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有點激動。半夜了,就有多個朋友提醒我,習總抵達塞爾維亞的第一場活動,也是這次出訪的第一場活動,就是去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舊址,憑弔被炸罹難的三位中國同胞。
因為昨天寫文章,委婉地建議習總,既然這次去了貝爾格勒,哪怕只有一分鐘,還是應該去這塊中國人永遠不會忘卻的傷心和憤怒之地,獻上一束花。
我相信,以他的個性,他肯定會多次想起(這件炸館)往事。在塞爾維亞媒體上發表的署名文章中,他說:"60多年來,中塞兩國人民始終心手相連,彼此懷有特殊感情,跨越時空的真情厚誼歷久彌新。"
"懷有特殊感情",未必沒有特殊的涵義。炸館事件17年後,中國國家元首到訪了這座城市。我相信,在這幾天的訪問行程中,也肯定會有人專程前往這塊中國人的傷心之地,佇立,默哀,獻上鮮花。
我甚至還有一點小小的期待,如果時間能允許,領導人能親自出席這個儀式,哪怕只有一分鐘……有朋友還很擔心地說,你裡面有敏感內容,要小心呵!
這不是敏感內容,我也不知道任何一點行程安排,這只是自己的一種期望,也是一種判斷。只是出乎意料地,沒想到習總的抵達塞爾維亞的第一場活動,就是去中國駐大使館舊址憑弔。
新華社貝爾格勒6月17日電(記者駱珺霍小光)當地時間17日下午,剛剛抵達貝爾格勒開始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第一場活動就是前往中國駐南聯盟被炸使館舊址。
憑弔在使館被炸事件中英勇犧牲的邵雲環、許杏虎和朱穎3位烈士。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議長戈伊科維奇、總理武契奇率全體內閣成員參加憑弔活動。
習近平和彭麗媛抵達時,尼科利奇總統和夫人德拉吉察在停車處迎候。當地時間下午4時30分許,憑弔儀式開始。軍樂團奏響肅穆的樂曲,全場肅立。塞爾維亞禮兵抬花圈前行,習近平和尼科利奇緩步隨行至紀念碑前駐足。
塞爾維亞禮兵將花圈擺放至紀念碑前,兩國元首一同趨前整理緞帶。緞帶上寫著"深切緬懷邵雲環、許杏虎、朱穎烈士"。全體默哀30秒。
默哀畢,軍樂團奏中塞兩國國歌。國歌畢,彭麗媛、德拉吉察、戈伊科維奇議長、武契奇總理以及塞方全體內閣成員、中方全體陪同人員依次向紀念碑獻花。
中塞兩國元首強調,中塞兩國深厚傳統友誼和特殊友好感情是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必將世代相傳。中塞雙方將攜手努力,共促發展、共謀和平。
王滬寧、栗戰書、楊潔篪等參加憑弔儀式。1999年5月7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對南聯盟進行轟炸,用飛彈野蠻襲擊了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造成正在使館中工作的新華社記者邵雲環、《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朱穎不幸犧牲。同時炸傷數十人,使館館舍嚴重損毀。
2009年5月7日,貝爾格勒市政府在使館舊址前豎立紀念碑,緬懷在北約轟炸中犧牲的中國烈士,感謝中國在塞爾維亞最困難時期給予的寶貴支持。
之前,也有多位領導人去過貝爾格勒。但從來沒有去現場憑弔,只是每次,在被炸現場,會多出一些中國同胞獻上的花環。
第一,領導人確實太忙了,有的領導人活動太多,必須連軸轉,真撥不出時間;第二,我們外交太小心翼翼了,總是擔心會傳遞什麼不好信號給美國,於是自我克制。
但確實也委婉建議過:領導人還是真的去現場看看,再忙有這樣的事情重要嗎?坦率地說,在很多國家,如果曾發生過這樣重大的事情,現在領導人又正好去了那裡,去憑弔同胞完全順理成章。
這顯現了領導人的人文關懷,對他的形象只會有加分而不是減分!
至於外交的敏感性!我們有時候確實是太自我敏感了,炸館這件事情,我們完全站在道義的一邊,這是美國對我們主權的侵犯,我們祭奠逝去的同胞,如果還要看西方的臉色,這算什麼道理?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建議習總去現場憑弔,哪怕只有一分鐘,因為這還向外界傳遞出明確的信息:
1、對中國人的攻擊,不管是以誤炸還是什麼其他名義,中國永遠不能接受;
2、在海外罹難的同胞,中國永遠不會忘記;
3、我們愛好和平,願意合作,但從來不懼怕恐嚇。
在當前南海問題發酵的國際環境下,這個舉動或許還有特殊的意義,這確實對領導人只有加分不會有任何減分。
這完全是自己的期望,我也不知道任何行程的安排,只是覺得,從這位領導人的個性,從對海外同胞的關愛,到外交大局的需要,我們應該會有一個公開的堂堂正正的祭悼活動。
只是沒想到:17年後,中國國家元首到訪貝爾格勒,第一場重大的活動,就是以最高的禮節,祭奠了這三位在我們大使館遇害的同胞。
還有,塞爾維亞的總統、議長、總理,內閣全體成員,都出席了這個儀式!中國外交,風格確實很不一樣了!還是非常感慨!願逝者安息,願國家強大,願我們所有遠行的同胞,都健康安全!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