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八國聯軍正在集結!狼群披上羊皮還是狼!那些還在期待歐盟強國為中國仗義執言的人,請丟掉幻想吧,我的中國!
在日本舉行的七國集團外長會終於曲終人散,而美國、日本真的如願通過了一個涉及中國東海、南海的聲明。
不論這聲明的措詞如何,西方集團針對中國的一致性得到了證實,聲明恐嚇、威脅中國的意圖明顯暴露。問題的嚴重性是,我國終於看到一種在俄羅斯身上反覆出現的現象:西方集團對待俄羅斯的一致性在對待中國時也同樣展現出來。這不能不讓人隱隱約約地感覺到當年八國聯軍侵略的味道。
長期以來,很多中國人對西方集團的某些國家一直是抱著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在和美國、日本玩兩手遊戲時總以為可以分化西方集團中的某些國家,以為利用經濟上的密切聯繫或是經濟上的利益作籌碼,會讓西方集團的某些國家與美國、日本在東海、南海問題上分道揚鑣,畢竟它們都是域外國家,八桿子打不著的事,但事實總是勝於一切想像、花哨的語言和美好的願望,這種分化西方集團的幻想還是破滅了。西方集團本質的侵略性、干涉性和集團一致性可不是域外不域外所能左右的。
然而這不是故事的結尾,而是故事的開始。為什麼呢?大家知道,當我國預感到美國開始重新包圍我國時,這種包圍似乎還只是一種規劃,一種宣傳,一種輿論造勢,如叫囂重返亞太,亞太再平衡戰略,海空一體戰,自由航行,保護盟國,支持用國際法來解決爭端,不准單方面改變現狀等等。
可隨著美國不斷地強化在中國周邊部署軍力,隨著澳大利亞、菲律賓、新加坡成為美國重要的軍事基地,隨著美國軍艦、軍機不斷地侵犯中國的東海、南海,我國這種被包圍的感覺逐漸變成一種實實在在的狀況,變成一種切切實實地政治現實和軍事現實時,卻還有某種欣慰存在。
那就是這種包圍不管多麼囂張,多麼具威脅性,不過是美國、日本加之亞洲的個別小嘍羅國家的折騰,它與韓戰時的十六國的聯軍不同,與越南戰爭時的八個國家和地區的聯軍也不同,至少西方集團的其它大國並未參與進來。可這次日本廣島七國集團外長會議的聲明徹底讓我國失望了。

為此,我國外交部曾召見七國集團的駐華使節提出抗議。然抗議改變不了西方集團的政治決策。西方集團能一致針對俄羅斯,為什麼不能一致針對中國呢?
而我們說這是故事的開始,意思是說我國將要更多地面對這種西方集團一致的、針對性的對待,這將成為一種國際上的政治常態,只要是提中國南海、東海大概都會如此。
而這其中的重大變化是,對中國的包圍也不再是美國、日本和個別亞洲小嘍羅的冷場表演,而是世界上最大的統治集團-西方集團參與的集體對中國的包圍。我國也許還不能斷言,這次七國集團外長會議聲明是一次反華大合唱,但它是一次針對我國的合唱應是沒有疑問的。
在下以為,這次廣島外長會議聲明證實了一件事,它們如何對待俄羅斯的同樣也會如何對待我國。所以,在下以為這次七國集團外長廣島會議聲明是在向中國釋放一個明顯的信號,在針對中國崛起的重大問題時,個別國家的經濟利益一定會讓位西方集團的整體利益,這在澳大利亞對待南海的問題上曾已展現過這種趨勢。
最初,我國有專家一廂情願地以為澳大利亞從自身利益、從自身經濟利益出發,不會參與美國在南海針對中國的各種行動。可澳大利亞的作為表明,經濟利益是可以讓位政治利益的。況且通過中國、澳大利亞自貿區協議能達成這件事也說明,經濟利益無法取代政治上的決策。
這其實是在給我國發預報,而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西方七國集團一定會一致地對待中國,這是一種不可迴避的政治現實。這次雖是僅針對中國南海、東海,下一次也一定會針對其它問題。
只要是涉及中國的重大問題,只要是能在壓制中國崛起上出力,西方集團肯定會不遺餘力。我國不能指望有其它的可能性出現。中國的東海、南海似乎要與烏克蘭問題並列?
