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受南海仲裁案任何裁決 外交部回應南海十大問題

軍情諜報| 2016-05-10| 檢舉

最近,南海問題日益升溫。菲律賓單方提起的南海仲裁案近期可能作出最終裁決。5月6日,外交部召開媒體吹風會,邊海司司長歐陽玉靖就南海問題接受中外媒體採訪,集中回應了關於南海的十大問題。

一、關於菲律賓南海仲裁:無論結果如何,中國都不會接受和承認

歐陽玉靖指出,2013年的1月,菲律賓單方面提起並執意推進南海仲裁案。對此,中國政府堅持不接受,不參與。中菲已就通過雙方談判解決南海有關爭議達成協議,已排除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的強制爭端解決程序適用於中菲南海有關爭議。因此對於中菲的有關爭議,仲裁庭沒有管轄權。這一仲裁案自始就是非法的,無論結果如何,中國都不會接受和承認裁決。

歐陽玉靖表示,菲律賓南海仲裁是一場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菲律賓宣稱是在窮盡所有雙邊手段之後,實在沒辦法才提起仲裁。這本身就是一個謊言。仲裁裁決不會改變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主權的歷史和現實,不會動搖中國維護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決心和意志,不會影響中國通過直接談判解決有關爭議以及與本地區國家共同維護南海的和平穩定的政策和立場。

二、關於南海島礁上建設燈塔等設施:合情、合法、合理

關於中國的島礁建設問題,在過去的一年中有不少討論。歐陽玉靖表示,中國政府多次指出,中國在南海島礁建設的目的主要是為改善駐守人員的生活條件,其次是履行中國所承擔的國際責任和義務,其中包括提供航行安全、科學環保、緊急救助、氣象預報等方面的民事服務。

歐陽玉靖表示,有關建設活動是在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情,合情、合法、合理。中國的設施建設與在本地區所提供的民事服務相稱,目前仍處於建設階段。隨後島礁具備條件後,中國也會同有關國家圍繞救助服務、緊急遇險、科學環保等方面開展相關合作。

三、有人鼓動南海周邊國家對中國提出南海仲裁?中國概不接受任何單方訴諸第三方的爭議解決辦法

西方有不少媒體鼓動南海周邊國家效仿菲律賓對中國提出仲裁,對此,歐陽玉靖表示,菲律賓2013年1月提出仲裁後,中國政府的立場非常清楚,那就是不接受、不參與。仲裁裁決結果可能很快出台,中國政府會繼續堅持原有立場,不接受、不承認裁決結果。在涉及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問題上,中國一概不接受任何單方面訴諸第三方的爭議解決辦法。

四、「九段線」不符合《公約》?《公約》不反對在它之前形成的歷史性權利

針對外媒質疑中國主張的「九段線」不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歐陽玉靖回應,1948年,中國政府對外公布了南海斷續線,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重申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相關權益。此後的幾十年中,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斷續線沒有提出任何異議。並且很多國家出版的官方、民間地圖上都明確地標示斷續線。

歐陽玉靖表示,領土問題是習慣國際法調整的範圍,不是《公約》調整的範圍。因此,不能說中國斷續線主張與《公約》不符,因為它涉及到習慣國際法問題。斷續線是1948年公布的,《公約》是1982年談成的,兩者時代背景不同,所適用的法律體系也不同。《公約》中也有很多關於歷史性所有權、歷史性海灣的規定。從這個層面上來講,《公約》並不反對在它之前已經形成的歷史性權利。

五、七國集團峰會可能發表海上問題聲明?壓力越大,反彈力越大

有媒體稱,本月即將召開的七國集團峰會上可能將發表關於海上問題的聲明。對此,歐陽玉靖表示,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在不同場合聽到一些域外國家和地區組織圍繞南海問題發表了一些言論,其中有一些是對中國的指責。針對有關國家提出的建設性意見和建議,中方當然願吸收採納。但如果試圖對中國施壓或抹黑中國,這就像彈簧一樣,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壓力越大,反彈力越大。我們希望有關的國家或地區組織能本著客觀公正的立場和態度看待南海問題。

六、中方將邀外媒記者參觀哪座南海島礁?條件成熟的時候中方會做考慮

王毅外長曾在兩會上透露,中方將在條件成熟的時候邀請外媒記者參觀南海島礁。有媒體詢問哪一座島比較合適,對此歐陽玉靖表示,目前,有關島礁仍在建設之中,還不方便接待,存在一些安全上有問題。條件成熟的時候,中方也會做這樣的考慮,包括邀請一些外媒記者朋友到島上參觀。

七、中國是否會考慮武力收復相關島礁?將繼續堅持通過談判協商解決爭議

如果仲裁庭裁決對中國不利,中國是否會考慮武力收復相關島礁?針對外媒的提問, 歐陽玉靖指出,上世紀70年代以來,有些國家非法侵占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形成了領土問題。針對南海仲裁案,中國政府的立場非常明確,那就是不參與、不接受、不承認。仲裁庭的最終的裁決不影響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中國政府也會堅定維護我們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同時,我們也將繼續堅持通過談判協商來解決有關爭議。

八、中國故意拖延「南海行為準則」磋商進程?兩年就取得了很多成果

有外媒稱,國際社會有一種聲音認為中國在故意拖延「南海行為準則」磋商進程。對此, 歐陽玉靖指出,中國與東協國家於上世紀90年代開始談判制定《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直到2002年簽署,用了7年時間。隨後中國與東協國家共同制定落實《宣言》的指針,又用了近10年時間,這充分說明了南海問題的複雜性。

歐陽玉靖表示,2013年9月,中國與東協國家正式啟動「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到現在兩年多的時間,磋商已取得了很多積極成果。各方形成了兩份共識文件和「重要和複雜問題清單」和「『準則』框架要素清單」兩份開放性的文件,探討制訂「海上風險管控預防性措施」等等,磋商進入「重要和複雜問題」新階段。他反問道,兩年就取得了這麼多成果,對比一下,怎麼能說中國是在拖延呢?

九、中國是否會重新開始進行島礁建設?這些都是既定的計劃

有媒體問,仲裁庭作出裁決後,中國是否會重新開始進行島礁建設?歐陽玉靖表示,2015年6月底,中國政府完成南沙有關島礁的陸域吹填工程,隨後即進入了島礁設施建設階段。這些都是既定的計劃,與仲裁結果沒有任何關係。

十、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最終目標是什麼?通過談判協商最終解決南海爭議

歐陽玉靖表示,我們的目標就是通過與有關直接當事方在基於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尊重國際法的基本原則,通過談判協商解決相關爭議。在爭議沒有最終解決之前,我們主張通過制定相關的規則、建立和完善相關的機制,來管控好爭議。總而言之,最終解決南海爭議是我們的共同目標。在爭議最終解決前,我們將與東協國家共同維護南海和平與穩定,真正使南海成為和平之海,合作之海,繁榮之海。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06863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