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歐盟去留公投結束,英國公眾表決選擇脫離歐洲聯盟(EU)。
英國舉行決定是否留在歐盟的歷史性公投,脫歐派獲勝。這次公投涉及英國選民極為關切的移民和主權等問題。
星期五上午,全部選票清點完畢,脫歐派的得票率為51.89。公投結果對亞洲股市形成負面影響,同時英鎊匯率降至30年來的最低點。
英國選民投票踴躍,儘管公投日出現暴雨天氣,投票率仍超過70%。
在公投過程中,看來選民們中的反建制情緒起了很大作用,人們感到歐盟過多地剝奪了英國普通公民對自己命運的控制權。
最終投票結果顯示,51.9%選民支持脫歐;48.1%選擇留歐。
脫歐派獲得17,410,742票,超過任何一派取得公投勝利所需要獲得的16,813,000票。留歐派得票為16,141,241票。
支持留歐的首相大衛·卡梅倫(David Cameron)在公投結果出爐後,宣布將在10月辭任。
脫歐派領袖法拉吉星期五清晨在威斯敏斯特對支持者們說,6月23日將作為英國獨立日載入史冊。法拉吉是英國獨立黨領袖,該黨主張實行嚴格的移民限制。但留歐派形容這是一場災難。
隨著公投結果塵埃落定,英鎊兌美元的匯率跌至1985年以來的最低。金融市場已經一片喧囂,歐元下跌,黃金上漲,股票下跌,尤其是英鎊更是大跌,盤中跌幅超過11%,甚至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時候的雷曼時刻。曾經的英鎊狙擊手、投資家索羅斯早已通過媒體放話,如果英國退歐,其破壞將超過1992年——當年9月15日,英國被迫於退出歐洲貨幣體系,當日英鎊跌去4%,月內跌去15%,索羅斯個人也因此一戰成名。
位於倫敦西敏寺的英國議會預料將立法啟動為期兩年的脫歐談判,與布魯塞爾和一眾歐盟成員國商討此後的雙邊關係安排。
分析人士也指出,支持留歐的首相卡梅倫如今將要面對其個人的去留問題。人們廣泛認為領導脫歐運動的前倫敦市長詹森將接替首相職位。此外,由蘇格蘭民族黨執政的蘇格蘭地方政府也可能會發動第二次獨立公投。
英國退歐對於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短期來看,人民幣會有更大下行壓力;長期來看,因為英國脫歐,美聯儲今年加息機率下降,這對於維持寬鬆環境有所幫助。中國與歐盟以及英國的經貿關係,在未來一兩年需要重新定義,有識之士已經建議儘早與英國進行談判。至於國內比較關心的人民幣國際化話題,主要關注點是倫敦作為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市場,脫離歐盟對於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影響。這一說法有其道理,但是人民幣國際進程本質上取決於中國經濟以及全球金融,倫敦金融城地位衰落的影響可謂相當間接。
如果脫歐,英鎊匯率勢必大跌,那對於去英國留學和旅遊的人來說,算是一大利好。花旗估計,若英國脫歐,英鎊對美元或累跌10%至20%。按在英留學一年學費1.5萬英鎊、生活費1萬英鎊計算,可能因此一年節省2.4-4.8萬元人民幣。
中國在歐洲市場擁有5億潛在客戶,然而,由於保護主義的原因,中國企業往往被拒之門外。
而英國被視為歐盟內主張貿易、投資自由化最為積極的國家,所以不少中國企業將英國選為在整個歐洲的生產基地,將倫敦作為「進入歐洲的通道」。
世界已經與昨日不同,遊戲規則可能改寫,但是遊戲宗旨不會游離,最終都是個體的福利自由與整體的繁榮穩定;遊戲期間學到的教訓更是彌足珍貴。現代文明其實也意味著對於公共事務的參與,英語傻瓜(idiot)的詞根來自希臘語idiotes,就是表示對於公共事務毫不關心的人。無論英國還是歐盟演變,其實都是一部驚心動魄的歷史,人類制度設計的機心合作與貪婪無知的本性相互糾纏。金融市場的躁動只是世界神經末梢的情緒反應,而這一事件的重大影響其實需要時間揭示。
歷史再次改道,世界還在繼續,一切並不是末日,生活還得繼續,如何損失最小化的同時,我們更應該重新審視,我們身處的時代中軸的細微卻巨大的裂變之聲。
【視頻】英國為何要和歐盟分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