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民眾惶恐 中國對韓國報復全面開始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薩德"入韓引發的爭議持續發酵。14日,首爾市內再次爆發反"薩德"示威,大批民眾參加。相比國內在這一問題上的爭吵與分裂,韓國精英群體更擔心中國報復。

雖然迄今為止中國官方並未宣布任何制裁措施,但心虛的韓國媒體發現,今年以來持續火爆的中國遊客赴韓游出現降溫苗頭。聯繫到韓國藝人在華演出取消、赴華簽證審批趨嚴等情況,有韓媒宣稱"大國的報復"已經開始。

這種調子試圖把中國塑造成"以大欺小"的形象,卻忽略了韓國自身才是這場風暴的肇事者。"薩德"讓韓國經歷了一個焦躁的夏天,現在夏天時日無多,可韓國的焦躁不會隨著季節的更替離去。

在分析人士看來,允許美國反導系統進駐半島對東北亞戰略平衡的破壞將是長期而巨大的,如果韓國不能迷途知返,它所付出的代價勢必同樣"長期而巨大"。

"薩德"讓部分中國遊客止步

14日,韓國首都首爾爆發大規模反對"薩德"的遊行示威。據韓國紐西斯通訊社報道,晚上7時,超過1萬名韓國民眾聚集首爾廣場,抗議韓國當局允許美國"薩德"反導系統進入韓國。

示威組織者表示,朴槿惠政府主張部署"薩德"是為了抵禦朝鮮核與飛彈威脅,但實際"薩德"根本無法達到這一目的。如果"薩德"真在韓部署,那麼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必將展開新一輪軍備競賽,直接威脅到韓國的和平與安全。

韓國因為"薩德"與中俄交惡,未來經濟領域也將受到嚴重打擊。韓國基督教團體14日下午在首爾市中心的世宗路舉行反對"薩德"部署的彌撒和記者會,一些大學生當天也圍繞駐韓美軍龍山基地舉行了環繞示威遊行。

韓國政府選擇的"薩德"部署地--慶尚北道星州地區連日來更是抗議不斷,幾乎每天都有大規模的反"薩德"燭光集會。

據當地媒體報道,由星州郡民眾組成的"阻止薩德部署星州鬥爭委員會"計劃在象徵著韓國國家成立、擺脫日本殖民統治的8月15日光復節當天,舉行"撤回薩德系統追求和平誓師大會",815名民眾將參加削髮儀式,抗議"薩德"部署決定。

相比持續不斷的抗議,中國可能的報復更令韓國當局警惕。韓國《國民日報》13日稱,韓國觀光公社日前發表統計數據稱,"韓國決定部署薩德後中國遊客來韓有增無減"。但12日經確認,在韓中矛盾加劇的8月份,中國遊客赴韓人數比上月同期減少3.7%。

分析認為,這意味著韓國政府部署"薩德"的決定開始實質性影響中國人赴韓旅遊意願。報道稱,以中國遊客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部分商販已經出現不安情緒, 在首爾明洞經營化妝品的店主方某說,以前每天的銷售額在300萬韓元(約合1.8萬元人民幣)以上,但進入8月下降到200萬韓元以下,這很可能是受"薩 德"的影響。

韓國旅遊業內人士展望認為,未來中國遊客的下降幅度有可能繼續加大。一名張姓中國遊客表示,自己周邊不少朋友因為"薩德"問題取消了赴韓旅遊計劃。一名中國遊客在接受韓國KBS採訪時也表示,原來7個朋友說好一起來韓國,因為"薩德"最後只來了兩人。

韓國《中央日報》13日稱,中國駐韓大使館12日給韓國旅行社發送的公文表示,從8月16日開始,通過中國簽證中心申請團體簽證的旅行社全部都要上交護照原件。

韓國外交部人士表示,"中國大使館方面對於該措施說明稱,這是根據新出入境管理法規定採取的措施"。但有分析認為,該措施可能是因為韓國決定部署"薩德"而採取的報復性、施壓性措施。多年以來,中方准許韓國團體遊客提交複印件。

"大國的報復",《中央日報》以此為題稱,2012年9月日本強行 "國有化"釣魚島,中日關係跌至冰點,赴日中國團體遊客從此大幅減少。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就任台灣"總統",大陸強化相關衛生檢疫標準,導致台 灣出口到大陸的鱉卵和石斑魚等水產品的退貨量增加,訂單急劇減少。

以上兩件事情可以幫助理解最近韓國經歷的一系列事情背後的原因。門票已經售出的韓流明星大規模粉絲見面會在活動開始三天前突然被取消,韓國藝人參演中國電視節目的行程不斷擱淺,以前經常供不應求的韓國化妝品被報道存在超量有害物質等等。

這些情況都存在一個共同點,那便是中國方面沒有作出任何解釋,但足以使韓國自己感到"中國已開始對薩德一事採取報復措施"。文章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是中國人的傳統思維方式,李白也寫過"報仇千里如咫尺"的詩句。"現在發生的事情可能只是中國復仇的一個小小開端。"

韓國峨山政策研究院顧問千英宇日前在《東亞日報》發文挑撥稱,中國肯定會拋開大國風度,使用幼稚的報復措施,強迫韓國屈服,此舉必將一無所獲。"只有清除混淆韓國集體理性的慕華思想的基因和亡靈,韓國才能站起來。"

或打開"永久分裂之門"

"韓媒'大國報復'的說法,是在刻意炒作,意圖塑造一種'中國以大欺小'的形象。"同濟大學亞太研究中心朝鮮半島研究室主任崔志鷹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是韓媒自己的主觀想像,並不存在"以大欺小"的問題。

"薩德"問題出來之後,對中國安全構成威脅,中韓關係肯定受到影響。但這種影響不一定是由政府層面出台制裁措施,有時候政府不出面,民眾也有自己的看法。"薩德"對中國構成威脅,讓朝鮮半島更加不穩定,誰願意去不穩定的地方旅遊呢?