我們說這是故事的開始意思還是,自從中國走上崛起之路後,自從中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受到西方集團的集體制裁後,這還是第一次被西方集團集體、公開、針對性就某一問題進行譴責。況且在廣島召開的還只是七國集團外長會議。
下一步G7還要舉行首腦會議,在首腦會議上會不會同樣通過一個類似外長會議的聲明呢?按照正常的政治邏輯這是沒有疑問的,故事的情節一般是按照這種順序來演變的。西方集團不可能改變故事既定的發展情節,我國對此也不用再心存其它的什麼僥倖。
當然,故事有時會跌宕起伏,出現某種意外。不過,即使七國集團首腦會議不再冒出這類似的聲明,恐怕也不會少了類似的一些說法,這性質是一樣的。而且我國也不能因此卻以為西方集團改變主意或者說是西方集團某些國家改變主意了。如果不發表與七國集團外長會議類似的聲明更大的可能是,七國集團在內部達成的共識大概是不重複對中國施壓。
換言之,我國需要警惕的是,針對中國東海、南海的事不會限於七國集團外長會議,也不會限於七國集團首腦會議。今後,我國很可能會在更多的國際場合上看到以美國為首的、以日本積極附合的七國集團反華的合唱表演。
中國崛起不得不面對以美國為首西方集團的阻撓,這是必然的,這會是一個很長的故事。美國率領西方集團針對中國搞各種各樣的包圍、布局、打擊、顛覆、干涉內政、破壞、搗亂等等將來一定會有更多的情節出現。
雖然暫時誰也看不到故事的結尾,但故事的有趣性一定讓世人大開眼界,只不過它不再會是八國聯軍進北京,會是什麼想像的空間是很大的。但歷史已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永遠統治世界,也沒有哪個國家能長期統治世界,也不會有哪個國家永遠走在世界前列,美國不可能例外,西方集團不可能例外,這是一個鐵律,不管打什麼旗號,西方集團的命運歷史會安排好的。中國那句詩怎麼說的: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啊!
日本推動G7峰會宣言關注東海南海局勢,揚言譴責中國
原本是為了應對70年代西方經濟困境而誕生的七國集團,近年來卻頻頻跑題,對區域政治問題指手畫腳。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推動下,昨天在德國閉幕的七國集 團(G7)峰會發表的聯合聲明還是寫入了關於東海和南海局勢的內容,宣言稱「強烈反對包括大規模填海造島等,意圖改變現狀的任何片面舉措」。G7的領導人 聲明沒有明確點名中國,但日本共同社宣稱,聲明是在「譴責中國」。
在德國巴伐利亞埃爾茂宮召開的七國集團峰會周一落下帷幕。會後各國發表聯合聲明,內容關注烏克蘭危機、氣候變化、希臘違約、伊朗核問題、打擊極端主義等等。
6月7日至8日,七國集團峰會在德國巴伐利亞埃爾茂宮舉行。
G7的這份聯合聲明長達21頁,在其第8頁「維持一個以規則為基礎的海洋秩序和獲得海上安全」的小標題下寫道,我們致力於維護一個基於國際法的人權公約, 尤其是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為準維護海洋秩序。我們關注在東海和南海的緊張局勢。我們強調和平解決爭端及航行自由和海洋利用不受阻礙的重要性。我們決定,拒 絕使用恐嚇、脅迫或暴力,以及單方面行動,其目的是改變現狀,如大規模填海造地。我們贊成G7外長會議通過的海上安全聲明。
聲明本身並未特指「中國」,也沒有點名南海周圍任何一個國家,但這不妨礙外媒紛紛把矛頭指向中國。德國之聲報道稱,「七國集團閉幕宣言關注了東海以及南中 國海的緊張局勢。七國集團呼籲中國及其鄰國以及美國以和平方式解決衝突,並強調自由使用世界海洋的重要性,要求各方遵守國際法。」BBC則稱,在德國舉行 峰會的七大主要國家領導人峰會發表了宣言,其中不指名地對東海和南海問題表達了憂慮,並稱,這是繼去年的宣言之後,七國峰會再一次對東海以及南海問題表 態。
日本有些媒體似乎格外興奮。日本共同社乾脆以《G7峰會首腦宣言譴責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島》為標題,稱G7宣言明確表示「強烈反對」中國在南海的填海造島活 動。報道稱。宣言強調,G7重視「領土完整性」及「對國際法和人權的尊重」。關於海洋秩序,宣言「對東海及南海的緊張局勢表示關切」,稱「強烈反對威脅、 強制以及行使武力、大規模填海造島等單方面行動」。共同社分析稱,去年的G7首腦宣言提出「反對出於海洋權益主張的單方面行為」。考慮到中國軍方正以「軍 事目的」建設人工島,今年的宣言雖然也未指名道姓,但措辭更為強硬。
共同社還表揚了安倍晉三的領導力,聲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正在南海加強實際控制的中國表示關切,並贏得了與會各國首腦的理解。為了迎接明年的伊勢志摩峰 會,安倍此次展示了自身的領導能力。」但是,共同社隨即指出,G7難掩在國際社會上影響力下降,不斷擴大海洋活動的中國及烏克蘭危機中的俄羅斯動向都毫無 受到抑制的跡象。安倍面臨著世界多極化這一「新的現實」 。
