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外大使當中最令日本媒體"頭疼"的當屬現任駐英大使劉曉明。近日,有日本媒體直言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在英國輿論場不斷發聲,闡述中國政府在各項外交事務上的立場,抨擊日本政府,贏取世界輿論對中方的支持。日媒期待6月剛剛上任的駐英大使鶴岡公二能夠對其發起有效反擊。
日媒稱,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對一切"反日"宣傳極其熱心。除了闡述"日本非法侵占中國固有領土釣魚島"之外,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也遭到其批判,劉曉明甚至將現代日本比作哈利波特故事中的"伏地魔","如果把日本軍國主義比作伏地魔,靖國神社無疑就是其魂器之一,代表這個國家靈魂最黑暗的一面。"
2014年元旦,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投書英國主流大報《每日電訊報》,痛斥日本首相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錯誤行徑,並將日本軍國主義喻為小說《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劉曉明還在英國廣播公司《新聞之夜》節日中對日本駐英國大使林景一關於釣魚島主權和日本修憲的謬論一一進行了駁斥,同時他也引用了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的名言來警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放棄復辟軍國主義的企圖。此外,劉曉明還與英國二戰老兵互致信件,共同揭露批判日本軍國主義行徑。
日媒認為,劉曉明大使用英語在英語系媒體的積極發聲勢必會擴大中國政府的國際影響力。目前來看,劉曉明大使的輿論宣傳還是卓有成效的。
報導最後稱,鑑於國際社會會認為不發聲的一方即默許承認的現狀,希望6月份剛剛上任的英語"達人"日本駐英大使鶴岡公二能夠做出有力回擊。
對此,中國前駐奈及利亞大使和駐哥倫比亞大使、前APEC高官王嵎生在接受環球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首先,我們應當注意到批評我駐英大使劉曉明的《產經新聞》是日本極右翼勢力的代表,劉曉明大使對日本政府在歷史領土問題上的發言打到了日本右翼的痛處,所以才會令其反應激烈。一直以來許多中國駐外大使經常在國際媒體上投稿闡述我方在國際事務上的立場,包括傅穎在擔任駐英大使期間也曾多次發文。
關於《產經新聞》所謂的期待日本新駐英大使、英語"達人"鶴岡公二"對戰"劉曉明大使,王嵎生認為,日本方面存在狹隘的思想,日本在歷史問題、領土問題上存在國策錯誤、政治錯誤,如果不進行調整改變,換了誰也無濟於事。這不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較量,雖不否認個人作用所發揮的影響,但小動作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此前,就南海問題,駐英大使就向很多英文媒體發表了中國的看法與立場。
2016年6月23日,《世界郵報》網站刊登駐英國大使劉曉明題為《中國無意統治南海》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兩個半世紀前,當英國海軍高唱"不列顛統治海洋"(Rule,Britannia!Rulethewaves)時,英國開啟了其構建大英帝國和稱霸世界之路。今天,有人偏要舊曲新唱,誣稱中國正在唱一曲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統治海洋"。他們指責中國要將南海變成中國的內海,建立軍事基地,阻礙其他國家船隻自由通過。
中國真在犯這樣的"時代錯誤"(Anachronism)嗎?中國在南沙群島進行了一些島礁建設,部署了一些防衛裝備,難道這就證明中國在南海要大搞"軍事化",要統治南海,甚至統治海洋嗎?
事實真相是:中國作為最早發現、最早命名、最早開發、最早管理南海諸島的國家,對南沙群島擁有當然的主權,但實際上只控制了其中幾個島礁,而越南、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則在近幾十年裡陸續侵占了40多個。
在中國控制的島礁中,除由台灣當局駐守的太平島擁有較好自然條件外,大多生存條件惡劣。而近幾十年來,越、菲在其占據的島礁上填海造地,大興土木,擴建設施,企圖強化實際佔有。
針對這種嚴重失衡且不斷加劇的局面,中國祇能採取必要舉措加強在南沙群島的存在。也就是說,中國作為南沙群島真正的主人,必須回到南沙群島,重申本來就屬於自己的主權。
畢竟,國際政治和外交談判都是現實的。或許這才應被稱作"再平衡"。這如同過去在英格蘭,一旦流浪漢闖入空宅,主人想要奪回房子、驅逐侵入者(squatter)將非常艱難。克制固然必要,但無所作為只能助長侵入者的得寸進尺。
把中國增強在南海的存在說成統治南海,完全是偷換概念。中國主張對南海有關島礁擁有主權和歷史性權利,並不是要將整個南海收入囊中,將南海劃為中國的內海。南海是國際貨物和能源運輸大通道,中國不會妨礙正當、合法的航行自由。
今天南海局勢真正的危險是有的域外國家炮製藉口和預設圈套,採取挑釁性軍事行動,迫使中方加強防衛,形成"預言自我實現"。在這場博弈中,中國並不掌握左右形勢發展的開關,完全是被動反應,這是顯而易見的。
助長南海局勢緊張的因素還有少數域內國家的有恃無恐。有人說,中國不應"以大欺小"。可事實是"小國在向大國發難"。菲律賓挑起的南海問題仲裁案就是典型的例子。小國敢於挑戰大國,是因為它們認為背後有更大的大國在為其撐腰。它們自以為計謀得逞,實際上早已淪為超級大國稱霸世界棋盤上的棋子。殊不知,這樣的棋子有用時可留,無用時可棄。超級大國歷來是來了又走,走了又來。金蘭灣、蘇比克灣的變遷就是最好的說明。
在南海問題上,中國既要堅決捍衛國家主權,也在保持高度克制,既不想被動地招來擦槍走火,更不願打一場強加在自己頭上的國際官司,這的確考驗著中國的外交智慧和戰略定力。
但南海問題並不是一個無解的死結。"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是中國最早提出的處理南海問題主張,也是中國一貫堅持的基本原則。"雙軌思路"是中國提出的現實解決方案,即有關爭議應由直接當事國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法通過談判和協商妥善解決;南海的和平穩定則由中國和東盟國家攜手共同維護。
南海問題是一塊考驗各國的試金石。我們希望某些域內國家不要一意孤行,執意擴大矛盾,惡化地區合作,而是與中國一起有效管控分歧,維護穩定,探索新型合作方式。我們也希望個別域外國家不要在本地區拉幫結派,加大前沿軍事部署,不斷挑釁攪局,而是秉持公正立場,不選邊站隊,支持中國與直接當事國通過雙邊談判解決爭議。
今天的世界既不是處於十七、十八世紀的殖民擴張時期,也不會再現十九世紀末的歐洲列強爭雄格局,更不會重回上世紀冷戰時代。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深知大國興衰的歷史規律。中國既沒有稱霸的傳統,也沒有稱霸的興趣,更沒有爭霸的衝動。中國要走的路始終是和平發展之路。
《世界郵報》(TheWorldPost)被譽為網際網路第一大報,系《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Post)與伯格魯恩研究所於2014年共同創辦,也是《赫芬頓郵報》的國際版塊,主要關注全球政治、科技、前沿趨勢等領域,並就國際新聞和時事發表深度評論。《赫芬頓郵報》總部在美國,在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巴西等10多個國家設有分部,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主要新聞網站,也是最著名的政治博客網站之一,每月獨立用戶訪問量為9400萬。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