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菲律賓媒體開始炒作中國衛星占據了菲律賓的衛星軌道資源,導致菲律賓未來發展通信衛星受到極大困難。甚至說;"中國此舉讓菲律賓人以後打個電話都很困難了"。
其實,菲律賓這種說法很沒有常識!
首先,菲律賓根本沒有發射衛星的能力,連火箭在哪裡都還不知道呢!當然,可以進口衛星,委託其他國家和地區發射。但是現在,連協議和與誰合作還沒有蹤影。
按照西方制定的衛星軌道資源的分配來看,就是一個道理;誰有本事先發射衛星占領和使用軌道,那軌道就屬於誰!你沒有本事不能發射衛星,也不是我造成的,我又沒有攔著不讓你發射衛星。誰不服氣,就用飛彈把衛星給打下來。
而且這個軌道,也不可能讓給菲律賓,一個覆蓋南海及其周邊地區的通信網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域。無論是民用通信還是軍用通信,都是不可或缺的。
與郭德綱的相聲開著小摩托去加油站加油,還要人家送地圖一樣。菲律賓海軍只有2艘老舊的3000噸級巡邏艦,航程有限,能跑多遠?其實也根本用不到通信衛星這種高級貨。
其實一開始這麼乾的就是西方自己,包括俄羅斯,美國和俄羅斯大量發射衛星,占據了幾乎所有的優良軌道。後來歐洲也開始這麼干,但是中國後來居上。
我們充分利用了西方制定的規矩,大量發射北斗導航和通信衛星,占據軌道,甚至還搶占了歐洲伽利略系統的軌道。
我們可以說,我們正是利用西方自己制定的規則,建立起了一個立足全球的導航和通信系統。這在現代社會和現代軍事上,都起著基石一樣的作用。
中國衛星2020年達200顆 將主導太空軌道
到2020年為止,在地球軌道上運行的中國衛星將達200顆,是所有衛星數的五分之一,接近美國的一半。屆時,中國將"主導"太空軌道。
2013年年,中國發射20顆衛星,到2020年,在軌道上運行的中國衛星將達200顆,是所有衛星總數的五分之一,接近美國的一半。屆時,中國每年將發射30顆衛星,占全世界衛星發射能力的四分之一。
"這一勢頭是中國四分之一個世紀的努力和過去兩年發星活動井噴的結果。在1990年後的二十多年裡,中國一共進行了30次商用衛星發射,將36顆衛星送入軌道。
中國發射衛星主要依靠"長征"號火箭,它基於俄羅斯設計,簡單,便宜又可靠。這使中國成為全球衛星發射領域的主要成員,擁有很大價格優勢。
美國的太空梭(即太空梭)系最貴的射星方式,每噸重量需耗資2500萬美元,俄羅斯和中國每噸僅需300萬到600萬美元。不過,如果俄羅斯和中國的火箭接連發生多次失敗,射星的保險費就有可能超過成本的兩倍。因此從商業角度來講,美國和歐洲的火箭仍舊更為可靠。
"長征"火箭的失敗率為6%,系俄羅斯最常用火箭的事故率的兩倍稍多。而美國太空梭的失敗率為2%,與大多數西方國家的類似。
中國"長征"火箭可將9.5噸重的衛星送入近地軌道,將5.5噸重的衛星送入更高軌道。
中國正在穩步推進"長征"火箭的完善工作,它的第一個50次發射花費了28年時間,第二個50次發射則只用了9年。
截至2016年04月06日1時38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我國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轉移軌道,這是中國太空飛行器運載工具——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完成的第226次發射。
目前共有900顆衛星在地球軌道上運行,近一半屬於美國。75%的衛星為非軍用。
1957年,俄羅斯向地球軌道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美國於1958年也成功發射。此後,其它國家紛紛跟進。法國於1965年發射首星,日本和中國系1970年,英國1971年,印度1980年,以色列1988年,烏克蘭1995年。
伊朗兩年前宣布已成功將一顆衛星送入軌道,但未得到外界證實。朝鮮2012年12月發射了一顆死衛星,一個月後韓國緊接著成功發射了一顆活躍衛星。
延伸閱讀: 菲律賓首顆自製微型衛星上天 將用於領土邊界監控
菲律賓科技部3月27日證實,由菲國研製的首顆微型衛星已成功抵達國際空間站。
菲律賓科技部官員卡洛斯·戴維透露,菲律賓研製的迪瓦塔1號(Diwata-1)近地軌道微型衛星26日晚間搭乘美國軌道atk公司的"天鵝 座"貨運飛船抵達國際空間站。這顆微型衛星重50公斤,計劃由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在4月20日釋放入太空,5月初開始從太空拍攝菲律賓的圖像資料。
據介紹,迪瓦塔1號微型衛星配備4台相機,將會每天四次飛越菲律賓上空,每天可拍攝3600張圖片,之後把圖片傳輸回設在菲國北部蘇比克的地面站。
卡洛斯·戴維稱,迪瓦塔1號微型衛星拍攝的圖像將會在菲國天氣預報、災害風險管理、農作物生長監測、領土邊界監控等領域發揮作用,避免菲律賓的科學家和官員再對一些可能影響該國的情況"一頭霧水"。
卡洛斯·戴維還以2013年菲國中部遭遇超強颱風"海燕"襲擊為例,強調因為沒有衛星圖片,菲國當局一度難以確定受災最嚴重的地區,"當時花了兩周多的時間"。
他還強調,這是首顆菲律賓自製的衛星進入太空,值得菲律賓人感到自豪。
資料顯示,迪瓦塔1號微型衛星由菲律賓大學7名學生與菲律賓科技部2名科技人員共同研製。卡洛斯·戴維透露,該研究團隊目前正在研發菲國第二顆微型衛星迪瓦塔2號,計劃在2017年把星迪瓦塔2號送上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07884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