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1月29日在北京琉璃廠舉行的中國書店海王村拍賣公司2014年秋季書刊資料文物拍賣會的現場,剛剛落錘的拍品是《琉球國全圖·琉球三省並三十六島之圖》。這張地圖是1785年在日本東京出版,由日本著名政治學者林子平所著《三國通覽圖說》一書中的附圖。
琉球國全圖資料
資深古籍鑑定專家、北京海王村拍賣公司顧問彭震堯說,《琉球國全圖》是目前在中、日、琉球的史籍中留存下來有關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屬於中國的重要文獻,這張圖很清晰地表明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屬於中國。
彭震堯:「這張圖的話,首先第一點雕版印刷風格上是日本的,第二有日本的年號,天明五年秋,相當於中國清乾隆50年,公元1785年,地點是(東都)日本橋。」
琉球所屬的第一島鏈
彭震堯說,2012年9月25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白皮書中明確地寫到:「日本最早記載釣魚島的文獻為 1785年林子平所著《三國通覽圖說》的附圖『琉球三省並三十六島之圖』,該圖將釣魚島列在琉球三十六島之外,並與中國大陸繪成同色,意指釣魚島為中國領 土的一部分。」從眼前這張《琉球國全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整個這個地方是琉球,琉球附屬的36個島嶼。這是當時的日本,這面是日本,那麼中國的 地方廣東,福建、浙江,南京,一律都是使用粉紅色標識的,大家可以看到這些島嶼,釣魚台、黃尾山、赤尾嶼都是用粉色標識,很清楚,所以很好地說明當時的島 嶼都是屬於中國的。」
這張《琉球國全圖》以兩萬元起拍,最終被專程從長春趕來的個人收藏家李海東以62000元的價格拍下。李海東說,他長期專注於搜集愛國歷史題材的文 獻資料和實物,這次非常開心拍下這張地圖,因為這張地圖意義重大。「還行,也不算貴,我覺得,我覺得它展現中國主權愛國精神,它是一個最直接的一個證據, 不懂的人一看就懂了,一看就是中國的地方,日本人出的(繪製的)。」
釣魚島鳥瞰圖
為了更準確地了解這張地圖的史料價值,本網記者專門採訪了中國國家圖書館研究邊疆史料和釣魚島文獻方面的專家。國家圖書館立法決策服務部張曙光副研 究館員說,這張圖的價值在於它是由日本人自己繪製的,承認釣魚島屬於中國的一張年代很早的地圖。「這張圖為什麼說它比較有價值,一個本身它是日本人來繪製 的,另外它的年份也比較早,這裡面,有個最重要的是,琉球的36島圖,這張圖裡面標繪了36島所有的這些島嶼,但是並不包含釣魚島,它的價值也是在這 里。」
張曙光表示,國家圖書館經過多年工作,已經收集了大量的中國、日本和其他國家與釣魚島相關的文獻資料,其中就有大量的古地圖。但這張《琉球國全圖》 的原件國家圖書館並沒有入藏。「原件應該是沒有的,都是在日本,這個如果是原版的話,咱們是沒有的,但是有很多重新版的一些書裡面也有這張圖,這些書國圖 有收藏,如日文版的林子平全集,都是現在的書。這張原圖本身是沒有的。」
琉球地理位置
張曙光說,目前還不能確定國內其他官方機構是否已經收藏了這張《琉球國全圖》,這張圖在日本也應該屬於比較少見的。為了弄清楚日本本國人對這張地圖的了解程度,我們前往北京語言大學,找到幾位日本留學生,向他們展示這張地圖的圖片,看看他們知不知道。
(井上正順 平岡誠司 日本留學生)
「我是學對外漢語教學的。」
「我現在只學漢語,一年以後回國找工作。」
當問到他們是否見過這張地圖時,他們都說從來沒有聽說過這麼一張地圖,但也有人看出了這張古地圖的大概位置。
沖繩海景
(鈴木佳惠 日本留學生)
「你看過這張圖嗎?沒有。」
(海老沼琢也 日本留學生)
「日本的地圖嗎?不是麼?你看過麼?沒有。」
(井上正順 日本留學生)
「好像是以前沖繩的地圖嗎?因為這邊是琉球,琉球就是以前沖繩的名字嘛。」
對於《琉球國全圖》這樣一件重要歷史文獻能夠出現在北京的拍賣會上,我們採訪中接觸的專家都表示歡迎。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楊希雨認為,歷史文獻在維護中國海疆陸地邊界主權鬥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沖繩櫻花
楊希雨:「所以這個呢在當前這個我們的外交維權鬥爭當中,搜集積累各種歷史文獻,不僅對於外交鬥爭本身,而且對於我們國家周邊的長治久安,和平解決 有關糾紛問題,是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的。特別是對於日本來說,它是這個地區最大的侵略者,也是對這個地區海疆陸地疆界造成糾紛的最大的麻煩製造者,離開歷史 的真實,我們就沒有辦法解決現在的問題。」
關於民間收藏熱與歷史文獻保護的關係,楊希雨表示,只要加以合理的規範和引導,民間收藏熱也會有助於歷史文獻的發掘和整理。「現在的問題在於,政府 如何把市場的力量和政府的力量綜合起來,加以考慮。既尊重市場規律,又要突出維護國家主權鬥爭的需要這樣一個角度,調動各方面的力量,來把這個淹沒在民間 的大量歷史文件收集起來,這是最重要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