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和平統一面臨一巨大威脅 北京霸氣表態

國際頭條| 2016-05-30| 檢舉

兩岸和平統一面臨一巨大威脅 北京霸氣表態

台灣新當局「教育部長」潘文忠,在「520」第二天,就對教科書掄起板斧,為恢復李登輝推出的「台獨」版教科書,砍掉了馬英九的「課綱微調」。

人民日報海外版5月30日對此進行了報道和評論,全文如下:

潘文忠

台灣新當局5月20日才正式上路,其「教育部長」潘文忠21日就燒起「第一把火」——宣布近日內將以行政命令廢止2014年通過的課綱微調。潘文忠還特意強調,理由有三:

一是「研修人員代表性不足」,二是「程序不正義」,三是「沒有必要性」。若真沒有必要,馬英九當局還花費那麼大力氣「撥亂反正」幹嘛?新當局此一動作挑撥了台灣社會的敏感神經,立即招致島內輿論的猛烈批評和大陸媒體的強烈關注。

文化台獨起於李登輝

立場本來就親綠

1997年李登輝強行推出「認識台灣」教科書,邁出「台獨」教育的第一步。陳水扁繼承李登輝衣缽,把台灣的教科書改得面目全非。馬英九執政後期發動課綱微調,對其進行部分修正,其中包含「兩岸同屬一中」以及「去皇民化」思想精神,卻一直遭到綠營反制。

此前輿論都認為,如何面對課綱爭議,將是台當局新任「教育部長」面對的第一重考驗。可是,這個考驗根本沒有難倒潘文忠,他不假思索就做出廢止決定。

有人要問,這種決斷力來自哪裡?

「他的立場本來就是親綠的!」曾擔任台灣高中歷史「課綱微調小組」召集人的教育界人士王曉波披露說。根據台灣媒體報道,今年54歲的潘文忠,曾擔任台北縣(現為新北市)某小學教師,之後進入台灣公務員體系。

馬英九執政時主持修訂課綱

在台北縣政府、台灣「教育部」工作。民進黨前主席蘇貞昌擔任台北縣縣長時,潘文忠曾受到重用。國民黨2008年再度上台時,他也曾經擔任「教育部」的主任秘書。不過,隨後被外調任職,遭到冷凍。

王曉波透露,潘文忠之所以被冷凍,是因為馬英九執政過程中,台當局主導修訂課綱,結果發現潘文忠在暗中搞鬼、使壞,所以才把他調到別的地方任職。

蔡英文上台「綠」字當頭

正因為在政治立場上偏綠,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大勝後,潘文忠被民進黨籍的台中市長林佳龍延攬擔任副市長。不過,潘文忠過去一直扮演教育幕僚的角色,社會知名度不算太高,連有的國民黨「立委」都不認識他。

蔡英文勝選後,他一躍成為台媒眼中的「黑馬」,升任「教育部長」。蔡英文和「行政院長」林全越格拔擢他,自然有更深的用意。

所謂超越黨派攬才,都是說說騙人的。如今台灣新當局選人,首先是政治正確、「綠」字當頭。再如,潘文忠的副手、台灣大學副校長陳良基,能夠上位的一大亮點是——在2015年7月「反課綱」學生和記者們深夜侵入「教育部」時。

