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致電菲新總統遭打臉:菲方示好中國

菲律賓准新任總統杜特爾特於18日表示,他與美國總統歐巴馬進行了通話,他明確對歐巴馬表示,願意與北京直接對話。

據媒體報道,杜特爾特在接受GMA電視台節目採訪時稱自己已經就南海問題與歐巴馬通話。他表示,目前菲律賓會與美國繼續持同一立場。不過如果多邊談判無法進行下去,他會就南海問題與中國舉行雙邊會談。

杜特爾特還透露,歐巴馬建議他等待數周后的南海仲裁案的結果。

資料圖:在菲律賓大選中獲勝的繼任菲律賓領導人杜特爾特

杜特爾特對美國並無好感

媒體分析,杜特爾特對美國並無好感,他曾抨擊資本主義、拒絕美國在達沃市部署無人飛機,選前甚至因不滿美國駐菲大使批評,揚言上任後將與美國斷交。

杜特爾特已經接見過多位外國駐菲使節,包括中國駐菲大使在內,但未見美國駐菲大使。

杜特爾特說,歐巴馬是第一位打電話祝賀他勝選的外國元首。

菲新總統在南海問題上態度並不明確

杜特爾特

雖然杜特爾特曾多次強調可能就中國南海問題與北京舉行雙邊會談,但其態度依然並不明晰。

他曾表示在南海領土爭端上「寸土不讓」,在競選期間還曾表示,如果當上總統,會到中國的南海島礁上插上菲律賓國旗。

不過他也曾表示,如果中國能夠幫助菲律賓進行高鐵建設,他願意從此在南海爭端中「閉嘴」。

菲新總統主動對中國示好

菲律賓當選總統杜特爾特向中國伸出橄欖枝?16日,中國駐菲律賓大使趙鑒華成為他當選後首批正式會見的三位外國大使中的一位。杜特爾特在會前表達了 與中國直接對話解決領土爭端的意願,趙大使則在會後對媒體表示「雙方進行了非常好的對話」。雲南省東南亞南亞研究院研究員朱振明對《環球時報》說,「杜特 爾特優先接見中國大使可以說是善意的舉動,這絕不是他頭腦發熱,他有他的民意,東協也會為他鼓掌。」杜特爾特此前曾揚言要親自乘坐摩托艇前往黃岩島,「域 外國家」日本媒體「謹慎樂觀」預期,杜特爾特對華關係的「不可預期性」也可能成為中菲關係改善的機會。

「雙方進行了非常好的對話」

杜特爾特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16日晚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當天下午,趙鑒華在達沃市與杜特爾特會晤,雙方就中菲關係的發展進行了親切友好深入的交 談。趙大使對杜特爾特贏得菲總統選舉表示熱烈祝賀,強調中國是菲律賓的好鄰居、好夥伴、好親戚,期待同新政府妥善處理分歧,推進互利合作。杜特爾特表示, 感謝大使先生專程致賀,願致力於改善和發展中菲關係,加強互利合作,造福兩國人民。

「中國期待與杜特爾特政府合作」,據菲律賓GMA新聞網報道,中國駐菲大使趙鑒華在與杜特爾特會談後表示,「雙方進行了非常好的對話。中方期望與杜特爾特及其執政團隊合作,加強雙邊關係」。在被問及會談中是否涉及「西菲律賓海」(南海)時,趙鑒華只是微笑,拒絕進行評論。

杜特爾特

據知情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透露,趙大使16日專程坐飛機前往棉蘭老島赴杜特爾特之約,從馬尼拉直飛達沃大約需要2小時。

目前尚不清楚這次會面是如何促成的,但顯然此前的工作一直在秘密進行,直到16日早晨,菲律賓《馬尼拉公報》、法新社等幾家媒體突然爆料稱,杜特爾 特15日夜間在達沃宣布,中國駐馬尼拉大使趙鑒華將是他16日要在自己家鄉會見的三國大使之一,另兩位是日本大使和以色列大使。法新社稱,這是杜特爾特自 從在5月9日菲律賓大選中獲勝以來第一批會見的大使,也是他自當選後第一次正式的公開活動。

據《馬尼拉公報》16日報道,在回答是否要跟中國維持比現任總統阿基諾三世治下更密切的關係時,杜特爾特說:「良好的關係絕不會變質。我寧願跟所有 國家保持友好。」杜特爾特說,他將繼續在多國論壇會議上提出南海主權聲索爭議問題,但如果此類磋談失敗,他會與中國直接對話,「如果相關磋談陷入死水,沒 有風可借勢推展,我可能就會跟中國進行雙邊對話」。

