪」的人,喜歡直來直去,也許別人可以不同意他的看法,但他稱自己總是講真話。他還說,自己是個有著美國風格的中國外交官,不像許多外交官那樣,總是保持微笑,非常溫和,非常友好,不停點頭,有時讓人不知道他們心裡的真實想法。他認為,那種風格容易引起誤會,他不喜歡,但他也知道自己的風格有時不招人喜歡,但他強調外交官要做的事情就是彌合誤解,貢獻於國與國之間的相互理解。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