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在敘利亞問題上暫時妥協,交易還未完成,結果新的爆點又起來了。據外媒報道,美國在在羅馬尼亞的部署的反導系統經過3年的建設,2016年5月12日正式啟用。接著,5月13日,美國宣布在波蘭建設反導系統開始奠基,預計2018年可以完工。
一旦2018年波蘭反導系統完成部署,則意味著美圍繞遏制俄羅斯的東歐反導三步走將全部完成,現在羅馬尼亞的部署完成則是完成了第二步,波蘭是第三 步。美國現在羅馬尼亞的反導系統除三座裝載標準-3反導攔截彈的飛彈發射裝置外,還有一套囊括指揮、控制、通信、情報等功能的完整宙斯盾系統,可以攔截射 程在2500公里以下的中短程彈道飛彈。
俄羅斯總統普京
俄羅斯對美國的這一部署非常不滿,各界反映強烈。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憤怒回應說,美國這一部署威脅東歐地區的安全穩定,莫斯科有權採取相應的軍 事技術措施。俄上院國防安全委員會主席奧澤羅夫隨後向俄新社表示,為應對美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俄不排除退出《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可能。
總統普京則表示,北約在羅馬尼亞部署美國先進反導系統,「說明情況非但沒有改善,反而更加嚴重」,「俄對此已不止一次表示擔憂,並提議與美國夥伴一同展開工作,但結果卻是所有一切努力實際上遭到了拒絕,美方的所有(決定)都是單方面的行為,沒有考慮到我們的擔憂。」
很顯然,美國雖然在敘利亞問題上向俄羅斯做出妥協,並且也做出了與俄羅斯就敘利亞和烏克蘭問題進行交易的態度,但迄今雙方不但未完成交易,美國在東歐進行的反導部署反而加大了力度。由此表明,美國對俄羅斯的步步緊逼併未削弱,而是改變了方式和方向而已。
俄羅斯反導系統C-500
那麼,美國為何在敘利亞調整了政策,與俄羅斯妥協展開談判,而在東歐又加緊動作對俄羅斯展開施壓呢?在占豪看來,根本原因有四:
一、敘利亞問題白宮面對普京的出擊已沒有應對良策,再加上歐巴馬即將離任,故不得不被迫妥協。
普京在敘利亞的果斷出擊,使得白宮在這個區域既不能與俄羅斯撕破臉,又不能任由中東大亂,在歐巴馬即將離任的情況下,不得不做出相應妥協,以換取美 俄在瀕臨破局的地方的力量平衡。對美國來說,最擔心的是中東真的大亂,時間久了必然波及以色列,美國全球戰略將會因此地動山搖。所以,這種妥協是被迫的。
美國一直在謀求全球霸權
二、在敘利亞的妥協和烏克蘭的暫時偃旗息鼓,並不意味著美國繼續推動歐俄新冷戰的戰略計劃變了。
美國要把世界繼續掌控在自己手裡必須實現兩個目標:一是促使歐俄對立,形成新冷戰;二是遏制住俄羅斯後再遏制中國,從而最終實現東西方的新冷戰,將中俄困死在歐亞大陸上。如此,控制了海洋的美國,分化下的歐亞大陸就成了美國可以任意把玩的區域。
鑒於美國的戰略目的是維繫其霸權,所以推動歐俄新冷戰是必須要做的事。在這種情況下,美俄在敘利亞問題上、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暫時妥協並不能改變美國繼續推動歐俄關係冷卻的戰略步伐。
黃岩島是中國的領土
三、美構建全球遏制中、俄體系,歐俄新冷戰是必須完成的任務,而部署東歐反導系統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技術關鍵。
美國在全球實現的最終目標是,構建一個將亞太美國盟友體系、北約盟友體系涵蓋在內的全球」大北約「體系,這個體系在政治上要實現歐俄新冷戰,甚至可能推動新的東西方冷戰,從而達到美國全球霸權穩固的目的。
要實現這一目標,部署反導系統就是軍事基礎。在東歐的反導系統是針對俄羅斯的,在日韓部署的反導系統是針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未來美國還可能在菲律賓部署反導系統。真的如果將美日韓聯盟和菲律賓連到了一起,美國必向中國打台獨牌,這些都是最終實現困死中俄的軍事手段。
所以,無論是美國推動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還是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本質上都是這一個大戰略的一部分。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中國與俄羅斯展開反導系統的計算機模擬演習是迫不得已而為之,面對這種危險,中俄不得不抱團取暖。
四、相比敘利亞,普京面對北約更加被動一些。
那麼,普京面對美國的反導部署能不能阻止呢?
美國反導系統
很顯然,俄羅斯是沒有阻止的能力,否則在3年前在羅馬尼亞的反導系統施工怎麼可能順利進行?相比中國對韓國的影響力,俄羅斯對羅馬尼亞和波蘭的影響力要弱得多。針對這一點,普京其實在前兩天也有明確表態,俄正在竭盡全力保持戰略力量平衡,從而避免大規模軍事衝突的發生。
很顯然,普京不可能對北約國家直接採取軍事行動,因為那是俄羅斯與北約整個集團的軍事對抗,俄羅斯現在不具備這種主動挑起與北約戰爭的能力,這一點和出擊敘利亞性質完全不同。
北約國家大規模軍事演習
當然,俄羅斯也不會坐以待斃,克里姆林宮可以做的就是,開發新的武器,增加新的軍事部署從而對相關反導部署進行對沖。當然,與中國展開深入合作,也是在東面對沖美國的進一步反導部署的措施。
同時,這種矛盾的積累雖然大機率不會在俄羅斯與北約國家之間爆發軍事衝突,但在其它層面、其它區域,會有更大的亂局。特別是中東,俄羅斯的東歐問題很大程度上不得不拿到中東去解決,所以在俄羅斯面對東歐的巨大壓力後,俄羅斯在中東原來的妥協方式可能會做出重大調整。
對於美國要構建全球反導系統,並準備立足於全球反導系統構建覆蓋整個歐亞大陸、以遏制中、俄為目標的」大北約「體系,中國要保持足夠的警惕。對於俄羅斯所面對的壓力,我們需要視作間接對中國的壓力,特別是我們正在直面韓國薩德系統部署的壓力下更要明白這一點。
搞清楚了中國的直接壓力和間接壓力,對直接壓力要顯出自己的強勢,並且要有針對性的措施;對於間接壓力,要對全面戰略協作夥伴俄羅斯給予更大的支撐力,促使能夠見縫插針的普京可以在西面找到新的突破口,並將楔子打進去。
美國總統歐巴馬
只要俄羅斯能偶再次像出擊敘利亞一樣再找到新的突破口,則中國周邊的壓力會有一定緩解。俄羅斯在西面如果能形成突破,比我們在東面承受更大壓力更 好。與此同時,我們需要在東面施加更強的對外推力,這個施加對外推力的著力點就是南海,其中在黃岩島」種島「應該就是其中比較合適的著力點之一。中國應該 借美國菲律賓搞黃岩島仲裁鬧劇之際,準備好做種島決策。
俄羅斯戰鬥機空襲敘利亞
總之,面對美國針對中、俄的布局,中國要和俄羅斯協作突破之、粉碎之,絕不能給其封鎖我們的機會!而對中國來說,掌控南海是中國不被遏制關鍵中的關鍵,核心中的核心,這一點中國絕無妥協餘地。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08332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