據法新社報道,杜特爾特說,目前還沒有跟美國大使見面的計劃。《馬尼拉公報》16日稱,自從美國中情局將一名涉嫌參與2002年達沃市一宗爆炸案的 美國籍嫌犯帶回美國後,杜特爾特開始對美國感到失望,他認為美國的舉動是對他的一種侮辱。自此之後,杜特爾特拒絕在達沃市會見美國外交官,此外,他還拒絕 美軍使用舊達沃國際機場。

「可能放棄抗衡中國戰略」

南海黃岩島

日本共同社16日報道說,杜特爾特當天除了會見中國的趙大使外,也會見了日本駐菲律賓大使石川秀。《讀賣新聞》說,杜特爾特當選後就表明了將努力改 善和中國關係的意向,並探討直接對話的可能。他在16日把上述方針當面告訴了中國駐菲律賓大使。15日他在會見記者時強調在南海所有權問題上不會讓步,中 國應該尊重菲律賓的排他經濟水域,但強調,「如果中國想要共同開發,那是可以的,我相信會共有」,報道評論稱,「他談及了擱置領土爭議的可能性」。讀賣電 視台稱,杜特爾特表達了改善與中國關係的意向。

「杜特爾特贏得選舉後第一次公開亮相就談到了對外關係,這是對目前中菲關係偏離主航道的一種歸位,準確、清晰地表達了菲律賓主流民意的呼聲。」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對《環球時報》說。

美菲聯合軍演

朱振明認為,杜特爾特很明白要跟阿基諾劃清界限,就必須恢復跟中國的關係。「跟中國改善關係對菲律賓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杜特爾特改善對華關係在意料之中,改善中菲關係是不管哪個總統上台都必須要做的。」

「儘管杜特爾特聲稱如果與中國的談判沒有進展,他會親自乘坐摩托艇前往與中國爭議的島嶼。然而現在沒有類似的話語了。多虧沒有了」,「德國之聲」 稱,在對華政策問題上,杜特爾特不想等到6月底宣誓就職的那一刻。他如今要與中國就領土爭端問題進行交涉,但同時不失去中國這個貿易夥伴、投資人。「對於 他的民眾而言,實際的富裕比南海潛在的安全問題更重要。另一方面,這當然不意味著,杜特爾特會毫無異議地接受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主張。」

菲律賓Rappler網站15日稱,杜特爾特是一個十分務實的政治人物,他洞悉地緣政治現實。聲稱駕駛摩托艇到南沙宣示主權只是和選民嬉戲,實際上 他的言論中前後一致的表態是:願與北京進行直接對話,制訂爭議海域的聯合開發計劃,避免戰爭。可以預期,杜特爾特將採取前總統阿羅約那樣的戰略——平衡中 美,不選邊站。「實際上,他有意讓阿羅約時期的官員進入其內閣,這意味著,杜特爾特很可能會放棄阿基諾的抗衡中國戰略。」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14日稱,杜特爾特是南海問題中的「新不確定因素」。考慮到菲律賓2017年是東協輪值主席國,杜特爾特的立場對不斷發酵的南海危機有實質影響,「南海危機似乎會朝著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

香港《南華早報》分析說,儘管杜特爾特在外交問題上善變,並且沒有經驗,因此難以捉摸,但他似乎比阿基諾身段更軟,希望同中國對話,至少希望「凍 結」爭議。日本《外交學者》網站稱,在對華關係上,杜特爾特的外交政策無疑具有非常大的不可預期性,「但這種不可預期性也可能成為中菲關係改善的機會,如 果樂觀一點說的話」。

阿基諾

新的博弈開始了

這些天國際上都注意到,隨著菲律賓提出的南海仲裁案即將作出裁決,中國方面加大了反對聲音。《華盛頓郵報》15日刊登中國駐美使館發言人朱海泉的 「讀者來信」。信中朱海泉重申美國不是南海聲索國,不應該成為該地區「危險的礁石」。英國廣播公司15日報道說,中國官方媒體刊登「九問菲律賓南海仲裁 案」文章,中國外交部邊海司副司長肖建國斥責仲裁庭「實際上已淪為菲方的代理人」,「對於這幢違法建築,應予拆除,有關仲裁庭應予撤銷。」

南海仲裁

《南華早報》稱,即使仲裁完全對菲律賓有利,馬尼拉也得和中國重新進行談判,只不過多了個籌碼而已。日本《讀賣新聞》近日發表社論稱,阿基諾三世政 府深化了與美國和日本的合作,並直面中國,「杜特爾特不能忘了,繼續與日本和美國以及其他相關國家合作,是地區穩定的關鍵」。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研究 員葛萊儀16日對菲律賓《星報》表示,杜特爾特將會發現,處理對華和對美關係是個大挑戰,在兩者之間搞平衡很難。

許利平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在對菲外交上不能忽視美日因素,這是一個博弈過程。畢竟美國和日本在菲律賓經營多年。目前,中國不是菲最大貿易夥伴,而是排在美國、日本後的第三大,這是東南亞國家中不多見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08522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