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12億人為何突然殺向中國?竟來搶國人飯碗

如果你肯扭頭向後看看,你會倒吸一口涼氣:中國面臨的形勢遠比我們想像的嚴峻得多。落在後面的印度正在奮起直追,拼盡全力挖中國的「牆角」!

印度人口眾多

近幾年,隨著中國人口增長的變緩,人口紅利的消失,東南亞和南亞的低成本已經開始入侵中國了。比如HM,ZARA,中國市場裡面這兩個牌子,約70%是東南亞製造,而且這種趨勢會加速發展。宜家、nike,已經開始把工廠搬到東南亞了。

印度人口眾多

據5月10日印度經濟時報稱,在考慮了印度的其他幾個邦後,富士康有意在馬哈拉施特拉邦買下1200公頃土地,將投資100億美元建新的製造廠全用於生產iPhone。據悉,富士康計劃在2020年之前在印度建設10至12座工廠。

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位工業部長曾對媒體表示,富士康之所以要選擇在印度建立iPhone 加工廠,主要是因為中國人力成本上升。蘋果 CEO 蒂姆·庫克表達了對印度市場的信心,他認為如今的印度市場就像是10年之前的中國。

這將是手機製造業的標誌性大事件,意味著中國的製造低成本的優勢逐漸失去!

按照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的數據,2005年以前,中國製造業的勞動力成本甚至低於印度。但到了2015年,中國的成本已經是印度的約兩倍。

試想一下,同樣兩條褲子:一條是印度成本,一條是浙江成本,沃爾瑪買哪一條?這就是中國出口的痛點:印度低端製造業水平不比中國的差,工資卻更低!

印度GDP增速首次超過中國!

2015年第四季度,印度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去年四季度,中國GDP僅增長6.8%。印度已經領先中國0.5個百分點。

而去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9%,這也是1990年以來中國全年GDP增速首次跌破7%。

印度人口眾多

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如果不考慮外部衝擊因素(比如亞洲金融危機),印度的經濟增速終於首次超過中國。而從趨勢來看,這個勝利將會延續很長時間。

印度人口眾多

在印度人的心中,中國是個始終繞不開的「心結」。印度《經濟時報》最近文章稱,印度想要在2032年成為一個GDP總量達1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大約是中國目前的GDP總量。也就是說,印度想要在16年後成為如今的中國。

印度正在很多方面超越中國

安永會計事務所去年底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32%的商界領導人認為印度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得票遙遙領先其他國家。中國以15%的得票率排在第二位,東南亞、巴西和北美則分別排在第三、第四和第五的位置。

印度正在很多方面超越中國,包括對一個發展中國家最為關鍵的指標:外商直接投資FDI。中國已經連續23年引進外商投資居發展中國家首位!但是現在風向變了!

英國《金融時報》旗下數據服務機構fDi Markets的研究顯示,15年上半年,印度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約310億美元,領先於中國的280億和美國的270億,為全球第一。

是時候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了:印度經濟增速超越中國是可持續的嗎?這個答案將決定如果經濟轉型不順利,我們還能不能回得去!

印度人口眾多

2014年,印度莫迪總理上台後,大刀闊斧提出了十多項改革目標,立誓要把21世紀變成印度的世紀,要把印度變成一個強大國家。特別高調啟動「印度製造」計劃,提出將印度打造成新的「全球製造中心」。

據英國《金融時報》4月22日報道,由於2015年在印度的大型投資項目增多,使得印度摘得「綠地項目資本投資」排行榜的桂冠。首次超過中國,奪得全球資本投資頭號目的地。

中印人口轉變的貢獻表

除了從中國碗里「搶食」,印度還禁止從中國進口牛奶、乳製品,以及部分行動電話和其他一些商品,藉口是這些產品「不達標」或不符合印度的安全準則。

面對步步緊逼的印度,中國製造業可謂是內憂外患,難道真的要拱手讓出「世界工廠」的寶座了?

首先我們要知道,雖然勞動力成本的優勢使得印度的製造業頗具吸引力,但是落後的交通與供電網絡等基礎設施與複雜的監管環境以及低下的管理效率,已成阻礙製造業增長的致命因素。

雖然由於中國勞動力成本迅速上漲,中國製造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的優勢正在失去,但中國製造業與東南亞國家相比,存在著較大的技術優勢,況且,中國擁有大批技術精湛的熟練工人。

中印人口梯度

但不能否認的是,中國製造業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轉型迫在眉睫!目前,大多中國製造還停留在低端、薄利的層面,若想有很大的發展和提升,需要國家政府、政策以及很多企業家的共同努力,這是一個艱巨的過程和任務,也是一個勢在必行的轉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07601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