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叛親離!美國剛被東亞打臉 又遭歐盟補刀

軍情諜報| 2016-09-28| 檢舉

在歐巴馬任期內的最後幾個月,美國在外交方面意外遭遇一系列挫折,首先是中東和亞太兩個重要盟友——土耳其和菲律賓——對美國突然變臉,隨即,歐洲盟友毫不客氣地對歐巴馬多年力推的TTIP談判一口回絕,在亞太方面TPP正處於一種將過未過的尷尬境地之際,來自歐洲的拒絕看上去頗像是對美國的「補刀」。

然而,這還不是最慘的!據最新消息,美國在東亞的又一盟友——越南也有「背叛」的苗頭。

據英國路透社16日報道,原本被認為將成為首批批准該協定國家之一的越南,已經將審批進程推遲,稱要視美大選結果再做決定。

該報道援引越南消息人士的話稱,在將於10月20日開啟的越南國會下一輪會議中,審批TPP並不在議事日程上,「因為政府向國會提交的建議書並不完整」。這意味著越南審批通過協定最早也要到11月美國總統大選結束數月之後。

越南《青年報》援引該國國會主席阮氏金銀的表態說,雖然越南是TPP的創始國,但仍需要參照和考慮其他各國的批准情況,以及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對TPP有何影響,屆時將做出相關評估,經討論後再做出決定。

歐巴馬肯定想不到如今的美國已然如此不堪,昔日的全球霸主、世界警察居然被曾經的盟友一而再,再而三的無情「背叛」。以至於TPP的建立變得遙遙無期,連給自己的謝幕交一份完美的答卷都不行,想想,還是挺可悲的。

但,可悲是他的事,不關我們的事。美國的失敗是必然,是不可避免。在如今的全球局勢下,仍然想鞏固自己的霸主地位,繼續吸取他國的可利用資源來治癒自己、壯大自己簡直是痴人說夢!

一、什麼是TTIP、TPP

TPP和TTIP都是歐巴馬任內美國為整合世界經濟、爭取美國更大經濟利益而提出的重要方案,如果二者能夠順利推進,將幫助形成一個新的以美國為貿易絕對核心的世界格局,這對美國而言自然十分有利。但在當前世界大環境下,美國成為核心的代價勢必是其貿易夥伴在某種程度上遭到邊緣化,已有經濟模型證明,如果TTIP獲得實施,那麼短期內由於凈出口下降,歐盟GDP將隨之出現下跌,儘管幅度並不太大。德法作為歐洲強國,其反對意見正來自於此。

二、TTIP不得人心

德國:

歐洲部分城市的民眾17日上街遊行,抗議歐盟和美國正在進行的自由貿易談判。德國柏林、漢堡、慕尼黑和法蘭克福等城市遊行規模較大,組織方稱32萬人參加遊行,警方認為人數約18萬人。

德國民眾抗議TTIP

德國副總理加布里爾曾在在為何拒絕TTIP時做出這樣的回應:「美國與歐盟之間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TIP)談判本質上已經失敗,只不過沒人願意承認」,德國政府同樣表示,歐盟與加拿大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CETA)對各方來說更為公平。

英國:

英國獨立報網站9月8日報道。新任國際貿易大臣福克斯此間表示,備受爭議的TTIP未來前景難料,但英國還將繼續支持歐美達成協定,即使英國離開歐盟後態度也不會改變。他同時表示,最近德法高官的表態也顯示,即使英國支持,TTIP恐怕也難以成功。

法國:

法國總統奧朗德稱,TTIP協議在歐巴馬離任前都不會有最終結果,他表示談判陷入了困局,雙方明顯不夠對等,法國無法接受當前的協議內容。此前奧朗德還曾指責,TTIP當前條款是「將美國大企業的利益凌駕於歐洲人民的利益之上」。

如果說,土耳其與菲律賓在幾個月之內的接連「變臉」尚有複雜的內政及國際角力因素的影響,那麼近期沒有發生任何政治變故,而同樣選擇了對美國說不的歐洲國家的態度,則極具代表性地揭開了問題癥結之一:由於美國的國際地位和它多年來堅信的「美國例外論」,導致即使是美國的親密盟友國家,在與它發生聯繫時也很難在平等基礎上實現「雙贏」。

三、困局中的美國

就在美國國內,自托克維爾開始的「美國例外論」仍然根深蒂固,小布希執政期間,這一信念逐漸被抽離了其歷史內涵,而變成了用於論證美國利益高於國際普遍規則的工具,儘管在這一思路指導下的一系列對外戰爭最終將美國再一次推入了戰爭泥潭當中,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薩曼莎·鮑爾也已經疾呼「洗脫美國例外論可能需要一代人的時間」,但直到現在。

歐巴馬仍多次表示過他對於美國例外論的「信仰」,甚至還曾因表示「信仰美國例外論與承認美國能力有限並不矛盾」而遭到羅姆尼指責其信仰「不誠」,美國例外論在美國國內的流行程度可見一斑。

美國例外論將美國在政治和歷史上的獨特性放大,乃至於將美國描述為當前世界最先進文明的代表,認為美國將成為引導人類文明發展方向的先驅,表現在外交上,則往往形成挾美國雄厚國力和既得地位而迫使其他國家出讓自身利益的局面。

毫無疑問,這種外交方針得以延續的基本前提是美國的絕對霸權不受動搖。

但在今天,就連歐巴馬本人也一再承認,美國既不可能以一己之力解決所有國際問題,並且對類似事業的熱情也在不斷消退。

持極端孤立主義的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的上位更進一步地證明了美國例外論在美國的逐漸消亡,這是美國霸權的逐漸失落所產生的必然結果。然而,TTIP條款和美國在中東、亞太的外交動作都在表明,至少在本屆歐巴馬政府,美國例外論仍是主要的外交方針。從這一視角來看,歐巴馬執政末期美國在外交上經歷的這一系列意外挫折,就絲毫不難理解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28034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