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反華聲勢為何突然高漲?揭露其真面目

【環球網綜合報道】美國僑報網9月29日報道,南海爭議逐漸冷卻,事態已經向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但顯然有人不願意看到這個結果。最近,新加坡這個非當事國跳出來「搞事情」了。

新加坡不斷在各種國際場合炒作南海議題,清華大學國際戰略與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楚樹龍教授表示,新加坡插手南海問題一點也不值得奇怪。即使中新兩國經濟關係密切,但不代表政治關係也會好,這完全不是一回事。

安倍在東京迎賓館會見李顯龍

中國人一定要認清現實:新加坡雖然與中國同文同種,但它完全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有自己的立場,並不會因血緣而站在中國一邊。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9月28日,正在日本進行國事訪問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討論了在南海問題、TPP以及高鐵項目上的合作。安倍在之後記者會上表示,「雙方在會談中就中國試圖強化權益的南海問題確認了法治的重要性。」

而李顯龍則回應稱,新加坡不是南海聲索國,不會袒護任何介入南海爭端的國家。「但新加坡在南海確實存在關鍵利益需要保護,包括航行、飛越自由以及基於規則的地區和國際秩序。」

有中國網民評論說,李顯龍此舉打的是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的臉。

近日,圍繞「不結盟運動首腦會上新加坡炒作南海問題」一事,羅家良槓上了中國媒體。羅家良始終強調,「新加坡沒有在提議上面做太多的工作。」

事實勝於雄辯,其實這並非新加坡首次在國際上炒作南海議題。

今年7月所謂菲律賓訴中國的南海仲裁案結果出爐後,東協國家中只有新加坡明確表達了對所謂仲裁結果的認可。李顯龍甚至在訪問美國期間再次呼籲有關國家「尊重」所謂的仲裁結果。

李顯龍與安倍晉三檢閱儀仗隊

南海仲裁案鬧劇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連菲律賓都已經轉變對華態度,這個時候,新加坡卻鍥而不捨提南海問題,目的何在?

在探究原因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除了在南海問題上搖旗吶喊,這些年新加坡頻頻搞出針對中國的小動作。

>>給美國重返亞太帶路

美國這兩年致力於重返亞太,南海局勢緊張就是其標誌性的影響,而這個主意正是來自於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

李光耀生前曾數次訪問美國,力勸美國重返亞洲,2009年歐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後,李光耀在華盛頓說,美國如果不繼續參與亞洲事務、制衡日漸崛起的中國,將可能喪失世界領先地位。

「重返亞太」並不止於南海。在經貿上對中國造成很大挑戰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也是由新加坡首倡。李顯龍數次催促美國儘快批准該協定,他還威脅道:「如果TPP不能在美國國會獲得批准從而胎死腹中,美國將被排除在中國主導的亞洲貿易體系之外。」

>>分裂東協國家關係

安倍晉三與李顯龍

2015年,新加坡接棒泰國成為中國東協關係的「協調國」。但實際上,新加坡才更像是攪局的那一方。

今年6月的玉溪會議上,新加坡巡迴大使單獨發表聲明,稱中國似乎「在干涉東協內部事務」、「分化東協(東協)」。

根據《海峽時報》消息,今年4月,中國宣布與東協的汶萊、柬埔寨和寮國,就南海領土爭議的解決方式達成了共識,即由個別聲索國談判解決,而不是由東協整體來參與結局。之後新加坡兩位資深外交官就批評稱此舉是要分化東協。新加坡前外交高官還曾經公開質疑中國與部分東南亞國家就南海問題達成的共識,並妄稱中國干涉東協內政,向東協國家施壓。

總的來說,新加坡一邊稱讚中國-東協關係,一邊在南海問題上拉偏架。

第二,新加坡地處東南家,被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包圍,新加坡與這些鄰國的文化宗教都不相同,因而導致新加坡本身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很敏感,作為小國最好的選擇是與大國結盟,而中國實行不結盟政策,因此,追隨美國是新加坡最好的選擇。

楚樹龍表示,他在對新加坡多年研究以及和該國領導層的交往中有著很深的感觸,希望中國人一定要認清現實:新加坡雖然與中國同文同種,但它完全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有自己的立場,並不會因血緣而站在中國一邊。

此外,新加坡近期頻頻攪局南海,親美遏華氣勢明顯高漲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眾所周知,新加坡的國土更像一個城邦,如此蕞爾小國卻成了東南亞強國,其原因就是它地處馬六甲海峽得咽喉要地。而新加坡經濟賴以生存的馬六甲海峽航運,80%的通過船舶是中國的。

李顯龍代受「一等桐花大綬章」

美國也深知這一海上通道的重要性,今年已經是兩國建交第50年,目前,新加坡是美國在亞洲最大的海空基地,尤其是根據美新協議,新加坡機場的一半歸美國空軍單獨使用,新加坡的所有港口美軍艦艇都可以無須事前告知地停泊。美國在新加坡部署了其所有最先進的武器裝備。

有報道稱,中國將參與「巴生第三港口」和「克拉地峽運河」項目,擺脫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這讓新加坡坐不住了。

馬來西亞交通部長廖中萊7月表示,馬方計劃與中國合資建設巴生第三港口,目前兩國正在就項目可行性進行商討。由於70%至80%航經馬六甲海峽的船隻的目的地是中國,相信中國對這項計劃會感興趣。

巴生港離新加坡約3、400公里的距離,如果中國促成該港口建設,對馬六甲海峽的航運依賴減少,新加坡不願意看到這種情形的心情可想而知。

更讓新加坡擔心的是克拉地峽運河計劃,如果泰國克拉地峽處挖掘一條溝通泰國灣與緬甸海的運河,船隻將不必穿過馬六甲海峽,繞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可直接從印度洋的十度海峽和緬甸海進入太平洋的泰國灣,戰略意義十分明顯。

這個運河一旦開挖並最終通航,馬六甲海峽就等於被廢了。這對美國和新加坡短時間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美國失去的是世界級的一部分控制權,這是美國和新加坡最不願看到的。

李顯龍從安倍晉三手中接過「一等桐花大綬章」

雖然今年9月泰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萬納米蒂曾澄清:中泰兩國政府從來沒有就開挖克拉地峽運河一事進行過接觸。但新加坡顯然很擔心這種可能成為現實。

過,也有分析認為,新加坡在南海問題上的一系列表態確實損害到中新關係,但還遠不至於就此看衰中新關係。

中國自2013年以來就是新加坡的最大貿易夥伴,新加坡也是中國在東協國家中的最大貿易夥伴。在中國推進「一帶一路」戰略中,新加坡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蘇州工業園區與中新天津生態城成為兩國經濟合作的典範。此外雙方在區域經濟合作、RCEP談判都有著緊密的聯繫。

分析指出,新加坡在外交關係上一直奉行「經濟至上」,中新經貿聯繫密切,兩國關係不至於過分惡化。

而且新加坡也一直奉行「大國平衡」策略,主張在亞太建立美、中、日、印戰略平衡格局,採用「遠交近親」的策略。新加坡不會在大國之間進行「選邊站隊」,只是要看其如何在大國間進行平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28266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