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突然對華翻臉:中國在海外丟失一領地

軍情諜報| 2016-05-01| 檢舉

中資企業上海鵬欣集團欲收購澳大利亞最大畜牧公司基德曼(S. Kidman & Co.),被澳財政部長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初步駁回,理由是這一收購不符合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這是半年來官方第二次否決相關收購案,但各方可在下周二之前給他反饋意見。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稱,中國資本「走出去」的雄心又一次遭受挫折。

綜合外媒報道,莫里森周五(4月29日)表示,他已經告知上海鵬欣集團他的預審結果。但他也擔心這次收購所涉資產之巨大,很難找到一個單一的澳大利亞買家接手。

澳財政部長斯科特·莫里森

不過此次表態涉及的是預審決定,聯合財團可以在周二之前提起上訴。

觀察者網發現,澳大利亞新任副總理喬伊斯(Barnaby Joyce)在其個人社交媒體推特上發文,支持財政部的這個決定。但金融部華裔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則質疑,莫里森把做決策當成了政治玩物。

喬伊斯推特截圖

基德曼公司由人稱「牛王」的西德尼·基德曼(Sidney Kidman)於1899年創立,是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的養殖企業之一,擁有全球最大的牧場,跨越五個州。目前有18.5萬頭牲畜,牧場面積約10.1萬平方公里,占澳大利亞國土面積的1.3%,約等於一個浙江省。

4月19日,上海鵬欣集團旗下大康牧業發布公告稱,其已完成與澳大利亞基德曼公司的《要約收購實施協議》,以不超過3億澳元(約合人民幣14.75億多)的對價獲得該公司80%的股權。基德曼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牧場,跨越五個州,其擁有的土地面積占澳大利亞土地總面積的1.3%,約等於一個浙江省。

收購要約來自中國大康澳大利亞控股有限公司(Dakang Australia Holdings)和「澳大利亞農業資本」(ARC)組成的聯合財團,其中前者分別由湖南大康牧業股份有限公司(51%)和上海中房置業股份有限公司(49%)持股。湖南大康的大股東則是上海鵬欣集團。而在聯合財團中,「大康澳大利亞」持股80%,「澳大利亞農業資本」則占20%。

由於受到澳大利亞政府的介入,中資企業收購海外資產再次受到阻礙。

基德曼公司成立於1899年,是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的養殖企業之一

2015年11月,澳大利亞政府已經否決過一次中資收購基德曼公司的計劃。當時中國匯智公司發起收購要約,但澳大利亞政府認為基德曼公司旗下的安娜溪養牛場(Anna Creek)靠近烏美拉(Woomera)沙漠武器實驗場,收購有損國家安全。因此這次大康發起的收購案中將安娜溪部分剔除,但仍然遭到澳大利亞政府的否決。

這次上海鵬欣集團調整了收購方案,與澳洲農村資本有限公司(Australian Rural Capital Ltd)聯合收購基德曼,收購份額分別為80%和20%,仍難逃被拒的命運。

據報道,澳大利亞一些政界人士反對海外投資者收購澳大利亞農場。他們認為這樣的交易會威脅當地的食物和水質安全。

澳洲媒體報道

澳大利亞突然對北京動手:高標制裁中企

澳大利亞工業、創新和科學部長克里斯多福·派恩當天發表聲明說,澳大利亞政府接受了反傾銷委員的建議,決定對中國出口到澳大利亞的鋼筋和鋼圈徵收反傾銷稅。據了解,這項反傾銷稅最高稅率可達57%。

據新華社消息,聲明稱,反傾銷委員會調查發現,中國出口到澳大利亞的上述產品有傾銷行為,對澳大利亞鋼鐵產業造成了實質損害。

澳大利亞工業部長派恩(資料圖)

聲明還說,目前澳大利亞對來自14個國家的12種鋼產品有44項反傾銷措施。

此外,據FX168財經網消息,派恩當天還表示,對中國螺紋鋼和鋼圈所課徵的關稅,將讓澳洲國內的生產商有公平的競爭環境。

至於反傾銷稅的具體數額,主要是出口企業及產品種類而定,最低為11.7%,最高甚至可以高達57%。

高標制裁中企

近期,儘管中國努力削減過剩的鋼鐵產能,並承受其他國家要求減少出口的壓力,但中國的鋼鐵產量在3月還是增至紀錄高位。同時,中國的鋼鐵出口較上年同期增加了30%。

澳洲鋼鐵暨礦業公司Arrium去年便已呼籲採取該舉措。目前也有許多國家的貿易監管機構對中國鋼廠廉價鋼鐵供應過剩的情況採取行動。

不過,中國商務部曾多次表示,鋼鐵產能過剩是全球性問題,實施貿易保護措施不僅無助於從根本上解決全球鋼鐵產能過剩和鋼鐵產業發展問題,反而會對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形成阻礙。

