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中國10億潛艇大單被鐵桿敲定

泰國國防部長巴威·翁素萬7月1日宣布,該國將從中國購買3艘潛艇,價值約為10億美元。美聯社援引翁素萬的話說,海軍方面將尋求泰內閣批准,力爭實現65年來首次購買潛艇。英國路透社評論稱,在泰國和美國關係持續冷淡的情況下,此舉釋放出泰國與地區大國中國關係升溫的信號。

路透社報道說,泰國一直沒有潛艇,上世紀90年代,該國曾打算從韓國和德國等國購置潛艇。一年前,泰國曾以評估採購費用和潛艇性能為由,擱置從中國購置潛艇的計劃。最近泰國海軍將採購計劃提交給內閣,翁素萬1日證實這項軍購計劃將於明年實施。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北京與泰國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巴威舉行會談

美國《華盛頓郵報》稱,翁素萬說,2017年,泰國的國防開支預計將增至約合61億美元,比2014年增加16.6%。

中國代表向泰國介紹潛艇性能

據泰國《曼谷郵報》報道,在解釋購買潛艇的用途時,翁素萬說,泰國位於安達曼海的領海內有大量海洋資源,周邊所有鄰國都有潛艇,連緬甸都有10艘新潛艇。

路透社評論說,泰國尋求與中國加強關係,發生在中美在南海問題上角力之時。6月30日,美國國務院在年度人口販賣報告中上調泰國的等級,被認為意在拉攏泰國軍政府。但路透社1日稱,除了軍購,兩國關係升溫還能從合作開展大型鐵路工程和舉行聯合空軍演習上窺見一斑。

泰國終於決定:斥資10億購買3艘中國潛艇

5月19日,泰國國防部長兼副總理巴逸上將表示,泰國對中國的潛艇表示出極大的興趣,並且預算360億銖(10億美元)購買3艘中國潛艇。巴逸表 示,東協其他國家都有潛艇,唯獨泰國沒有,所以泰國非常需要有自己的潛艇。該個購艇方案的預算將全部來源海軍。而購買俄羅斯MI17直升機和中國VT4坦 克均在依照軍方步驟進行。

國產常規潛艇

2015年6月泰國曾表明將以360億泰銖(約合65億元人民幣)購買3艘中國潛艇。但到了7月中旬,泰國方面稱該計劃將推遲以便接受進一步的評估。儘管某些評論人士很快猜測美國施加了外交壓力。

深度解析泰國海軍購中國潛艇價格最高擊敗德國

國產常規潛艇

中國潛艇外貿又有斬獲,雖然尚未正式簽約,但泰國已經決定購買中國製造的常規潛艇,比起其他的競爭對手,中國潛艇這次價格最高,看來中標的原因,並不僅僅是錢。

泰國潛艇中國造

本周五的《曼谷郵報》稱,泰國海軍已經確定採購中國潛艇,根據報道,泰國海軍採購委員會內部的消息源稱,海軍已決定採購中國製造的潛艇,三艘潛艇每艘價格120億泰銖,約合3.55億美元。

中國這次擊敗的主要對手來自韓國和德國,由於韓國提供的潛艇方案是提供德制209型的改進型「張保皋」型潛艇,因此這次競爭也可以看做中德兩國潛艇 之間的競爭。對於上世紀60年代末才具備完全自產潛艇能力的中國而言,光是擊敗「百年老店」的德國潛艇,就足夠中國潛艇工業榮耀一陣了。

2013年蘭卡威航展,中國還帶了一款名為S20的外銷版潛艇。雖然展牌上對這款潛艇的介紹並不是很多。但是可以推斷這款潛艇基於中國元級潛艇改進而來,可以攜帶潛射反艦飛彈。

國產常規潛艇

根據泰國媒體的介紹,德國的209/1400型報價2.9億美元,210型潛艇的價格不詳;韓國「張保皋」級造價3.3億美元;中國S-26T型潛艇,成交價為3.55億美元。中國潛艇價格最高,卻受到了泰國海軍的青睞。這其中的門道,還得從這三型潛艇中分析。

