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憤怒不已:美國在藏南狠捅了中國一刀

國際頭條| 2016-05-08| 檢舉

北京憤怒不已:美國在藏南狠捅了中國一刀

據印度《國際財經時報》報道,4月28日,美國駐加爾各答總領事對「阿魯納恰爾邦」首席部長卡利克·普爾說,美國政府的態度十分明確,「阿魯納恰爾邦(中國藏南地區)」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對此,中國方面要求美方進行核實和澄清。而就在上個月,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在北京進行了第十九次會晤。那麼此時美國在中印領土爭端中選邊站究竟意欲何為呢?

近年來,隨著美國大力實施「重返亞太」戰略,其不斷加強與亞太地區相關國家的聯繫。美國一方面希望提升其亞太盟友的防務能力,分擔防衛義務,配合自己的戰略調整;

另一方面美國也在積極的發展與准盟友的多領域合作,強化美國在亞太的地區的影響力和主導權,印度正是被美國視為拉攏的對象,也是制衡中國的關鍵所在。

為此,歐巴馬也美印關係稱為「21世紀決定性夥伴關係之一」,並在政治、經濟、軍事多管齊下,拉攏印度構建「亞洲版北約」,美日印「亞太安全聯盟」,在經濟上有「跨太平洋關係協議」,政治上則突出「民主國家的天然親近」。

而在美國實施「再平衡」戰略及印度「東進政策」的背景下,印度也希望藉助美國的安全體系實現自身崛起,成為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不過,在美國希望印度介入南海問題上,印度則旗幟鮮明的支持中國通過雙邊政治談判解決爭端的立場。

換言之,美國「拉印製華」戰略嚴重受挫。但是美國並不死心,企圖通過挑起中印領土爭端,增加印度與中國對抗的決心和意志,繼而分化和離間中印關係。

事實上,中印邊界爭端既有歷史因素又有現實因素。1914年,英國殖民主義者炮製了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中國歷屆中央政府都不予承認。

1947年印度獨立後,不僅繼承了英國對中國部分領土的侵占,而且進一步侵占中國大片領土,於1953年擴展到「麥線」。時至今日,印度仍然頑固地堅持對中國領土的非法要求,並頻繁增兵中印邊境地區,大規模的修築軍事設施。

儘管如此,印度國內對於邊界問題也出現了不同聲音。在中國領導人訪印期間,曾有印度主流媒體呼籲印度採取現實主義態度,採取「東段換西段」的政策,以求中印邊界問題的徹底解決,為國內發展創造條件。

而在印度總理莫迪訪問中國期間,也有中國網友表示:「莫迪總理應該與中國儘早通過談判和平解決領土邊界劃分問題」。這種聲音的出現預示著兩國國內輿論對邊界問題出現了微妙的變化,為兩國政府在解決邊界問題有了更多的選擇餘地,使得因領土爭端而爆發軍事衝突的風險下降。

可以說,領土問題是影響中印兩國關係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一大主要障礙。不過,要解決領土劃界問題也並非是朝夕之功,在雙方確定不可能再以戰爭的方式來解決邊境的問題的背景下,兩國需要建立更深的政治及軍事互信。

現在來看,中印雙方只有建立一個定期的談判機制,一年談不成,兩年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再難的問題也終究還是要談出一個解決辦法來。

目前來看,中印都有管控邊境摩擦、加強兩國政治互信、增加現實合作的意願和需求。儘管兩國做好這樣的互動難度很高,但首先相互珍惜、強化彼此的上述戰略意願就已經很重要。

其實,中國也一直努力以和平手段解決與鄰國間的領土爭端。在周邊國家中,中國曾經與俄羅斯、越南在邊界兵戈相對。

仿照中國與俄羅斯、越南成功解決陸上領土爭端的先例,中印兩國也完全可以通過雙邊政治談判,公平、合理、互相都能接受的方式和平解決所有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

總而言之,美國希望印度「遠交近攻」,但印度也明白「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一心想成為世界大國的印度,又怎能接受成為中美博弈的棋子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06491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