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困頓的歐巴馬執政團隊推出的「重返亞洲」政策近日在全世界引起了普遍的不安,使得原本欣欣向榮的亞洲關係驟然緊張起來,謀求和平發展的中國外部環境立即險惡起來,為此美國的輿論幾乎一邊倒地為此喝彩,世界輿論不得不強烈地憂慮「美中能否和平共處」。
針對中國和新興國家的快速發展,美國強化了在亞洲的軍事同盟和武力威脅。近日美澳簽署軍事協定,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所言,「它的矛頭都是直指中國的」。
中國本想將更多的資源用於和平發展和改善民生,但美國的「炮艦政策」和「美國威脅」不允許。
歐巴馬執政團隊更是把這種「美國威脅」赤裸裸地展示給世界,使得謀求和平發展的中國外部環境立即險象還生,而美國卻在賊喊捉賊說這就是「中國威脅論」。
中國一直在努力謀求和平共處和繁榮,但美國人不答應。不斷強化對中國的軍事威嚇和恐嚇,迫使中國被迫加強軍力,應對美國的無事生非,這是美國威脅造成的惡果。
中國並不懼怕美國的「炮艦政策」,在朝鮮戰場,在越南戰場,中國曾迎頭痛擊美國對東亞的「炮艦政策」和對華威脅,才爭取到今天的和平共處。中國不怕美國的原因在於,中國本身就是個龐然大物,財力雄厚,軍力強勁,內部團結,讓美國無從下手。

中國聲稱真誠地歡迎美國珍惜慘痛的歷史教訓換來的和平共處和互利局面。
目前美國的經濟和市場振興一塌糊塗,歐巴馬團隊難辭其究。
美國不是努力地振興市場,而是與最大潛力的中國市場搞摩擦和軍事對抗,這不會換來歐巴馬提出扭轉局面的的出口倍增。
近來美國的「重返亞洲」政策主動挑起摩擦和地區衝突,迫使全世界都在憂慮美中能否和平共處?人們都在擔心提振美國經濟的黔驢技窮會不會導致歐巴馬團隊的狗急跳牆?中國有信心繁榮經濟和扞衛和平,美國能不能理智地面對則是未知數。

二、美國,正行走在大崩潰的邊緣
回顧人類歷史的進程,從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再到資本主義社會,社會呈現階梯式進步,社會體制越來越完善,而且更新速度越來越快:原始社會持續了幾萬年,封建社會持續了數千年,如今資本主義社會僅僅持續了400多年,也開始面臨一場大變革!
一切的變革都是生產力的進步為基礎,如今是全球正在發生第四次工業革命。美國作為資本主義的典型代表,我們來看看美國遭遇了什麼瓶頸,從而就明白為什麼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已經不再適應嶄新的生產力了!
對一切持有美元和美元資產的人來說,不管是房產、股票還是其它別的什麼東西,都到了需要立刻拋售的時候了。也許是最佳時機,也可能是最後的時機。
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從2008到2016年7年之間從1265點一口氣漲到了5200點左右,漲了三倍多,已經早就突破了2000年美國網際網路泡沫破滅時候的高點。

美國的道瓊斯指數,也從2008年的6400點漲到了18000點,增長了差不多200%。與此同時,美國的房地產指數也上漲了大約300%。
但從2008年到2016年的這七年間,美國的GDP只增長了約23%。
這是為什麼呢?自從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政府奉行的是一種典型的需求擴張政策,主要通過貨幣擴張來刺激經濟復甦,而拒絕對經濟結構進行調整,更拒絕對造成2008年金融危機的政治經濟體製做出改革。
這是一種典型的"鋸箭杆"療法——身上中箭了,拿刀到外面的箭杆鋸掉,敷點藥就算治療好了,至於裡面的箭頭則當它不存在。

縱觀美國歷史上的歷次經濟危機,指出經濟危機的嚴重程度,跟美國社會的貧富差距密切相關。到目前為止,美國只有兩次經濟危機是在基尼係數高於4.5的情況下爆發的,也就是1929年和2008年的危機。如果社會貧富差距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經濟危機就會很快過去,經濟將迅速恢復繁榮。
因為在社會結構比較正常的情況下,經濟危機就是只是表面上的金融投機造成的泡沫破滅,只需要往金融體系裡面注入一點貨幣就可以解決表面問題。
但是,每一次通過增發貨幣的方式來拯救經濟危機,而不解決深層次的體制問題,必然造成社會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金融投資者繼續發財。一直到社會貧富差距擴大到無法承受的地步。
這個時候再爆發金融危機,就沒辦法用貨幣增發的方式解決了,必須要有像羅斯福改革那樣深刻的政治經濟結構大變革,重新實現社會公平,才能讓國家發展再次走上正軌。

2008年經濟危機以後,歐巴馬是試圖進行類似的改革的,比如想要搞醫療保險改革,讓私人醫療保險公司降低保費水平,讓更多的窮人買得起醫療保險。但是就連這樣微小的改革,都被金融精英控制的國會給攪黃了。還有美國人發起來的"占領華爾街"運動,也給鎮壓下去了。任何觸動金融精英集團的改革都不可能推行下去。最後美聯儲還是老辦法,搞所謂的"量化寬鬆",給那些投機失敗的金融機構發錢彌補他們的虧損,以免他們破產。這樣就在表面上把帳做平了,金融鏈條沒有斷掉,經濟系統又可以重新運轉起來,經濟危機看起來就過去了。
但是,這麼乾的結果,就是把已經貪婪無恥到一定程度的金融精英集團給救了,而對實體經濟的真正增長不會有什麼用處。所以很快就吹起來了股市和房價都暴漲300%的這麼一個新的大泡沫。所謂23%的GDP增長,也不全是實體經濟,很大部分還是這個大泡沫撐起來的。
除了傳統的股市和房地產泡沫以外,美國這一次還玩出來了新花樣,搞了一個風險投資泡沫出來。這個泡沫實際上吹的比股市泡沫還要嚴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18033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