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作出非法無效的所謂最終裁決。對此,中方多次聲明,菲律賓共和國阿基諾三世政府單方面提起仲裁違背國際法,仲裁庭沒有管轄權,中國不接受,不承認。
中國南沙群島美濟礁渚碧礁新建機場校驗飛行成功
新華社海口7月12日電 2016年7月12日,中國政府徵用中國民航飛行校驗中心一架塞斯納CE-680型飛機分別對南沙群島美濟礁、渚碧礁新建機場成功實施了校驗飛行。
中國南沙群島機場校驗飛行活動(資料圖)
此次飛行獲得的相關數據表明,兩個新建機場具備了保障民航客機安全運行的能力,將為南沙群島人員往來、緊急救助、醫療救護等提供便利,同時將為飛經南海地區的航班提供新的備降機場選擇。
中國南沙群島機場校驗飛行活動(資料圖)
至此,中國南沙群島三座島礁機場(永暑礁機場、美濟礁機場、渚碧礁機場)布局完成,由此所帶來的將是質變的影響。此後,南沙群島的控制權將牢牢控制 在中國手中!三座機場就是三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歷史終將證明,究竟誰是南海的主人,任何膽敢破壞中國主權的行為都必將遭到14億中國人民的迎頭痛擊!
新華社海口7月12日電 2016年7月12日,中國政府徵用中國民航飛行校驗中心一架塞斯納CE-680型飛機分別對南沙群島美濟礁、渚碧礁新建機場成功實施了校驗飛行。
中國南沙群島機場校驗飛行活動(資料圖)
此次飛行獲得的相關數據表明,兩個新建機場具備了保障民航客機安全運行的能力,將為南沙群島人員往來、緊急救助、醫療救護等提供便利,同時將為飛經南海地區的航班提供新的備降機場選擇。
中國南沙群島機場校驗飛行活動(資料圖)
至此,中國南沙群島三座島礁機場(永暑礁機場、美濟礁機場、渚碧礁機場)布局完成,由此所帶來的將是質變的影響。此後,南沙群島的控制權將牢牢控制 在中國手中!三座機場就是三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歷史終將證明,究竟誰是南海的主人,任何膽敢破壞中國主權的行為都必將遭到14億中國人民的迎頭痛擊!
:因拒絕參與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南海訴訟,中國近來常被美國輿論批評「不遵守國際法」。但在30年前,美國自己曾枉顧國際法院判決,甚至退出國際法 院,展現「大國不守法」的傲慢。這兩個案件最重要的區別是,所謂的南海仲裁庭沒有仲裁領土爭端的權限,而當年尼加拉瓜起訴美國侵犯主權,國際法院擁有管轄 權。
1986年6月27日,荷蘭海牙,尼加拉瓜外長德斯科托的情緒有些激動。面對媒體的長槍短炮,他動情地說,「我們希望今天的裁決可以讓里根政府清醒,我們希望美國選擇加入守法國家的行列,遵守其國際承諾,別再搞隱秘戰爭那一套,尊重別國主權,不論其大小」。
在這場記者會前,德斯科托在國際法院裡聆聽了後者對美國的缺席審判。法院裡,美國代表席上空空如也,但美國媒體炸了鍋。《洛杉磯時報》說,在這場尼加拉瓜起訴美國侵犯主權的案件中,國際法院告訴里根政府:「把你的手從馬加那(尼加拉瓜首都)拿開」。
德斯科托。
時間前推2年半。1984年1月5日凌晨2時,尼加拉瓜反抗軍領導人埃德加·查莫洛在他位於宏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爾巴的家裡被叫醒,擾他清夢的是中情局駐特古西加爾巴的副站長,查莫洛只知此人名叫「喬治」。
「喬治」遞給查莫洛一份新聞稿,稿子內容令查莫洛感到驚愕——他領導的尼加拉瓜反抗軍已在尼加拉瓜多個港口布下水雷。「喬治」催促查莫洛趕快衝向反抗軍的秘密電台,搶在尼國執政的「桑定陣線」發布該消息前進行宣布。
後來在國際法院上作證時,查莫洛說,真相是他在港口布雷一事中什麼都沒做,真正布雷的是美國人,卻逼他把一切攬在自己身上。事實上,中情局的行動於當年1月開始,在國際法中這相當於封鎖,是一種戰爭行為。
此後3個月內,尼加拉瓜的科林托、桑提諾等地都被布下各種水雷,多數據稱由位於維吉尼亞州的中情局武器組織生產,且得到美國海軍水面作戰中心的支持。
到3月底,水雷已破壞或摧毀9艘船隻,打亂了尼加拉瓜的出口——每年11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尼國玉米的出口旺季。荷蘭的挖泥船,載著食品、醫藥的巴拿馬船都因水雷受損。里根政府執意把尼加拉瓜海岸變為一個戰區,與當時堅定反對在美國後院出現左翼政府的政策有關。