這幾款潛艇中,出局最沒懸念的自然是韓國的「張保皋」級潛艇,該型潛艇基於德制209/1200型潛艇發展而來,韓國對其進行的改進主要是為其升級 了武器系統和探測系統。相比之下,德制209/1400型噸位更大,武器和探測系統也相差無幾,價格還便宜了4千萬美元,加上是原產國,自然要比韓國的 「山寨貨」更具吸引力。德制210型則更為先進,但該艇噸位更小,只有1100多噸,雖然性能優異,但水下持續作戰能力顯然不如更大的潛艇來得可靠。

台灣「中央社」12月20日報道稱,大陸潛艇技術在最近十年來獲得歷史性提高,新一代潛艇採用了新型殼體技術。據稱,目前,大陸已研製出潛艇用、直徑9米的超大直徑高強度耐壓殼體,製成潛艇後將使大陸的戰略縱深向外前推1000千米。

國產常規潛艇

至於中國提供的S-26T型,則是排水量超過2000噸的大型常規潛艇,且配備AIP動力系統,可以在水下航行更久。相比之下,更大的潛艇可以攜帶 更多的武器,也有更長的自持力,對於希望購買潛艇對抗越南「基洛級」的泰國而言,算是最為合適的選擇。雖然中國潛艇的價格最高,但噸位之大遠遠超出其他兩 家的方案,20萬的SUV只要好用,顯然比18萬的轎車具有更高的性價比。

這一點也可以從泰方的表態中看到。消息源稱,中國獲勝的原因是他們提供的潛艇裝備有更優越的武器和技術。此外,中國潛艇可以在水下停留更長的時間。而且泰國海軍的官員說,中國願意提供軍事技術轉讓,並提供艇員訓練服務。

儘管中國潛艇是以高價取勝,但這艘潛艇按照國際市場的行價來說,依然是大大的便宜了。此前巴基斯坦向中國購買的8艘潛艇,噸位可能與S-26T接 近,但價格遠超泰國的S-26T型,8艘潛艇的總價接近50億美元,平均每艘潛艇價值6億美元。考慮到中巴的友好關係,中國顯然不會再對巴軍售上有太多的 水分,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授予泰國的S-26T潛艇是低檔配置,不包含諸如線導魚雷、反艦飛彈等高級產品。國際上類似等級的常規潛艇的價格也都在5億美元 以上。如此看來,外界猜測的所謂泰國潛艇裝備國產「魚-6」熱動力線導魚雷的可能性並不高。畢竟這類高性能魚雷價格高昂,每一條都高達數百萬美元,在一艘 已經被「砍價」到3.5億美元的潛艇上出現,實在是太不現實。

投影中的潛艇應為中方推薦的S-26T型投影中的潛艇應為中方推薦的S-26T型

中泰軍事合作的基礎紮實,泰國海軍不少主力艦艇都是「中國製造」。1988年,泰國海軍從中國購買了4艘053HT型「江湖」級(泰國命名為「昭披 耶」級)護衛艦。泰國海軍稱,「江湖」級的作戰效能是德國「梅科-200」型護衛艦的85%到90%,但價格只有德國軍艦的四分之一,因此非常划算。 1991年,泰國海軍再次從中國購買了2艘採用全新設計的「納來頌恩」級護衛艦,該級艦配備了美製艦炮、「魚叉」反艦飛彈和MK-41飛彈垂髮模塊,顯示 出極強的

兼容能力。加上泰國隨後採購的2艘「北大年」型巡邏艦,泰國海軍的主戰護衛艦幾乎全部來自中國。引進護衛艦後,接著採購中國研發的潛艇,對泰國海軍來說顯得順理成章。

中國外售型潛艇模型

泰國海軍是亞洲較早擁有潛艇的國家之一,早在二戰前就裝備了日本製造的小型潛艇,但隨後泰國海軍便再也沒有擁有過潛艇。泰國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國防戰略重點是陸上邊界,隨著越南從柬埔寨撤軍,泰國的戰略重點開始轉向海上,從而加快海軍建設。裝備潛艇也是自然的考慮之一。

東南亞國家在近幾年都加快了潛艇部隊的組建組度,目前,東南亞地區已有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裝備了潛艇,泰國、孟加拉也將裝備潛艇, 如果算上菲律賓計劃中的潛艇,那麼未來這一地區的潛艇數量可能會超過30艘。東南亞地區的「水下競賽」將如何發展,顯然是值得關注的一個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15620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