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民:保持中美關係平衡需要「三條腿」

國際頭條| 2016-06-08| 檢舉

吳建民:保持中美關係平衡需要「三條腿」

中美兩國如何在世界發揮作用?為什麼中美分歧總被熱炒?在當前國際背景下,中美關係如何動態平衡?面對這些問題,中國資深外交官吳建民6日在北京大學出席「2016中美大學智庫論壇」時說,中美關係要看大局,「中美有共同利益,也有分歧,但共同利益大於分歧。」

吳建民說,中美兩國是世界秩序的重要支柱,加強合作可以辦有利於世界的大事,其中包含對未來秩序的貢獻。

作為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的配套活動,本屆論壇主題聚焦「全球政治新秩序:中美合作的視角」,吸引了中美數十位資深外交官和智庫學者參加。

在論壇的演講中,吳建民說,自2013年中美兩國元首在美國加州安納伯格莊園達成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共識,中美關係進入新階段。新時期,中美關係主要靠三個支柱,即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雙邊關係「大發展」以及兩軍軍事合作。

吳建民以桌子比喻中美關係平衡:「一個桌子有三條腿,就比兩條腿更穩固。中美保持關係平衡,兩國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本身就是對世界秩序的貢獻。」

關於輿論關注中美之間的分歧,吳建民認為,一是對於國際關係力量的大調整、大變化,各方都有一個適應過程;二是冷戰中「零和博弈」慣性思維還存在,需要警惕;三是媒體傾向報道負面消息。

新時期,中美關係該怎樣發展?吳建民提出三條路徑。

首先,聚焦合作,尤其經濟領域合作。吳建民說,世界經濟現在面臨需求不足、債務太高和信息缺乏三大問題,因而世界對今年9月將在杭州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有很高期望。

「比如中方提出的倡議,亞投行、絲路基金、一帶一路,解決的是需求不足的問題。中美共同探討這些問題,對世界就是好消息。」吳建民說。

其二是管控分歧。中美兩國有不同的利益,不同的制度,有分歧是很自然的事,解決分歧最好的辦法是對話,「對話要在相互尊重、平等的基礎上」,而且不能讓分歧妨礙合作發展。

其三,都要警惕狹隘民族主義、民粹主義。吳建民指出,狹隘民族主義、民粹主義如今在全世界膨脹,成為一個全球性現象。「民粹主義的本質是反對改革,狹隘民族主義則反對開放」,這兩者結合起來非常危險。

「中美雙方有理性的人,要敢於告訴大家,反對狹隘民族主義、民粹主義損害中美關係,以合作謀求兩國乃至世界長遠利益。」吳建民說。(柳絲)(新華社專特稿)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11892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