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前南海地圖說明一切 美日菲罔顧史實就是要遏制中國

軍情諜報| 2016-07-17| 檢舉

7月12日,就在所謂的「南海問題仲裁裁決」公布的當天,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就仲裁庭公布最終裁決稱: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規定,裁決為最終結果,對當事國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國有必要接受裁決,並稱強烈期待當事國接受裁決。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就仲裁庭公布最終裁決稱事國有必要接受裁決,並稱強烈期待當事國接受裁決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則計劃在蒙古召開的亞歐首腦會議上提及南海問題,擬與亞洲和歐洲各國首腦確認所謂「法治」在海洋問題上的重要性。而安倍此前於7月10日晚在廣播節目中聲稱:「與國際社會合作支持菲律賓很重要,日本也將作為G7主席國盡到責任。」

圖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亞歐首腦會議上發言

南海仲裁事件最後的主謀是美國、日本,其中日本起著更壞的作用。所謂的仲裁庭的組成是由日本籍法官柳井俊二本任庭長。此人同時擔任安倍晉三的安保法制懇談會會長,協助安倍解禁集體自衛權,可以說是日本左翼的代表者。而仲裁員其它5位仲裁員中有4人均由柳井代為指派。

日本不是南海問題的當事國,可以說日本是與南海問題不相關的域外國家。但是,為了日本自身的「利益」,卻「千方百計」地想在南海「插上一腳」。

日本不是南海問題的當事國,可以說日本是與南海問題不相關的域外國家

其實,早在南海仲裁裁決出來之前,日本就已經在南海周邊海域動作頻頻,其自衛隊艦艇以參訪或聯合演習的名義,在南海周邊「游弋」。日方表態支持南海仲裁裁決,今天又宣布要與菲律賓進行軍事演習。甚至提出在東海問題上再次所謂仲裁庭提出仲裁。

圖為南海周邊國家侵占我國部分領海主權示意圖

正是百面前日本對外侵略吞併才使朝鮮半島人民至今還承受著分離與點火隨時點燃的痛苦,也是由於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才使得台灣與大陸至今還分離。南海諸島也曾被日本侵占,戰後又以所謂的「放棄說」使附近小國找到侵占的藉口。

日本在企圖侵占西沙、南沙時都曾對這些島嶼進行歷史及實地的調查

日本在企圖侵占西沙、南沙時都曾對這些島嶼進行歷史及實地的調查,大量檔案都記載說這些島嶼只有中國人生活的痕跡。特別是在對南沙進行侵占前,曾專門對菲律賓領土境線作了大量的調查工作,證明這些島嶼根本不在菲律賓的領土範圍內,甚至以地圖的方式來證明南沙不在菲律賓的領土。

日本大量檔案都記載說這些島嶼只有中國人生活的痕跡

當時留下的地圖如下:戰後,菲律賓於1946年7月4日宣告獨立,擔心敵對國家再次利用南沙群島作為入侵菲律賓的基地,從而對南沙群島提出主權要求。當年7月23日,菲律賓外交部長沒有任何法理依據地宣稱,「新南群島」應交給菲律賓,併入菲律賓國防範圍內。

1948年,馬尼拉航海學校校長托馬斯克洛瑪(Tomas Cloma)組織探險隊,進入太平島活動。1949年,菲律賓政府內閣會議決定派遣海軍副少將安納達(Jose V.Andrada)前往南沙太平島「視察」,圖謀移民,然後將其吞併。

圖為太平島

就此,中國駐菲律賓公使陳質平於1949年4月13日以2973號函向菲外交部提出交涉並聲明太平島為中國領土。菲律賓外長次長倪里(Felino Neri)復函稱,「內閣僅討論對據報行動(捕魚)於埃土亞巴島(即太平島)附近水面之菲律賓漁民,必須予以較多之保護而已。」從而否認菲律賓對太平島的主權要求。

圖為太平島

1954~1955年,菲律賓政府企圖利用「人道王國」事件,吞併南沙群島。中國台灣於6月2日組成海軍「立威」部隊巡弋南沙群島,趕走菲律賓人,塗毀侵略者克洛瑪在諸島所留字跡。

6月29日、9月24日,又先後組成「威遠」部隊、「寧遠」部隊巡弋南沙群島,10月2日在雙子礁附近截獲由克洛瑪的兄弟率領的一艘菲律賓海事學校的訓練船,收繳其所帶槍械,並警告他們不得侵犯中國領土,然後將其釋放。自1956年下半年起,中國台灣的軍隊恢復駐守太平島。

圖為菲律賓非法坐灘南海的船隻

日本在南海曾有罪惡而極不光彩的歷史,戰後中國對南海的主張也應當了解。日本明知南沙諸島不論在歷史上還是現實上根本不屬於菲律賓,但為了自己的「私利」,卻帶著惡意插手南海問題,恐怕不但不能實現自己的美夢,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圖為菲律賓非法坐灘南海的船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17705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