1984年4月9日,盛怒下的尼加拉瓜將美國告到位於荷蘭的國際法院,控告美國在其港口布雷、出動飛機襲擊尼加拉瓜石油設施和港口,以及武裝和培訓 反抗軍,請求法院宣布美國的行為構成非法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脅、干涉其內政和侵犯其主權的行為,請求法院責令美國立即停止上述行為及對其本身和其國民所 受損害予以賠償。
而里根政府在3天前即「先發制人」,通知聯合國秘書長說,對於1946年美國發表的接受國際法院強制管轄的聲明,在兩年內不適用於「與任何中美洲國家的爭端或由中美洲發生的事件引起,或同中美洲事件有關的爭端」,該通知立即生效,排除國際法院對美國的管轄權。
尼加拉瓜起訴美國之際,國際法院有15名法官,其中包括一名美國法官,還有一名中國法官。1984年5月10日,國際法院通過保護尼加拉瓜的臨時措 施,以15∶0的投票結果要求美國立即停止向尼加拉瓜港口布雷。法院還以14∶1(反對者為美國法官)的投票結果判定,尼加拉瓜的政治獨立和主權「應該被 完全尊重,不應被任何軍事或者準軍事行為危害」。
美國參與了管轄權部分的聽證,並不遺餘力地論證國際法庭對此案沒有管轄權。11月26日,國際法院拒絕美國的辯解,堅持稱國際法院對此案具有審判權。次年1月18日,美國退出國際法院,指責該案件是「出於政治和宣傳目的錯誤利用國際法院」。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稱,我們希望國際法院沒有走上其他一些被政治化、反對西方民主國家利益的國際組織的老路。這是美國自1946年加入國際法院以來第一次宣布退出,且至今也沒有回到國際法院。
美國退出國際法院並未阻止案件審理。1986年6月27日,國際法院對案件作出16點判決——美國在尼加拉瓜境內的行動違反禁止使用武力原則,構成 對尼非法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脅;美支持尼反政府武裝是對尼內政的干涉,明顯違反不干涉原則;美國對尼加拉瓜的行動違反尊重國家領土主權原則。
美國鼓勵尼反政府武裝從事違反人道法原則的行為,美國在尼港口布雷造成第三國船舶及其人員的人身、財產損害的行為也構成對人道法原則的違反;美國有義務立即停止並不再採取任何上述違背其國際義務的行為,並對造成的損害予以賠償,賠償總價為3.7億美元。
「今天的裁決印證了我們長久以來的觀點,國際法院根本無力處理像這樣事實與信息如此複雜的案件」,時任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查爾斯·雷德曼在判決當天對媒體說,「美國認為自己的中美洲政策完全符合國際法」,美國的舉動是針對尼加拉瓜威脅鄰國採取的「集體自衛」。
他還表示,國際法院的裁決沒有執行力,「它壓根兒無權要求任何事」。時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柯克派屈克說,國際法院不過是個「半司法、半政治」的機構,一國可以接受其裁決,也可以不接受。
1986年6月30日,國際法院裁決出台3天後,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刊文說,里根政府執行國際法院裁決的可能性「非常渺茫」。後來的歷史事實是,裁決完全沒有得到執行。尼加拉瓜曾想到聯合國安理會說理,但美國作為常任理事國連續5年行使否決權,拒絕執行。
尼加拉瓜再到聯大尋求幫助,但即使後者投票裁定尼加拉瓜勝訴,也沒有強制力。後來,聯大每年都要就此案投票,支持美國的國家越來越少,據稱最後只剩下以色列。1990年代初,尼加拉瓜政權出現更迭,在美國壓力下,新上台的查莫洛政府決定撤訴,並表示將來也不會追究此案。
撤訴後,尼加拉瓜獲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大額援助,並獲得世界銀行的貸款,總額大約5億美元。後來上台的丹尼爾?奧爾特嘉政府曾打算重啟賠償,但被美國告知,這個案子已經永久結束了。
對於里根政府的傲慢,當時的美國學界和政界也有不滿。參議員馬塞厄斯說,「美國歷史上一直是支持國際法院的,甚至參與了法院的創建,(今天的)決定讓人擔憂,也讓人傷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