延伸閱讀: 中企在澳大利亞買下一個「浙江」

4月19日早間,A股上市企業「大康牧業」發布公告稱,其已完成與澳大利亞Kidman公司的《要約收購實施協議》,以3.7億澳元的對價獲得該公司80%的股權。Kidman公司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牧場,是世界上最大的牧場,跨越五個州,占澳大利亞國土面積的1.3%,約等於一個浙江省。

4月19日早間,大康牧業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於4月18日與澳大利亞Kidman公司、大康澳洲公司、澳大利亞農資公司ARC、以及聯合收購方中房置業,五方人馬共同簽署了《要約收購實施協議》。

該協議規定,大康牧業將連同中房置業,通過共同設立的大康澳洲(大康牧業持股51%,中房置業持股49%)以3.7億澳元(摺合美元2.88億)的價格收購Kidman公司80%的股權,Kidman公司另外20%的股權由澳大利亞農資公司ARC收購。

大手筆:在澳大利亞買下一個「浙江」

資料圖

Kidman是澳洲最負盛名的高端肉牛企業,主營肉牛生產和銷售,坐擁全澳面積最大的牧場,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6300萬澳元,凈利潤2400萬澳元,被冠以「雪梨牛王」的名號。

Kidman牧場的占地面積約為10.1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牧場,跨越五個州,占澳大利亞國土面積的1.3%,約等於一個浙江省。

在這樣遼闊的牧場上,總共生活著18.5萬頭優質肉牛,相當於每頭牛擁有超過半平方公里公里的「領地」。

Kidman牧場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雨季洪水沖刷所形成的沖積平原上水草豐美,在此喂養的肉牛品質優良,一直以來都是出口日本、美國、以及東南亞等地的佳品。

占澳大利亞國土面積1.3%牧場面積約等於一個浙江省的大小

鵬欣集團:中資「大手筆」背後的業界翹楚

此次中資收購的主體是湖南大康牧業股份有限公司,其於去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在大康牧業的背後,是一家集房地產開發、礦產實業、現代農業和股權投資等於一體的民營企業集團——鵬欣集團。

鵬欣集團是一家買殼的上市公司,以前叫中科合成,後來改名叫鵬欣集團,主要做礦業和金礦,在南非和剛果有礦區。鵬欣集團總共控股了四家上市公司,包括A股上市的大康牧業,以做資源和礦業為主的鵬欣資源,以及做大環保的國中水務,另外還有一家香港控股的上市公司。

近幾年在業內風生水起的鵬欣集團在併購領域有著十分引人注目的成績,包括去年收購了全球第五大做大宗商品交易的集團公司,這家集團一年的銷售額有100億美元。與其相比,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鵬欣集團的體量與之並不在一個級別。

但鵬欣集團通過一系列的資本運作,並利用整個行業周期上的機會進行了戰略入股投資,再藉助巧妙的法律和投資架構,將這家公司拿下,並實現了完全有機的融合。

此外,之前依託大康牧業而收購紐西蘭一家知名牧場的案子也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收穫了一片好評。

跨境併購:很誘人,但真的不容易

4月13日上午,在由投中信息主辦的「2016年中國投資年會」上,鵬欣集團首席投資官洪濤作為嘉賓對大康牧業收購Kidman的一跨境併購案進行了說明和解讀。

資料圖

洪濤認為,澳大利亞是一個非常適合進行農業生產的地方。就Kidman牧場而言,在此進行肉牛養殖和牛肉生產的成本非常低。而相比之下,中國飼養奶牛、豬和肉牛等所花費的成本就非常之大,因為合適的牧場很少也很小,而飼料的價格又很高昂。

Kidman牧場飼養的肉牛在初期育肥以後,沿著雨季的洪水沖積平原,一路從達爾文往東南和雪梨的方向走下去,牛一路可以從兩百公斤吃到五六百公斤,草非常的肥沃。這樣喂養的牛都是草飼牛,只要再加一些谷飼,就可以保證所產的牛肉都擁有非常優秀的質量。

Kidman這個項目對鵬欣集團以及大康牧業來說,基本上是用凈資產的價格來收購一個面積和浙江省差不多的牧場,這種機會只有在海外才會有,在中國是無法想像一家上市公司永久擁有1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

收購澳洲牧場雖然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但其中的障礙和波折卻險些讓這個誘人的項目「夭折」。

