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學者曝光:台灣人排斥大陸人的真正原因

今天(16日),台灣元智大學教授周韻採在台媒發表評論文章稱,台灣人對大陸的排斥,是大陸經濟崛起而造成的失落感。當談及台灣的未來是都會變得無 奈和憤怒,作者表示不擔心。因為在她看來,台灣選民的理智與翻轉速度都遠遠在政治人物之上。「那些口號式的吶喊與激情從鍵盤間流逝,只剩下政治人物自己還 在同溫層取暖。」

台灣元智大學教授周韻采

周韻采表示,其實香港人並沒有面向普通話,甚至毫不掩飾地排斥它。「我在香港購物時都特意使用憋腳的廣東話,因為香港人分不出台灣口音,我不想因此換來一陣白眼。」1997回歸20年後,港獨形成了;大陸對台灣讓利經年後,台獨已成天然獨。

作者指出,許多人質疑,一國兩制及九二共識是失敗的政策,跟大陸越緊密的扣合越不利港台。

台灣因陸客減少冷清許多,民宿業者苦哈哈

她寧願把香港人台灣人對內地/大陸的排斥,視為是大陸經濟崛起而造成的失落感。香港人與台灣人感覺自己從經濟、文化的領先地位到競合,甚或開始有落後跡象,因此產生了認知不協調,情感上尚無法客觀看待。

其次,大陸經濟力進入香港與台灣社會,政府卻沒有做全面調控,而僅以觀光熱潮帶動消費,同時允許資本力量進行併購及華人最愛的炒樓。這些衍生的弊端是房價恨天高,不僅年輕人,連一般中產階級也淪為房貸千萬的房奴。

香港這彈丸之地卻還須承受從內地過來的大量人口,分享醫療、教育及民生(奶粉)資源。香港人與台灣人看著大陸經濟起飛,白領階級形成,工資節節上漲,自己卻飽嘗失業、無房之苦,心裡的不平衡可想而知。

台灣重要地標—台北101

文章稱,同樣跟大陸緊緊扣合在一起的澳門卻沒有產生那樣深層的排斥感。由於澳門過去不發達,且開放博弈業的經濟效益可普及至全澳門40萬人口,不僅 不用繳稅,每人每年還可獲得1萬餘澳門幣的年金。可見大陸經濟發展的果實若不能普及與合理分配於鄰近地區居民,就無法形成和平紅利。

馬英九

然而如何導引大陸經濟力惠於當地,恐怕港台政府都力有未逮。大陸尚可強力實施深港邊界控管,特定產業入港投資和保證就業人數,以降低對香港的衝擊,但對台灣卻毫無施力點。

作者在文章中批評道,台灣這廂也已發展了自我救贖之道。當遇到大陸時,不分藍綠,大家一起隔空喊主權,在同溫層自嗨,彷佛如此就可以解決問題。「台 灣的未來是什麼?會像香港一樣無奈與憤怒嗎?我並不擔心,因為台灣選民的理智與翻轉速度都遠遠在政治人物之上,每次投票結果都是集體智慧擺盪後的均衡,回 應著歷史脈動。然後那些口號式的吶喊與激情從鍵盤間流逝,只剩下政治人物自己還在同溫層取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0307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