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台灣要與吐瓦魯合併 對大陸未必是壞事

台灣不是一個國家,自然加入不了聯合國,不管怎麼哭訴與鬧騰,有常任理事國的中國在把關,台獨「入聯」的期望只能是一個夢想。但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而且,真的就一點辦法沒有了嗎?

據說,也是有的,有台灣學者提出了一個大膽設想:和吐瓦魯合併,好比公司「借殼上市」,台灣借吐瓦魯這個殼,不就很自然地加入聯合國了嗎?


這個提議的邏輯大致如下:

1、吐瓦魯是一個很好的「借殼」對象。它位於南太平洋,國土26平方公里,由9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是僅次於諾魯的世界第二小島國(比馬爾地夫還小很多)。

人口1.2萬,因為沒啥資源,屬於聯合國最不已開發國家行列。這就類似一支長期虧損股票,殼資源很不錯,包袱也不重,很適宜被併購重組。


2、吐瓦魯也需要長遠打算。在浩瀚的南太平島,吐瓦魯群島最高海拔也只有4米,隨著全球變暖,全國都有沉入大海的可能。一旦被大海吞噬,1.2萬人怎麼辦?

確實也需要提前打算。和台灣合併,台灣現在就可以多出點錢,提高當地人生活水平;未來,海平面上升,吐瓦魯人還可以遷居台灣,有個落腳所在。

3、人文還比較接近。據一些學者和台獨人士的考證,吐瓦魯人和台灣的原住民系從同源,有著很近似的生活習俗,而且最初可能就來自台灣;

若與台灣結為一家親,吐瓦魯人以後去台灣,其實就是返鄉,應該還有點「鄉愁」。而且,吐瓦魯從未和大陸建交,是台灣的「邦交國」,「兩國」關係一直很不錯。


4、當然,要找找,還有更多的巧合。比如,台獨有人士還發現,在網際網路時代,吐瓦魯的網域編碼最後為「.tv」,台灣則為「.tw」,只差了一個字母,而且是很相近的字母,這簡直是命中注定,天作之合啊!

5、面對很多人的疑慮,提議者還言之鑿鑿,稱這是很嚴肅的話題,絕非無稽之談,「但如果我們放大地理視野與歷史縱深來看,國家的分分合合實為常態。


前蘇聯與東歐諸國就裂解出很多人叫不出名字的國家,數千公里外的夏威夷同樣也成為美國的一州,舊日大英帝國甚至還橫跨三大洲五大洋,台灣若與南太平洋的島國合併,其實也還算不上是個奇觀。」

嗯,確實不算奇觀。即使是奇觀,也總有開天闢地第一次嘛。

如果台灣真「借殼」吐瓦魯,也可能真不存在加入聯合國的問題了,也似乎不需要取得中國的同意,吐瓦魯在聯合國的席位,到時改成「台灣-吐瓦魯」就可以了,考慮到新的實體是台灣民眾占據了99.99%,實際就是台灣的席位了。

在一些台獨人士眼中,似乎有了聯合國的席位,台灣自然就實現了獨立,就不存在台灣屬於中國的問題了。

這是筆者近年看到的所有台灣解決方案中,最具想像力的一種:你不是說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不是一個國家嗎?那好,我合併另一個國家,我「借殼」加入了聯合國。


不管這種可能性多大,似乎還真是一個很不錯的建議,對中國大陸來說,也真未必就是一件壞事。原因嘛?大致有三點:

第一、我們有要充分自信,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跑到天上估計也改變不了這一點。因此,不管台灣「借殼」哪個國家,估計都加入不了聯合國,但「借殼」的結果,就是原來的殼資源,最終必然歸中國所有。


如同台灣島內的美式武器,如果真統一了,也勢必歸中國所有。所以,別看美國總是向台灣出售武器,但賣的基本都是二手三手甚至退役淘汰的武器。最先進的,肯定不敢賣:一怕中國強烈反彈不敢賣,二更怕落入中國之手不敢賣。

第二、暢想一下,一旦台海統一,這倒好,收回的不僅僅只有台灣,還多了著南太平洋26平方公里,浩瀚的南太平洋,也有了中國的飛地。這不僅幫助中國突破了第一島鏈,而且直接突入了南太平洋,和夏威夷隔海相望了。

三四米的海拔高度其實也夠了,實在不行,依照中國在南海種島的工程實力和實踐,在南太多種幾個島,也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

第三、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其實應該鼓勵台灣多「借殼」一些島國,中國不方便做的事情,可以台灣幫著先做了,反正遲早都得歸中國。


就像南海的太平島,台灣占了,畢竟等於中國人占了,因為最後必然是屬於中國的。你能想像哪天台灣從太平島撤離,這個島被被中國接管,而是會被越南或菲律賓占據?

絕無可能。除非中國天下大亂了。所以,前提:中國要發展,政治要清明,國泰民安,不能亂!


當然,現在最怕的,就是台獨分子的知行不合一,只負責大膽空想,卻不腳踏實地去付諸實施。這麼好的一個建議,最後白白浪費,真是太可惜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26384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