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十四世達賴近日訪問法國時受到官方「抵制」,未獲任何官員接待。9月15日,歐洲議會卻邀達賴訪問位於斯特拉斯堡的總部並與議長見面,招致中國政府強烈反對,歐洲議員團的訪華行程因此受阻。
法國《世界報》評論稱,會見達賴必將付出「外交代價」。美國多維網則引述《赫芬頓郵報》表示,達賴又成了國際社會的「燙手山芋」。
一生致力於分裂祖國的達賴喇嘛
據新華社9月19日報道,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歐洲議會領導人會見達賴損害了中方核心利益,也嚴重損害了雙方議會交流的政治基礎。
據法廣報道,達賴17日訪問法國斯特拉斯堡期間,谷歌旗下的視頻播放平台YouTube關閉了轉播其訪問活動的視頻網站。達賴演講組織者證實,「出於我們不知道的原因,YouTube終止了各頻道所有對演講會的視頻轉播」。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
9月21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觀察人士受訪中國西藏網時分析,作為一家私人商業網絡公司,YouTube考慮的首先是商業利益,在尚未真正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情況下,終止對達賴的視頻轉播這一決定,是具有長遠眼光的。臉譜網(Facebook)2015年也曾刪除「藏獨」分子帳號。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9月20日天主教在義大利阿西西舉辦宗教峰會,邀請各教派領袖共同為世界祈福,但天主教教宗方濟各並沒有邀請達賴參會,此舉被指是方濟各在向北京表達善意,為建交談判鋪路。
中國西藏網記者梳理髮現,今年以來,頂著「宗教領袖」頭銜的達賴喇嘛不時地借南海、台灣等熱點新聞發聲,竄訪期間多次炒作轉世、人權等話題,以期保持「西藏問題」熱度。
然而,81歲的達賴終究難以阻擋其國際影響力逐年下降的趨勢,原因與他本人作為西方政治籌碼的利用價值遞減和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密不可分。
英國《金融時報》曾刊文稱,法國總統奧朗德雖然之前發表過立場模糊的言論,但上任後從未見過達賴,不得不說他是務實者。
法國總統奧朗德
據法廣報道,法中關係在經歷薩科齊見達賴及2008年奧運火炬傳遞受阻所導致的冷淡後,在奧朗德執政期間逐漸回暖。評論認為,對奧朗德政府而言,棘手的「西藏問題」不再是其考慮的首要問題。
「考慮到不要惹惱北京」,法國政府「抵制了」達賴喇嘛的竄訪活動,至17日其在法國的行程結束前一天,都沒有安排任何官員接待。然而,歐洲議會15日卻邀達賴訪問總部,並與議長見面。
「法蘭西24」新聞電視台16日報道稱,中國對此作出強烈反應,推遲了歐洲議會議員原定下周起的訪華安排。幾乎在邀達賴訪問的同時,歐洲議會宣布,提名被中國以分裂國家罪判處無期徒刑的伊力哈木入圍2016年度薩哈羅夫精神自由獎。
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在推特上曬與達賴合影
中國專家孫恪勤1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歐洲議會在中歐關係當中經常扮演所謂「人權衛士」的角色。這種做法雖然對歐洲決策的影響有限,但仍會對中歐關係造成很大傷害。
根據歐洲議會網站的消息,應歐洲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邀請,達賴15日抵達位於法國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總部。他與議長舒爾茨會面,併到議會演講。法新社16日報道稱,達賴在演講中呼籲歐盟就西藏問題對中國進行「建設性批評」。
企圖分裂中國的伊力哈木庭審現場
他聲稱自己已經退休,不再管政治事務,但還是希望歐洲議員一有機會就與中國領導人說說西藏問題。據台灣「中央社」報道,在達賴對歐洲議會的訪問結束後,大陸方面以電子郵件通知歐洲議會,鑒於舒爾茨不顧中方勸說,堅持與達賴會晤,決定推遲歐洲議員團訪問大陸的行程。
歐洲議會發言人吉洛特16日向美國新聞網站「政治」證實,的確收到中國駐歐盟使團的通知,稱邀請達賴到訪違背歐盟的「一個中國」承諾,干涉了中國內政,也破壞了雙邊交流氛圍。
「中央社」報道稱,被推遲的歐洲議會經濟和貨幣事務委員會議員團原計劃訪問北京和上海,參觀上海證券交易所,並拜訪財政部。「法蘭西24」新聞電視台評論說,這是來自中國的明顯施壓。
與歐洲議會的做法截然不同,對時隔5年再次竄訪法國,且停留長達一周的達賴,法國政府沒有安排任何官員接待。法新社稱,法方顯然是考慮到不要惹惱北京。
法國總統奧朗德
法國《世界報》以「遭到政府抵制後,達賴喇嘛在法國作秀」為題報道說,沒有任何官方領導人會晤,達賴卻抓緊每個機會來擴大影響。12日抵達巴黎,他就在「推特」上發布與前財經部長馬克榮的合影,稱「我看到了歡迎的面孔」。
15日,歐洲議會還公布了薩哈羅夫獎5名提名人選,其中包括2014年因分裂國家罪被判處無期徒刑的原中央民族大學教師伊力哈木。最終獲獎者將於10月27日公布。
藏獨勢力的罪魁禍首達賴喇嘛
不過,這一提名目前並沒有引起多數歐洲主流媒體關注。有德國學者1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薩哈羅夫獎一直存在爭議。反對者認為,這種獎項對人權和民主事業並無促進作用。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孫恪勤1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在歐洲幾大機構中,歐洲議會扮演「人權衛士」的角色很多年了,是有歷史傳統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