把「法治」放在一邊,卻痛批「教育部」指揮警方逮捕記者是「戕害新聞自由,非常可惡」,社會應「群起攻之」,並指不應該對學生提告云云。

潘文忠人如其名,既然獲得賞識,深懂表忠心的重要性。廢止課綱微調,不過是納的第一張投名狀而已。

跟前輩有樣學樣

在這方面,潘文忠或許有意無意在向前輩杜正勝看齊。

杜正勝也曾任台當局「教育部長」,在陳水扁時代那是赫赫有名。兩相對比,兩人都是以長官意志為意志,以「台獨」理念為理念。

杜正勝

杜正勝在擔任中小學教科書編審委員會委員時堅持的某些偏頗觀點就引起不小的風波,1997年更是提出歷史教科書的「同心圓」理論,為「台獨」主張張目。

潘文忠雖然沒有那種大破大立,但也不遑多讓,微調課綱時的不合作和暗中搞鬼在前,上任後第二天就馬不停蹄予以廢止在後,實為狠角色。

杜正勝宦途長紅的一大秘訣是唯長官意志論、護主心切。陳水扁某次發言中,以成語「罄竹難書」來形容台灣義工的奉獻之多,被「立委」質疑貶詞褒用。

本來承認不學無術這事就完了,但杜正勝非要強出頭,硬拗解釋說「罄竹難書」原意為「用盡竹子都寫不完」,不一定是負面用詞。此一事,島內傳為笑談。

陳水扁鬧笑話杜「護主心切」無原則

潘文忠上任第二天其實做了兩個重大決定。除廢止課綱微調,還宣布台灣12年「國民義務教育」要推動「全面免試」「就近入學」。

如此猴急的原因很簡單,蔡英文曾經主張「國教」要「全面免試」。既然有「聖旨」在前,潘文忠執行起來也是效率空前。

潘文忠急於討好蔡英文

問題是,這個問題牽涉到教育公平,一定要採取充分溝通、循序漸進的方式。上來就搞,讓被動了奶酪的教育及家長團體大為震驚。

於是,上任第五天就有人到「教育部」門口陳情抗議,有人直接點名潘文忠說,「你位子還沒坐熱,給我閉上嘴巴」。那臉,是被打得啪啪直響。

在島內做官,一個必不可少的「素質」是臉皮要厚實,否則容易羞愧得無地自容。後輩還是要學習杜正勝,人家除了「罄竹難書新解事件」,還堅持在主編的詞典中收入童話「三隻小豬」作為「專題成語」,面對質疑不斷,依舊振振有辭。就是這樣一個屢屢鬧出笑話、很有爭議的官員,在台當局中歷任三屆「閣員」而不倒,這在走馬燈式「換血」的民進黨當局「尤屬難得」。

杜正勝之所以能成為「政壇不倒翁」,一方面自然是護主有功,另一方面更在於他屢屢出手的「文化台獨」動作,如修改島內教科書、策動「中正紀念堂」的「正名」等。掄起板斧「去中」打藍,才是綠營看重他的根本所在。

文化台獨荼毒不淺

或許,剛剛新手上路的潘文忠GET到了前輩這個點?

機關算盡太聰明

回頭來看,潘文忠除了對上面表忠心,更是要實打實搶政績,第一時間收割「反課綱微調」的「勝利果實」。

對於課綱微調,民進黨一貫是以如喪考妣、如挖祖墳待之,決絕的反對態度從未改變。綠營在野時多次揚言,一旦執政,就一定要撤銷。在台面下的小動作,更是從未停過。

今年4月,「立法院」強行通過撤銷課綱微調案。5月又推動「高級中學教育法」修正案,「綠化」台灣「課審委員審查會」「課綱審議委員會」組成人員。現在上台執政,自然立馬砍掉課綱微調,來為當年所修「台獨」課綱的正當性和權威性「恢復名譽」。

潘文忠急吼吼的做派,外界觀感不佳,但在深綠看來,那是「順天應人」。要旨就是在意識形態領域「去中國化」,推動「柔性台獨」。

教育領域放水,危害甚深。一旦島內年輕人也喝著「台獨」和「媚日」史觀的狼奶長大,越來越多選擇跟民進黨站在一起,民進黨不但完成了新時代的「催台青」,壯大自身排擠藍營,更多了跟大陸對抗的砝碼。

按照綠營的「妙計」,民進黨即使不凍結「台獨」黨綱,不承認「九二共識」,也可以所謂「台灣民主原則」「普遍民意」和「新民意」為藉口來跟大陸搪塞,保留「台獨自決」「和平台獨」空間。

砍掉課綱微調目的是推動「柔性台獨」

台灣《旺報》發表觀點文章認為,新當局要做的事那麼多,各方面百廢待興,兩岸關係也根本沒建立互信,卻偏偏挑了意識形態的「課綱」蠻幹。文章指出,也許此舉讓「台獨」基本教義派痛快了,但痛快之後就得承擔,台灣付得起代價嗎?該文直批,如果台灣新當局這不叫挑釁,「什麼才叫挑釁?」

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不容侵犯

對此,國民黨籍「立委」柯志恩強烈抨擊潘文忠廢「課綱」是為政治服務,要求潘文忠拒絕讓政治染指教育。這種要求,更像是與虎謀皮而已。因為在「部長」大人心中自有如意算盤,正所謂「長官滿意官帽穩,多栽綠樹待成蔭」。

問題是,大陸對於所謂「柔性台獨」「文化台獨」「理念台獨」等「台獨」變種,一直貫穿著萬變不離其宗的深刻認知和露頭就打的高壓態勢。別忘了,侵蝕地基的後果就是離地動山搖不遠了。所有的政客都需要三思,小心到頭來,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政治生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10414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