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成都商報》7月25日報道,有外媒認為,因非洲經濟下滑,不少非洲人正在離開廣州、離開中國。但真實情況是怎樣的呢?
專家認為,廣州小北地區的非洲人減少有多方面原因,但並不能斷定在華的非洲商人數量減少——
一些非洲人選擇從其他口岸進入中國,再輾轉到廣州;
小北地區屬於廣州市的中心城區,該區域租金較高;
有不少在廣州的非洲商人,到了湖北、湖南等生活成本較低的地區發展。
近日,CNN等外媒報道,由於非洲經濟下滑,非洲人聚集的廣州小北地區有不少非洲人正在離開,並由此判斷非洲商人正在離開廣州,離開中國。此報道引起了國際輿論的普遍關注。
成都商報記者走訪廣州小北數日,小北地區非洲商人的減少,以及貿易的衰落確是不爭的事實。但專家認為,這並不能證明非洲商人離開廣東,甚至離開中 國。相關部門也認為,對非洲人是否正在離開廣州,還在多方面研判,下定論為時尚早。而近十年來的中非貿易數據顯示,中非貿易依然處在上升階段。
而在記者採訪過程中,多位中非商人均表示,他們的收入減少了約一半,但他們仍選擇堅守等待非洲經濟的復甦,相信中國有更好的機會。
現象1
「巧克力城」 旺鋪少了
「之前商場一鋪難求,租金很高,而最近……」
- 小北地區所在的廣州市越秀區登峰街,公布的數據顯示:每天總共有5000~6000非洲人在該街活動。
- 廣州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副支隊長龐波證實,小北地區以前有散居非洲人約3000人,目前約1000人。
廣州小北,越洋商貿城內往來的客人比以往減少很多,服裝店主李強無精打采地在店內看電視劇,他已經3天沒有接到一單生意了。
商貿城外的廣場上,武漢大學奈及利亞籍留學生芬尼特意留下了一張照片。暑假,他特意從武漢來到廣州,在小北地區尋找自己的同胞、朋友。芬尼說,在不少非洲人看來,「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廣州小北不叫到過中國」。
越洋商貿城內,不少商品是專門針對非洲市場的
在中國經商非洲人在廣州小北地區聚居已超過10年,外界稱之為「廣州的巧克力城」。這裡有非洲 商人需要的服裝、布匹、家居、建材、電器等,連餐飲、菜市場、美甲美髮店、水果店等幾乎所有店鋪,都是針對非洲人的習慣開設,甚至很多廣告牌只有英文。有 中國人前去購物,一些店老闆都有些吃驚。
「越洋商貿城」並沒有太大的規模,但其處於小北地區非洲人聚居的中心,是非洲商人從事貿易的首選之地,極具代表意義,很多商品品牌在中國並沒有上市,而是針對非洲市場。
李強的店鋪位於商貿城的一樓,曾經花高價才租來的「黃金旺鋪」,主要從事廉價衣物的大宗批發。由於之前非洲商人多,貿易紅火,商場一鋪難求,租金很高,而最近一兩年,他認為生意變化非常大,現在每年的生意不到以前的一半。
在廣州經商的非洲人多數持有短期簽證,一般在中國待1到3個月,回國半年後再次來到中國。而李強的很多生意夥伴,已經快1年都沒有見面了。
李強說,商場裡很多人都在虧,租金到期後就走了。由於繳納了4萬元進場費還未到期,李強只能等著,希望行情轉好。在商場內,隨處可見清空的商鋪,以及轉租的廣告,但少有人問津。
現象2
物價漲了 渠道多了
「不過非洲依然需要到中國購買商品」
- 越洋商貿城一位商戶說,以前月營業額二三十萬,現在十二三萬。而到當天下午5點,才銷售一兩百元。
- 同一棟大樓的賓館人員說,往年常年客滿,但2015年到如今入住率只有50%左右,入住時間也縮短了。
越洋商貿城管理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商貿城內的租金一降再降,二樓商戶的租金比最高時降了一半左右,但商戶說掙不了錢,還是承受不了,「現在是我們虧一半,商戶虧一半,我們不降租,客戶走了,我們更無法維持。」
獅子山人卡里法是廣州一所大學MBA學員,在小北地區居住數年。2014年底他就注意到小北的人氣已在衰減。「非洲人到廣州來做生意,是因為這裡製造的商品很多是非洲人能夠消費得起的。但廣州的商品越來越貴,非洲人消費不起時,非洲的商人要去尋找別的市場。」
卡里法說,人民幣升值中國商品相對變貴了,未來非洲的經濟形勢對他是個挑戰。不過非洲大陸正處於大建設時期,非洲依然需要到中國購買建材、設備、商品。這一點基本面並無變化。
位於廣州小北地區的越洋商貿城內,不少店鋪轉租
商人庫阿拉在中國生活近20年,他的妻子也是中國人。他感覺,除了在中國安家立業的同胞還時常出現,那些打散工的、進貨的基本都已回國或者去了印度、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物價高了,簽證又那麼難拿,年輕一點、膽子大點就去其他地方發展了」。
越洋商貿城一樓賣非洲服裝的商戶魏華也認為,非洲商人的進貨渠道多了,中國的一些工廠直接開到非洲,有些東西在非洲或其他國家進貨價格比中國還便宜,他們為什麼還要過來呢。
「非洲一些國家的市場死氣沉沉,我們的服裝、服飾都是針對非洲人定製的,受影響特別大。」他認為,非洲市場的低迷是最主要因素。
現象3
美元漲了 兌換不易
「非洲一些國家很難找到美元」
- 越洋商貿城的一位負責人告訴成都商報記者,非洲本來經濟不好,很多非洲國家難以兌換美元,加上整治之後很多非洲商人從小北分散出去,這都導致了商貿城逐漸蕭條。
剛果(金)有數百商人聚集在廣州小北,作為他們的領頭人,菲力對近兩年非洲市場的衰落深有感觸。
菲力在中國做了10多年貿易,服裝、家具,家電……涉及多個行業,他在廣州租住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在非洲商人中有一定威望。「我現在的收入只有以前的40%左右,肯定對生活有影響,以前有很多地方可以掙錢,現在掙不到了。」
菲力認為,2005年到2010年,他們的生意最好,從2011年開始下滑,最近兩三年下滑「非常厲害」。以前,他每年要從廣州發往剛果(金)十幾個貨櫃,現在也就四五個。
最近兩年,他身邊有兩三百剛果金、奈及利亞、馬里等國的同胞回國了,目前還有約300人在廣 州。他說,現在有工作證的多還留在中國,短期簽證的就很少來中國了。有一些因為簽證問題,但主要還是與經濟有關。本國的生意不好,進的貨賣不掉,沒有穩定 的收入,肯定不能一直在中國待著。
一個非洲家庭在越秀區小北路的公交站台等車
據成都商報記者了解,外國人在當地的租房價格偏高,另外由於生活習慣,生活費用也較大,一般的人每月要花費1萬塊錢,多的兩三萬。
菲力認為,非洲有自己的問題,經濟不穩定的背後是很複雜的事情。但除了他們國家的經濟低迷不穩定,美金匯率也是他們在廣州貿易的一個大問題。由於他們本國貨幣在中國無法使用,他們需要先兌換成美金,然後帶美金到中國做生意,現在非洲美金升值,他們的成本就提升很多。
菲力稱,美金升值後,非洲一些國家很難找到美元,匯率變化浮動很大,甚至高出國際匯率很多也換不到美金,「沒有美金我們怎麼到中國做生意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18914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