"薩德問題已經脫離正常軌道",韓國《首爾新聞》13日刊發其駐北京特派員的評論說,在中國的韓國僑民和企業幾乎異口同聲反對部署"薩德",並不是因為他們是所謂的"親中派",而是他們在中國切實感受到"薩德"可能給韓國帶來的實質性損害。

在北京擔任客座教授的一名韓國人焦慮地表示,如果把反對"薩德"的聲音都扣上"事大主義"的大帽子,那麼此前韓國費盡心力培養的中韓關係可能在瞬間化為泡影。

還有中國專家表示,隨著中韓關係持續惡化,即使中國政府不出台對韓製裁措施,中國老百姓未來也可能自發行動起來。現在無論是經濟還是統一問題,中國對韓國都異常重要,不知道韓國政府在決定部署薩德的時候,是否想到了中方可能的強力反制?

台灣《旺報》14日稱,美韓兩國決定在韓國境內部署"薩德"後,美國在亞太成了攪動東北亞局勢的暴風眼,朝鮮未受影響,但中韓關係已瀕臨破裂危機。

韓國內部朝野意見不一,反對方認為,"薩德"反導系統的範圍連首都都保護不了,卻因此傷害韓中關係,得不償失,從外交、經濟、軍事層面來看,部署"薩德"的決定是"一個敗招",會讓朝鮮半島的和平統一化為烏有,打開"永久分裂之門"。

韓國第三大黨"國民之黨"13日通過發言人發表評論表示,中國和俄羅斯都強烈反對"薩德"部署,這讓韓國在東北亞遭到孤立。如果沒有中國的合作,韓國政府聲稱能阻止朝鮮核導開發就是"欺騙國民"。

據朝中社報道,朝鮮維護和平全國民族委員會發言人13日發表談話,抨擊韓國當局明知"薩德"有百害而無一利,但玩弄一個接一個的花樣,以圖矇騙民心,"將南方民眾乃至全體朝鮮民族的命運作為美國侵朝政策的犧牲品"。

成為"薩德"部署地的星州地區遭受的損失更直接。根據韓國"NEWS 1"網站報道,自從星州地區被指定為"薩德"部署地點後,前往該地旅遊的人大為減少。

根據星州郡13日發布的統計數據,作為韓國小有名氣的避暑旅遊地,今年截至目前到星州地區的遊客數量僅為5.2萬人,比去年同期減少40%,當地居民的旅遊收入只有去年同期的30%。

韓國MBC電視台14日稱,星州地區最著名的特產甜瓜,銷量在"薩德"部署消息公布後下跌20%。由於消費心理發生萎縮,星州當地的飲食、流通、旅遊等產業正面臨"枯死危機"。

儘管飽受爭議,但韓美並沒有收手的意思。韓聯社報道稱,韓國軍方13日透露,美國太平洋司令部陸軍司令羅伯特·布朗日前對韓國進行了訪問並視察駐韓 美軍部隊,他還訪問了將負責運營"薩德"反導系統的第35防空旅。韓聯社稱,美軍重要人士相繼訪問韓國,美軍在韓部署"薩德"的步伐正在提速。

韓國《朝鮮日報》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對於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韓國民眾贊成的比例占56%,反對的比例為31%,選擇"不知道、不作答"的占13%。雖然支持者占多數,但民眾的分裂態度很明顯。

美國也出現抗議活動。韓國《京鄉新聞》14日稱,40餘名在美韓僑13日到白宮前舉行示威,反對在韓部署"薩德"系統。他們高喊"不要薩德要和平"的口號,在白宮前舉起示威條幅。

有美籍韓僑7月15日在白宮網站上發起請願,要求美國政府撤回部署"薩德"計劃,不到30天,已有超過10萬人參與請願,白宮需在60天內對請願表明立場或召開聽證會。

"韓國應該避免陷入'中美二選一'的迷局。"在日前舉行的韓中未來研究院特別座談會上,不少專家強調了這一點。韓國前外交部長尹永寬認為,現在韓國是安保依賴美國,經濟依賴中國,因此必須避免在中美之間做出選擇。

不僅是韓國,現在東南亞和歐洲一些國家也面臨類似情況。韓國延世大學教授白永瑞認為,必須從長遠看待中韓關係,如果任由反華情緒或嫌韓情緒在網絡上發酵,那麼後遺症可能長久留存。

崔志鷹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韓應當明白,如果"薩德"之爭繼續下去,勢必引發軍備競賽,讓東北亞陷入"冷戰"的對抗狀態,對地區的和平穩定造成很大衝擊,這是最讓人擔憂的。

迴旋餘地也不是一點兒沒有。"薩德"真正部署完畢要到明年年底,但明年年初美國新總統上台,可能會對"薩德"部署進行一些調整。韓國也一樣,朴槿惠 的任期只剩一年多,新總統對"薩德"的態度也可能發生改變。美韓應當明白,中國並不想搞對抗,但如果它們一意孤行,就是把中國往對抗道路上逼。

總部設在美國的"朝鮮新聞"網站刊登學者的文章稱,韓中關係現在面臨挫折,但"薩德"問題不太可能很快消散。韓國與中國曾經的蜜月最終結束了,兩國現在摘下各自的玫瑰色的眼鏡,從實力政治的角度審視彼此,而非天上掉餡餅式的幻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21929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