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緊盯不丹走近中國 對中方行動憂心忡忡

國際頭條| 2016-10-17| 檢舉

中國與不丹8月份舉行第24輪邊界會談,令南亞地緣政治被置於聚光燈下。中國正擴大南亞足跡。

多年來,北京與巴基斯坦、以及近來與尼泊爾日益密切的關係已讓新德里憂心忡忡。如今,中國似乎又在通過與印度的另一鄰國不丹的談判來擴大其在喜馬拉雅地區的存在。

儘管如今中不兩國尚就爭議領土存在分歧,但雙方正接近達成解決方案。印度正密切關注北京在該地區的戰略意圖。多年來,印不相互受益於建立在能源、貿易、投資和文化交流基礎上的牢固關係。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印度空軍軍機

但儘管印度在中不關係中占據極重要的戰略位置,但並不能保證這種位置具有永久性。作為夾在兩個巨人之間的袖珍國,不丹必然試圖與中印保持平衡。多年來,北京一直堅定地在不丹開拓進取,並確實令與這個微小但重要鄰國發展關係成為可能。

2012年中不領導人會談後,雙方首次顯示出建立全面外交關係的可能性。中不關係的這種進展不但引發新德里嚴陣以待,還導致印在不丹當年大選前夕取消對其石油補貼。

印度空軍在帕拉姆空軍基地舉行了隆重的閱兵式和空中飛行表演

印不關係如今仍深植於歷史、文化聯繫,但最重要的是植根於雙方長達30多年的共同經濟利益。然而,當今的複雜地緣政治現實意味著不可能再輕而易舉地預測政治風向。

北京的(智慧)外交及「一帶一路」倡議與日俱增的吸引力,很可能將對該地區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印媒稱,印度政客正在發起一場抵制中國產品的運動。但是,印度媒體的分析報告表明這必將失敗:因為中國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現在印度六分之一進口產品來自中國,2011年至2012年這個比例為十分之一,而同期印度對中國的出口卻減少了一半。

印度10月12日發表題為《為何抵制印度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呼籲會失敗》的文章稱,近兩年期間,印度從中國的進口增長了20%;近五年,增長了5%,現在的進口額達610億美元。產品從電站和機頂盒到印度教崇拜物甘尼許象頭神,種類繁多,儘管印度五年來從中國的進口總體上在下降,從4900億美元降到了3800億美元,原因在於全球石油價格下跌。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印度遊客在義務

印度對中國的出口從2011年至2012年的180億美元降至2015年至2016年的90億美元。除了棉花、銅、石油和工業機械產品,印度對中國的出口數量不大。這意味著印度從中國購買的商品是它出口到中國的商品的六倍之多。

文章稱,根據我們對商業部統計數字的分析,手機、手提電腦、太陽能電池、化肥、鍵盤、顯示器和通信設備——包括耳機,這是印度從中國進口的主要產品。

印度的「中國製造」

從中國進口的其他主要產品還包括治療肺結核和麻風病的藥物、抗生素、兒童玩具、工業用彈簧、滾球軸承、液晶顯示器和發光二極體顯示器、路由器、電視機遙控器以及機頂盒等。

文章稱,儘管如此,包括比哈爾邦聯合人民黨領袖沙拉德·亞達夫、新上任的阿薩姆邦財政部長希曼塔·比斯瓦·薩爾瓦以及哈里亞納邦衛生部長阿尼爾·維傑在內的政治領導人都在呼籲抵制「中國製造」的產品。

比如,聯合人民黨的沙拉德·亞達夫最近說:「我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已經失衡,這對我們的國內工業非常有害和危險。」

依賴進口中國製造的印度

印度報刊援引維傑的講話指出:「人們不應買中國貨。而是應當使用印度產品。與中國的貿易正影響著我們國家。中國不是我們的友好國家。中國可以用它所掙到的錢購買武器。有可能所購武器就給了我們的敵對國家……我們應關注『印度製造』。」

印度儲備銀行前行長拉古拉姆·拉詹和首席經濟顧問阿爾溫德·蘇布拉馬尼安在2006年2月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中指出,中國是「世界製造業強國」。總部在美國的全國經濟研究所發表的這篇論文指出,印度「在此過程中未能匹敵其鄰國」。

文章稱,製造業部門的停滯不前的指數表明印度仍在艱難地與中國競爭。雖然2015年到2016年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達到創紀錄的550億美元,可是製造業的私人投資仍然非常不景氣。

印度的「中國貨」

印度記者走訪了馬尼什市場——孟買市中心中國進口產品聚集地。這裡的中國貨價格較便宜,貨源充足,包裝整潔,購買方便。

一位要求不披露姓名的燈具經銷商說:「如果我銷售的50種不同的發光二極體燈具可以以較低的價格,比如從蘇拉特進貨,而且送貨上門,我為什麼還要進中國燈具呢?如果我必須買印度貨,這批貨的成本要高出一倍。」

文章稱,中國上世紀80年代在成立經濟特區的推動下,迅速進行了市場改革。土地和勞動力改革幫助它提高了生產能力。結果就是:印度的鋼鐵和化肥產量只有中國的十分之一。

推動中國出口貿易發展的還有放寬市場准入。以蘇曼特·卡斯利瓦爾為例,他在孟買經營一家電子商務商店。起初兩年他在印度進貨,後來轉為從中國進貨。自此,他的銷售量已提高了兩倍。

卡斯利瓦爾說,在中國,客戶幾乎不必浪費時間尋找市場和產品。他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時間就購買了三個月的貨物量,從珠寶到織物,品種繁多。

他說:「即使是像義烏這樣的小型市場城市——從人口的角度相對於瓦拉納西而言,也有一站式專賣店出售各種消費耐用品,從時裝到家居裝飾品,可以有多種價格和質量選擇。在印度,這得花好幾個星期的時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30597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