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重返亞太」(即「包圍中國」),還是中國通過建造人工島增強在南海前線的防衛立足點。如果是這兩個選項呢?是美國慫恿日本重新武裝和日本民族主義復活,還是沉睡的釣魚島爭端被重新挑起。
澳大利亞總理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會是前者。即便如此,作為美國外交政策執行者的澳大利亞,還是黑白不分地選擇在維護太平洋安全的問題上數落北京。
這種偽善令人窒息。難怪中國媒體對(澳總理)特恩布爾的警告——要求澳在最佳經濟利益和追隨美國包圍(中國)之間做出慎重選擇——看起來是一種合情合理的聲明。
南海明珠人工島一期年底將竣工
當一個威權國家的宣傳機構開始比坎培拉官員的立場,以及澳大多數媒體的普遍常識都更具說服力時,可以說事態已經發展到極其緊要關頭。
人們或許感到奇怪,北京為何還要對前來訪問的澳總理們如此客氣。澳在外交事務的努力充其量是碌碌無為,而在更多情況下是適得其反。
美國重返亞太計劃
在一個理性的世界裡,各國都意識到貿易是雙贏,但目前的經濟現實是澳更需要中國而非相反。對澳來說,向中國出售服務和商品更為重要,但對中國來說,這些商品和服務的出處並不重要。
澳總理近來在中國的推銷行動就是一場行乞。因此,一個乞丐對軍事緊張局勢升級說教實乃咄咄怪事,而當這個乞丐積極推動緊張局勢升級時更是如此。
釣魚島爭端
我們是如此被美國的對華看法所束縛,以至於澳政界和評論界似乎無法從中國的角度考慮衝突源頭。不妨站在中國的立場上考慮一下「重返亞太」。就在一個 大國推擠較小鄰國而陷入常見的邊界緊張時,一個具有壓倒性軍事優勢的大國突然宣稱,它正將關注點從中東移開並轉向你。「重返」只是比「邪惡軸心」少了很多 謾罵,但後者效果如何?它預示著緊張升級和伊拉克戰爭。
俄媒稱,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在接受德國《商報》採訪時表示,如果敘利亞談判失敗並開始地面行動,可能引發「長達數十年的」全球戰爭。11日沙特宣布決心向敘利亞派遣地面部隊。
一名庫爾德狙擊手俯視已淪為廢墟的科巴尼。
據俄羅斯新聞網2月12日報道,俄總理稱,「任何地面行動都會導致戰火不斷。看看阿富汗和其他國家。更不用提悲慘的利比亞」。梅 德韋傑夫表示,「地面行動就是集合所有參戰者」。他呼籲大家思考:「美國人應當斟酌……他們想要無休止的戰爭嗎?他們能夠快速獲勝嗎?這不可能,尤其是在 阿拉伯世界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
那裡所有人都在相互作戰。那裡不像巴沙爾的問題這麼簡單,就是忠於他的部隊和反政府武裝組織。一切都複雜得多。這意味著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戰 爭。為何要這種戰爭?大家需要坐在談判桌前,而不是在地球上又發動一場戰爭。」
11日沙特表明決定向敘利亞派遣地面部隊,以便加強對「伊斯蘭國」組織武裝分子的打擊。沙特准將艾哈邁德·阿西里表示,利雅得願意作為由美國領導的聯盟的一員與伊斯蘭分子進一步作戰。不過他指出,向敘利亞派兵是「沙特單獨」作出的決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03515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