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餘熱未冷 北京展開印度洋攻勢

軍情諜報| 2016-07-30| 檢舉

港媒綜合斯里蘭卡消息稱,近日中國投資者有望在斯里蘭卡獲得約合60平方公里的 土地建立經濟特區,目前已經進展到土地徵購階段。結合近期中國投資近15億美元的科倫坡港口項目的進展順利狀況,分析人士認為,北京為斯里蘭卡贈送了一個 經濟大禮包的同時,中國在印度洋布局的「珍珠鏈」軍事戰略升級版已現雛形。

利益導向:中斯重拾蜜月之好

在2015年3月之前,中國和斯里蘭卡的關係一直屬於「蜜月期」。在周恩來主持中國外交的時代開始,北京戰略上對斯里蘭卡的關照與其他亞非拉「第三世界的國家」一樣,傾盡全力地支持,換回了兄弟般的深厚友誼。

然而,在2015年1月斯里蘭卡發生政權更迭後,西里塞納-馬恩省就任新總統,一反親華色彩濃厚的前總統拉賈帕克薩的對華政策。當年3月,對外宣稱「叫停中國企業項目」。理由是「與中國方面的合同內容不透明」,將展開調查,以確定是否允許繼續推進該項目。

此前斯里蘭卡接受中國企業的援助,在最大城市科倫坡附近海域推進了大規模的開發計劃,總投資額達約15億美元。

今年7月,斯里蘭卡政府已同意中國海軍船隻在科倫坡港停靠加油和補給。(圖源:新華社)

面對著外貿逆差加大、貨幣持續貶值的經濟現狀,西里塞納政府不得不在執政一年後(2016年2月)宣布重啟所有中國投資的項目,其中,最受矚目的科倫坡港口項目已在2016年2月恢復動工。

中斯兩國之間的分和本質上終歸是利益導向驅使,對此,日媒評論稱,一個處於亞太戰略要衝的島國再次開始向中國靠攏。分析人士指出,2016年初斯里 蘭卡重新回到中國的懷抱後,北京沒有耿耿於懷斯里蘭卡,此次60平方公里經濟特區的建立顯然是北京贈送給斯里蘭卡的又一個「大禮包」。

經歷了延宕一年的斯里蘭卡「脫華劇」,中國持續向斯里蘭卡展開了全方位的外交攻勢。分析人士指,這是中國在緬甸政局變更中學到了教訓。期間,中方多 次重申中斯兩國多年來建立的友好關係,許諾在斯里蘭卡經濟困難時期給予更多的支持。據悉,北京在斯里蘭卡建立經濟特區,足以創造出上百萬的就業機會。

中國的「珍珠鏈」軍事戰略

斯里蘭卡,位於印度南側,處在亞洲通往中東的海路中心,是重要的海上中轉地。近年,斯里蘭卡成為了備受關注的軍事要衝。對中國來說,與斯里蘭卡成為牢固的「盟友」有兩個理由:

其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實現。自習近平主政後,北京提出了「海上絲綢之路」戰略,串起連通南海、印度洋、阿拉伯海和地中海,計劃構築一條海上交通路線。

面對強大的美國海軍,中國不希望被封鎖在近海里。所以,在沿海的友好國家建立港口,打造一條不受美國控制的海上交通路線是不二之選。斯里蘭卡正處於要衝之地,可以說是中國海上交通構想中最為關鍵的「肚臍」。

其二,對印度洋的掌控。日本安全保障相關人士指出,中國不僅是在南海,而且試圖在印度洋等地部署潛艇。斯里蘭卡被定位為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停靠港。

據斯里蘭卡本國媒體報道稱,7月初,斯里蘭卡政府已經正式同意接受中國海軍船隻在科倫坡港的停靠與加油計劃。未來只要符合規定手續,中國出訪的軍用艦船就可以在斯里蘭卡停靠加油和補給。這一舉措引起了斯里蘭卡的周邊國家尤其是傳統安全夥伴印度的緊張。

在印度洋範圍內,中國與印度角力客觀存在。因此,北京想要實現印度的掌控,就需要在緬甸、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和巴基斯坦等地推進了港口和物流基地建設。如果這些基地連接起來,看起來猶如珍珠項鏈,因此一直被稱為「珍珠鏈戰略」。

分析人士稱,北京正打算通過推進「珍珠鏈戰略」,實現自主確保海上通道,以此藉此確保消費量正急劇增長的原油、食品和礦山資源等穩定地運往中國。

當下,在南海餘波未平的大背景下,北京捨得花錢構建穩定的雙邊關係,亦凸顯出北京漸次展開的印度洋攻勢、打造「珍珠鏈」戰略升級版的意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19587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