還有一些日媒比較冷靜,《日本經濟新聞》說,對歐洲國家來說,南海在地理上非常遙遠,與日美等國相比缺乏緊迫感。歐洲主要國家均將參加中國主導建立的亞投 行。在歐洲方面希望重視經濟利益的情況下,很容易想像歐洲與中國發生爭端並不是上策。因此,日美在G7用「原則論」牽制中國,即強調「不得以武力改變現 狀」等原則,使歐洲國家難以反對。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G7峰會宣言出台之前,已在昨天的例行記者會上,就七國集團可能在聯合聲明談及南海問題表明立場。洪磊稱:「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中國在部分南沙島礁進行建設是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情,別國無權干涉。」
7月7日至8日,七國集團峰會在德國巴伐利亞埃爾茂宮舉行。
關注烏克蘭、朝鮮、極端主義、溫室氣體
七國峰會宣言在宣言初始,先是強調七國「一致」推崇民主價值、尊重人權、促進和平與安全,「堅持領土主權的完整」等「使命」。主持此次峰會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強調:「七國集團有共同的價值,例如自由、民主和人權。因此可以說,七國集團是個願意承擔責任的團體。」
針對本次峰會的主要議題之一的烏克蘭問題,宣言譴責俄羅斯「非法併吞克里米亞半島」,七國全力支持以外交手段解決烏克蘭東部的危機。
宣言呼籲各方尊重並履行協議、撤出重武器並停火,而對俄國的制裁則是要求俄國「表達對烏克蘭主權的尊重」之後才會考慮解除。
這份宣言也譴責了朝鮮繼續發展核武與飛彈計劃、侵犯人權以及綁架他國公民等等。
在對抗極端主義方面,宣言呼籲國際社會將「對抗伊斯蘭國」作為優先課題。
七國領導人也對國際貿易表態稱,儘快促成簽署泛太平洋貿易夥伴條約的初步協議、日本與歐盟的合作協議等等。
宣言在遏止氣候變暖方面也遷傳達出有力訊息。G7承諾預定在年底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定出2020年之後的目標,即到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與2010年相比要減少40%至70%,並且承諾「在本世紀結束時達成全球經濟去碳化」。
圖為環保人士在抗議G7在遏止全球變暖問題上的努力不夠。
德國左翼組織、無政府主義者、維護同性戀權益團體在峰會舉行地抗議。
默克爾:G7需與俄合作解決一些全球性問題
本次峰會,各國首腦不僅決定要繼續將其排除在G7門檻之外,而且還計劃採取更強硬態度。
但德國總理默克爾8日在七國集團峰會後表示,七國集團需要與俄羅斯合作解決一些全球性問題。
默克爾在七國集團領導人會談後出席新聞發布會時說,在伊朗核談判、解決敘利亞危機等國際問題上,俄羅斯是「長期夥伴」。在解決一些全球性問題方面,七國集團需要與俄羅斯合作。
默克爾同時表示,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將取決於新明斯克協議能否被全面執行,在必要情況下,制裁可能擴大。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會談後單獨出席新聞發布會時說,與會領導人就是否對俄羅斯實施進一步制裁進行了討論,希望能在不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情況下解決(烏克蘭東部地區)衝突。
對於此次G7峰會,俄羅斯也表現「不買帳」的態度。俄總統普京此前在接受義大利媒體採訪時說,俄方希望今年2月達成的新明斯克協議得到全面和無條件履行,這是當前化解烏克蘭危機的唯一可行途徑。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應以合作而不是對抗為基礎。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8日則表示,七國集團不是有效討論世界問題的最佳機制,普京總統更願意在比七國集團更有效的機制中工作。
佩斯科夫當天在莫斯科對媒體表示,普京目前關注更好地體現世界經濟領域真實力量平衡的其他機制的工作,這樣的機制俄方不止一次提及。目前,七國集團或八國集團峰會都不可能有效討論世界問題。
佩斯科夫還說,七國集團峰會就對俄制裁問題發表的論調毫無新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04388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