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美國在南海對中國施壓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效果不說,反倒促使中國加速在南海的建設,提升了中國在南海的統治力。如今,南海局勢暫時緩和後,中國對日本開始反擊,這次反擊表明之前美國在南海的行動是失敗的,美國在亞太遏制中國雖然有階段性成果,但卻沒有取得相應的效果,反倒是中國還有力量反擊。

如果僅僅是中國的反擊還好一些,但現在普京在中東方向又對美國下手了,這會讓美國接下來更難受,如果接下來普京勾勒協調得好,甚至可能將美國前面針對俄羅斯的布局給破掉。
我們都知道,土耳其剛剛爆發過政變,埃爾多安之所以能挫敗政變,主要是因為俄羅斯提前通風報信,否則埃爾多安很可能就被炮彈燒成烤鴨了。很顯然,土耳其的北約盟友知道土耳其要政變的絕不止美國一家,但不但沒有一個盟友給埃爾多安送信,甚至埃爾多安到德國政治避難都未能准許降落,還是到了伊朗才算是落了地。

這下可惹毛了埃爾多安,於是和美國及其它北約盟友交惡,土耳其甚至封鎖了美軍在土耳其的基地,給基地斷了電。與此同時,俄羅斯與土耳其的關係快速緊密起來,經過這件事埃爾多安知道誰遠水近了,俄土不但解決了之前擊落俄戰機事件,包括天然氣管道也開始談起來了。
根據媒體報道,原來擱置的兩大天然氣管道項目近期雙雙復活,合作國家土耳其與保加利亞在兩個項目上都顯得十分迫切。這也意味著除了經過烏克蘭的主要管道以外,俄羅斯又要向歐洲運送更多的天然氣了。俄羅斯這麼做,目的有三個:

一是可以儘量多地向歐洲輸送天然氣。
二是可以不必受制於烏克蘭,這樣就能對烏克蘭採取更加強硬的措施。
三是可以藉機緩和與歐盟的關係,在美國大選期間尋求歐俄關係的突破。

事實上,有土耳其作為幫手,俄羅斯無論是對歐盟還是在中東,都將如魚得水。對歐盟,由於天然氣過境土耳其是對土耳其經濟是有利的,所以由土耳其和歐盟談,這事就容易成得多。
別忘了,埃爾多安手裡有數百萬難民,一言不合就放難民讓歐盟非常頭痛。因此,如果俄、土兩國聯合起來要尋求歐俄土關係的突破,這事真的可能打亂美國之前的全部布局。在美國換屆之時,這事完全有成為既定事實的可能性存在。
一旦俄、土兩國聯手,敘利亞問題對俄羅斯要有利得多。過去,由於土耳其保護IS及敘利亞反對派,土耳其與俄羅斯戰略利益又完全相左,這導致敘利亞和解進程非常困難。現如今好了,俄土之間進行戰略交換將會更加容易,那麼在敘利亞內部和解進程中更加容易統一意見。如此一來,美國在中東就顯得非常孤立了。

我們知道,美國在中東過去主要靠沙特、埃及、土耳其等盟友,現如今與土耳其不睦,與沙特也不太對付,和埃及更是離心離德······美國在中東還能靠誰?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用「阿拉伯之春」搞亂了中東北非,如今這股力量終於開始反擊到了自己身上,西歐國家得到的是數以百萬計的難民及恐怖事件頻發,美國得到的是中東協友的離心離德和恐怖主義在美國本土頻發。事實上,在占豪(微信號:占豪)看來,美國在中東的根基已經開始動搖,按此趨勢發展未來變數會非常大。特別是一旦俄羅斯與歐盟達成妥協,這意味著美國在折騰了數年之後,自己在歐亞大陸的影響力被大幅削弱了。
在敘利亞,如今美俄正在激烈爭奪地盤,雙方都已打擊IS為跳板。前幾天,美國剛剛出擊炸毀了數十輛IS的油罐車。這邊俄羅斯就更猛,從俄羅斯本土起飛6架圖-22M3型戰略轟炸機8月11日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境內的大本營拉卡實施空中打擊。這次打擊「伊斯蘭國」損失慘重,俄軍摧毀其軍火庫、營地和可能生產化學武器的工廠,還有大量武裝人員死亡。在占豪看來,美俄的行動都是在爭地盤,為接下來敘利亞問題談判桌上爭取更多主動。

事實是,俄羅斯已經逐漸掌握了主動,因為俄羅斯重新將土耳其拉入了自己的陣營,這使得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失去了支撐。沒有了土耳其,沙特也很難再冒險為美國衝鋒陷陣,那麼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的話語權已被嚴重削弱。
早前,美國務卿克里與俄外長拉夫羅夫就敘利亞問題會談,兩國依然難以達成一致意見,矛盾點依然是巴沙爾是否下台的問題。美國認為,巴沙爾必須下台,這是敘利亞政治改革進程的前提;俄羅斯認為,咱得按照民主制度來,一人一票投,如果巴沙爾被投下來他就下台,要尊重敘利亞人民的選擇。對於俄羅斯的「一人一票」美國頗為不屑,克里堅決反對一人一票。

其實,看到這樣的新聞就感覺畫風不對,一貫崇尚「一人一票」的美國竟然反對「一人一票」,簡直讓人大跌眼鏡。不過,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所謂的相關「民主制度」,不過是西方的政治工具而已。對美國來說,他才不管對方是什麼制度,關鍵是否順從美國。只要順從,哪怕如沙特等國那樣的君主制也能認可;反之,哪怕俄羅斯這種按照西方選出來的總統也不認可,南聯盟的總統明顯是民選美國不但推翻南聯盟政權還「審判」人家的民選總統。

現如今,俄羅斯與美國在敘利亞和烏克蘭問題上的交易進行得並不順利,美國要的敘利亞巴沙爾政府下台俄羅斯不會給,俄羅斯想要的烏克蘭高度自治的聯邦制美國也沒有推動。現如今,美俄繼續在中東較量,且看看誰能拿到更大主動權,然後再進行新一輪討價還價。不過,看現在美俄在中東的博弈狀況,情況對美國非常不利。
我們知道,在普京2015年9月出兵敘利亞後,俄羅斯有構建由俄羅斯背後支撐,由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構成的什葉派之弧。現如今,土耳其政治立場的轉變使得俄羅斯在中東發揮影響力有了更強大的支撐,相反美國卻失去了強大支撐。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普京再通過中東進一步出擊敘利亞從而掌握更多中東話語權,接下來再與土耳其一道徹底在歐俄關係上破冰,那麼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將遭受重大打擊,同時美國一直推動的歐俄新冷戰將可能成為泡影。

現如今,美國正處於換屆之際,國家在地緣政治上會顯得更加無力;俄羅斯和中國則相反,現如今普京一邊力挺中國在西太平洋抗拒美國,一邊在中東推動突破,如此下去意味著俄羅斯一邊借中國吸引美國注意力,一邊在中東釜底抽薪。這麼持續半年,真的是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美國開始進入艱難季節了!在美國進入大選季後,中國的反擊,俄羅斯的釜底抽薪,都夠美國喝上幾壺。接下來,待歐巴馬卸任,新總統上台,相信新任總統背後會罵他個狗血噴頭。
當然,如果總統是川普,情況會有所不同,因為川普具有不同與普通人的人格體,也許他會有不同的視角也不盡然。但不管怎樣,對中國來說,這都是一個反擊和調整節奏的好機會,是該給某些國家一些顏色看看,否則他們這些二五眼就不知道馬王爺是有三隻眼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