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近期杜特爾特訪華讓中菲關係走向緩解,走向密切,很多人看到中菲之間矛盾在縮小,合作在加強,其實這從另一個角度也能說明美國的全球影響力在下降。
菲律賓倒向中國內幕
近期杜特爾特訪華讓中菲關係走向緩解,走向密切,很多人看到中菲之間矛盾在縮小,合作在加強,其實這從另一個角度也能說明美國的全球影響力在下降。
從更大的角度來說,美國重返亞太,攪亂南海的圖謀或將被瓦解。
事實證明強硬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應對危機的,解放軍不斷的南海軍演一方面震懾了一些國家,一方面也影響了一些國家。
至少讓一些國家知道擾亂中國是要付出代價的,這種代價也是巨大的。
菲律賓似乎看清了這一點,也看清了美國真正的嘴臉,所以不願再充當美國的棋子,於是美國丟掉了重要的一子,也必將失掉全局。
其一,擾亂南海圖謀或將瓦解
解放軍的一系列軍演讓一些國家見證了中國的強大,這種強大從一定程度上威脅著南海周邊的國家,他們本身就處於一種被動的地位,一方面不想得罪中國,另一方面又不敢得罪美國,也求中立又很難達成。
所以一直處於兩難的境地,但對於中國而言我們可以發揮外交的優勢,也就是毛澤東曾經所言。既要打好「文仗」,也要打好「武仗」,文武同樣重要。
「一陰一陽謂之道」,所以中國要以外交的手段將南海的一些國家聚攏過來,至少不能為它國所用。這樣一來美國擾亂南海圖謀必將瓦解。
其二,繼續填海造島
不管外界聲音如何,不管外界言論如何,南海的基本方針不能變,填海造島不能變,而且要繼續填海造島。
因為「緩兵之計」在歷史上屢見不鮮,這個虧不能吃,所以一定要繼續填海造島,填海造島是「武仗」。
這個「武仗」打好了,南海的底子也就打好了,多幾艘「陸上航母」放在那,未來就不怕你來多少航母了,作用效果其實都是一樣的。
對於中國而言是防守而不是進攻,那麼管他是海上的航母,還是「路上的航母」我們都要有。這樣才能禦敵於國門之外。
事實一再證明和美國打交道要留一手的,因為美國是一個善於翻臉的國家,翻臉會比翻書還快。
其三,軍演不能停
解放軍的氣勢已經拿出去了,那就定期來幾次軍演,軍演的作用必須要有,炮彈的響度決定著南海的安穩,對於美國這樣的國家必須下猛藥,這也就是第一代領導人不懼任何風險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的問題所在。
遇強則強才是南海應對之上策,一旦示弱後果更是不堪設想。韓戰美國沒有摸清中國的底,如今中國依舊沒有摸清中國的底,多幾次軍演會讓它更加摸不清,摸不清它就不敢動。
因為從美國霸權史來看,它欺負的都是那些無法還擊的國家,這些國家沒有能力還擊所以只能挨打,但中國不同,中國一旦還擊定叫它有來無回。
中國的崛起不僅是國力的崛起,更要伴隨民族氣勢的崛起,這種氣勢一拿出去,就有會「漢武雄風」的氣勢。這種氣勢就是中華民族的氣質,就是敢於抵抗任何霸權的氣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31370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