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日前在寮國閉幕。東盟外長會、中國東盟外長會、東盟10+3峰會,東盟與其他國家的外長會紛紛召開,南海仲裁無疑是重要的話題。由於東盟外長聲明並沒有談及南海仲裁案,就連美國國務卿克里亦聲稱希望南海仲裁儘快過去,菲律賓未要求談及仲裁。外界普遍認為北京贏得了巨大的勝利。
但是北京真的贏了嗎?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月25日於記者會上就在寮國發表的東盟外長會議聯合聲明強調:「聲明中寫入了體現嚴重關切的表述。該問題是包括日本在內的國際社會的共同關切。」
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
事實上除了當事國菲律賓並沒有在仲裁問題上繼續發聲,美日澳等國的立場並沒有根本性質的轉變。克里一邊和王毅說希望仲裁儘快過去,對仲裁不持立場,另一邊又認為仲裁具有約束力。日本除了在仲裁結果出來之前就動員柬埔寨支持南海仲裁結果。仲裁結果出來之後仍然要求各方堅持仲裁,在東盟外長會期間,在與王毅超過1個小時的會談中,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就仲裁裁決指出:「這是最終的結果,對當事國具有法律約束力。」7月25日深夜美日澳三方發表了另一個聲明仍一口咬定充滿爭議的所謂裁決具有法律約束力。
而東盟並沒有就仲裁發聲,並沒有就仲裁表態,這與仲裁結果出來之後的立場基本一致,算不上勝利。最大的變化實際上是菲律賓,從一開始要求中國尊重仲裁結果,要求在仲裁結果上談判,到現在並沒有強烈要求執行仲裁結果,是重大轉變。
王毅積極攻關東盟外長(圖源:新華社)
如果非要說北京贏了,那麼應該是美國的前後表裡不一讓外界看出了一個大國的醜態,日本輾轉騰挪針對中國的意圖更加明顯。當菲律賓都已經不再對中國惡言相向,美日做得太過火讓這一事件的政治意圖暴露無遺。這些是美日的失分之處,是其鬥爭中的不當策略,並非是中國真正贏了的地方。
北京真正的贏面有三點,第一,支持中國的柬埔寨寮國等國自始至終堅定不移,而美國支持慫恿的菲律賓越南卻偃旗息鼓。這是雙方維繫朋友關係模式的一次較量,北京贏了。
二是南海輿論戰的先手棋。王毅比克里早一天抵達萬象展開了外交工作,在克里來到會場時,沒有提及仲裁結果的外長會議聯合聲明已經發表。克里與輪值主席國寮國的外長沙倫塞舉行會談呼籲「東盟應該就仲裁結果發表聲明」,但已經為時已晚。北京此次的外交公關是先下手、準備充分、佔得先機。
三是在東盟不發表聲明、菲律賓前所未有克制的情況下,北京順勢提出了諸多的和解方案,王毅26日提出,中方認為東盟地區論壇論壇應將建立信任措施貫穿於論壇進程始終,在共識基礎上循序漸進探索符合地區實際的預防性外交模式。這一預防性的外交模式此前鮮見,是為預防此後突發不可控的諸如南海仲裁之類的外交事件進行制度建設。
且中國與東盟外長聲明顯示,各方承諾保持自我剋制,不採取使爭議複雜化、擴大化和影響和平與穩定的行動,包括不在現無人居住的島、礁、灘、沙或其他自然構造上採取居住的行動,並以建設性的方式處理它們的分歧。。這種各方克制的共識,不是中國與各方單獨達成的,而是在東盟的主導下各方都保持克制,這是北京雙軌思路的第一次成功運用,是東盟主導下這次思路的第一次完美運用,為此後東盟進一步管控南海分歧起到了鋪墊作用。
這尤可見,北京所謀絕非一城一池得失,其所思所為是更長遠的地區和平的制度建設,是為了預防南海問題再次爆發的長遠考慮,已經為下一次南海紛爭提前準備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