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菲律賓自認為在南海仲裁案中「大獲全勝」,但想要開發還需和中國達成協議。
儘管菲律賓自認為在南海仲裁案中「大獲全勝」,但該國想要恢復其沿海海岸石油和天然氣儲量的開發,還需要和中國達成協議。菲律賓國內天然氣的主要來源將在未來幾年消耗完,這迫使菲律賓不得不開發近海油田,但中國對於南海問題沒有絲毫讓步的跡象。
此前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作出非法無效的所謂最終裁決,該裁決授予菲律賓近海領域的主權。這其中便包括禮樂灘,一個離海岸約85海里的海底平頂山。對此,中方多次聲明,菲律賓共和國阿基諾三世政府單方面提起仲裁違背國際法,仲裁庭沒有管轄權,中國不接受,不承認。
美國油服公司Weatherford表示,這其中涉及2.6-8.8萬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是Malampaya氣田儲量的三倍。Malampaya項目為菲律賓呂宋島提供近40%的天然氣,由殼牌公司在2001年開始開發營運,目前生產周期接近結束。而中國對南海海域的主權絕對不會讓步,Malampaya氣田的唯一「繼承者」何時得以開發恐怕是遙遙無期。
菲律賓大法官卡皮奧(Antonio Carpio)表示,Malampaya氣田將在10年停止生產天然氣,因此,開發禮樂灘沿海油田和氣田迫在眉睫。而菲律賓2013年發起仲裁的最大原因,便是中國阻撓其開發禮樂灘沿海區域。他說:
Malampaya氣田
「每一次我們派調查船到那裡,中國海警的船隻都會來騷擾我們的調查船,因此,菲律賓必須有所行動。」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認為,中國南海可能有110億桶石油和190萬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儲量,遠高於墨西哥灣的儲量。而開發這些儲量則需要大量外國資本和技術支持,但是大多數外國專家不會冒險捲入管轄權的爭端,外國公司也會避免向有爭議海域提供開發資金。
雖然菲律賓和中國都有意要恢復南海問題的談判,但菲律賓表示不能接受中國不討論仲裁案的前提條件。商業調查、分析和諮詢公司Wood Mackenzie的分析師表示,只要中國和菲律賓一日不能就此達成協議,油氣公司就很難找到合作夥伴對此進行開發。中國的立場必須有所緩和,才會有公司願意在爭議海域勘探、鑽井。
過去中國的外交爭端中也曾涉及能源業務。菲律賓國家石油公司旗下的勘探公司、中國海洋石油公司和越南石油公司曾簽訂了《聯合海洋地震合作協定》,雖然表面上是有關開採石油及海洋地震研究的協定,但該協定充滿爭議性,牽涉到菲律賓放棄領海主權的內容。
一些菲律賓石油高管認為,和中海油聯手可以解決南海還有油田的外交和後勤方面的問題。菲律賓前能源副部長(Rufino Bomasang)也認為,應該重啟《聯合海洋地震合作協定》,和中海油進行合作。但中海油對此請求並沒有進行回應。
菲律賓前能源副部長(Rufino Bomasang)
中國外交部沒有直接回答路透社關於政府是否會同意中海油與菲律賓國家石油公司合作的問題,但其在傳真聲明中強調,禮樂灘是中國的領土。中國希望通過談判來解決南海爭端,為了共同的發展,中國願意在決議達成前擱置爭議。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