難纏的外審委員會和麻煩不斷的政府

鵬欣集團的此次收購因為澳洲政府的介入而「一波三折」。

洪濤說:「這次在澳洲碰到的OIO這些問題需要我們民營企業走出去之前要有足夠的認識和充分的準備,還有公關公司的幫助。現在對於像澳洲的資產、地產、牧場等項目的收購,國家在其中的影響越來越大。」

去年,大康牧業收購Kidman的項目被澳洲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駁回,原因是這塊土地實在太大,正好和它的國防DOD武器實驗基地有一部分重合。

後來,大康牧業做了相應的調整,引入了一家專門做養老金的公司,通過這樣的方式避開了政府的疑問和障礙。

一直以來,在大家的認知中,國有企業「走出去」的時候往往會碰到政府層面的障礙,但事實上,中國的民營企業也會碰到來自政府層面的阻撓,必須要熟悉各個國家的政策和政府的關係,並對當地政府的政策進行靈活地應用。

澳洲有一個對外審核委員會,和紐西蘭的OIO以及美國的海外投資委員會一樣,都承擔了對海外投資的最終審核,並給政府提供意見。

說到澳洲政府,洪濤打趣說:「我在澳洲這一年多體會很深,澳洲政府這五年來換了五任,還有很多內鬥,和我們《紙牌屋》裡面看到的一模一樣。」

去年他在澳洲做完盡職調查,開始通過公關公司做政府的遊說,正好一個剛上任的領導人被黨內罷免,又一個新的領導人上任。他們在去國會和政府智囊團交流的時候,是全世界第一個和這屆新政府打交道的海外投資團隊。

國內:有利有弊的併購基金和嚴格的法律規定

針對目前許多上市公司和併購基金合作的現象,洪濤認為雙方是彼此利用的關係。

一方面,海外併購的流程和審批手續非常的麻煩,所要花費的時間也非常長,上市公司需要併購基金沖在前面把項目先收下來。另一方面,限於我國對於上市公司海外併購的嚴格限制和約束,併購基金需要在收購的過程中充當「白手套」的作用,幫上市公司去做一些它不能做的事情。

從私募基金的角度來看,它其實是願意和上市公司合作的,因為有上市公司的實體在後面,它將來的退回會有保障。

但和併購基金合作也為上市公司帶來了一些弊端。整個收購的流程繁瑣而又複雜,收購基金對於投資回報率的要求很高,但因為按照法律規定,上市公司的股東會、董事會做出決策有著嚴格的流程要求,所以如果對價不合理的話,股東會董事會不予通過會讓收購項目陷入停滯或者僵局。

此外,上市公司和併購基金合作也是有風險的。因為收購基金視上市公司為專業人士,所以併購的很多內容包括不應由上市公司來做的盡職調查都交由上市公司去做,而如果上市公司沒有細緻耐心的一項一項做好,那麼其中的風險就會營運而生。

中企海外併購遭當地政府阻撓已是「家常便飯」

據報道,今年中國企業對外投資以及併購的節奏空前加快,據彭博社匯總的數據,中國企業今年以來截至3月底,已宣布的海外併購交易規模達1130億美元,不僅超過2014年全年而且接近去年創紀錄的1210億美元水平。普華永道預計,中國海外併購交易未來幾年將會保持50%的增長。

馬德里地標性建築:西班牙大廈

在此背景之下,大康牧業收購Kidman遭政府阻撓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2014年,萬達買下馬德里地標建筑西班牙大廈,就改建問題與馬德里市政府展開了長達兩年的拉鋸戰,萬達想要對大廈進行拆除重建,但馬德里市政府要求保留正面和側立面。本月12日,一封遭到泄密的馬德里市政府信函顯示,該市最終向萬達集團讓步,同意後者拆除重建這一馬德里地標。

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投資開發建設的科倫坡港口城項目於2014年9月習近平主席訪斯時正式動工建設,是斯里蘭卡迄今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項目,去年3月,新上台的斯里蘭卡政府叫停,今年3月9日,斯里蘭卡內閣批准了斯中央環境局呈遞的港口城項目增補環評報告,並決定將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投資開發的科倫坡港口城項目協議延長6個月。

中國與哥斯大黎加建交時承諾協助哥斯大黎加政府更新並擴建莫因陳舊的煉油廠,並與中石油旗下的中油國際成立「Soresco中哥重建公司」展開合作。後因哥方政府宣稱此項目未通過審計,雙方磋商多次未見成效而長期擱淺。本月15日,哥斯大黎加國家石油公司(Recope),Recope決定按雙邊協議框架規定終止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設立合資企業「Soresco中哥重建公司」的合作。(文/吳婭坤)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05243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