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驚現另一個「巴鐵」 日本媒一片哀嘆

國際頭條| 2016-04-14| 檢舉

亞洲驚現另一個「巴鐵」 日本媒一片哀嘆

廣東振戎與緬甸企業簽約

一個看似很普通的合作項目,在很不普通的緬甸關鍵時刻,成為緬甸外交的一個重要觀察點,更讓日本媒體哀嘆這是一個 「晴天霹靂」。這個項目就是中國投資的煉油廠,總投資約30億美元。按照日本媒體的說法,這將建成緬甸最大的煉油廠,這應該也是翁山蘇姬上台後,緬甸批准的第一個大型合作項目。

最大的看點,就是日本企業認為囊中之物的大項目,意外地被中國企業獲得了。

因為這個開發的土瓦經濟特區,位於緬甸南部與泰國接壤的狹長地帶,一直由緬甸、泰國、日本三國合作開發。但現在突然一個中國企業加入進來,除了將建造日產量10萬桶的煉油廠外,還計劃建設停泊油輪的港灣和液化石油氣(LPG)的設備。

日本媒體感嘆:正是在這個「日泰緬」主導的經濟特區,中國如同「打楔子」一般插了進來。

翁山蘇姬(中間穿綠色上衣者)一行在緬北銅礦地區調研

文章說,對於計劃在土瓦建設發電站和開發重化工聯合廠的日本企業來說,此次煉油廠建設項目可謂「晴天霹靂」。雖然建設候選地在經濟特區之外,但是參與土瓦經濟特區開發的日本企業相關人士表示「如果被中國搶先一步,將不得不對整個特區開發計劃進行調整」。

按照日媒的分析,緬甸新政權突然向中國伸出橄欖枝,顯然開始看重中國,「其背景被認為與3月底上台的翁山蘇姬主導的緬甸新政權採取的現實路線有關。」

從這個角度看,The Lady確實讓人刮目想看,她和中國有過恩怨不假,但作為一個政治家的理性,讓她選擇了一條現實的外交路線。在大選勝券在握前她造訪了中國,在勝選後馬上邀請王毅訪問緬甸,王外長也成為翁山蘇姬垂簾後會見的第一位外國政要。

當然,中國也審時度勢,迅速調整了對緬政策,不糾纏於過去,多合作,向錢看。畢竟,作為緬甸最大的鄰國,最大的投資來源地,緬甸要發展,需求中國之處甚多,中國如果從中作梗,緬甸也會是國無寧日。

緬甸外長翁山蘇姬

但中國要推進「一帶一路」,要經略東南亞,一個友好的緬甸,也是國之所幸。反過來,緬甸成為美日附庸,中國勢必會很頭疼。

從目前來看,翁山蘇姬垂簾下的緬甸,肯定會加強與美國和日本的關係,畢竟理念更貼近;但美日遠水解不了近渴,而且還摳摳縮縮,中國還是更理想的目標。

關係處好了,中國大手一揮,肯定也比美日更加慷慨。

但也必須看到,經歷了軍政府時期的中緬蜜月,以及吳登盛後期的中緬摩擦,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的形象現在已經在緬甸被妖魔化,讓兩國關係重歸舊好,需要時間,需要關鍵人物的推動。

一位不久前去緬甸考察的朋友,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段評論,說在緬甸有兩個印象非常深刻:一是緬甸人對中國的防範和戒備之心過重,普遍有吃虧的感覺;二是翁山蘇姬在緬甸威望極高,有人形容已近於「神」。

他舉了一個例子,一個緬甸知名電視主持人很認真地說,是緬甸的自然資源支撐了中國發展,這種看法肯定讓中國人哭笑不得,但卻在緬甸有廣泛代表性。以他的了解,緬甸人對華看法主要有四點:

緬甸人民

以他的了解,緬甸人對華看法主要有四點:一,覺得中國人盜採木材;二,中國人有錢了,很傲慢,對緬甸的文化不夠尊重;三,中國在當地的項目都是從軍政府手中獲得的,缺乏透明度。四,中國的援助,緬甸老百姓沒得到好處。民盟的支持者認為,如果不是中國撐腰,軍政府早就垮了。

因此,不少緬甸人對中國已經產生條件反射性的懷疑心理。比如,他們反對密松水電站,反對萊比塘銅礦,反對在中緬之間修鐵路,反對油氣管道等等。其理由無非就是,覺得緬甸吃了虧,或者擔心緬甸會吃虧。坦率地說,這種複雜心理,不僅僅在緬甸,中國在東南亞其他地方、在拉美、在非洲的投資,也或多或少存在類似的問題。

讓中國人嘆氣的是,在不少西方人不願去的國家,中國企業投入了巨資,為當地作出了重大貢獻,但很多政客還認為中國在掠奪資源,在進行新殖民主義。因此,每當選舉,一些政客總愛炒作中國因素,批評、指責甚至謾罵中國的言論,還總能拉抬一下自己的支持率。

在緬甸的中國遊客

我們當然需要對一些政客的炒作和妖魔化進行反擊,我們更需要對我們的海外行為有所反思。在某些威權國家,交好某個領導人,肯定能獲得短期的利益;但這個領導人一倒台,中企往往會因為這段歷史而被清算,導致大量投資付諸東流,一些民眾的不滿情緒,更惡化了中國的整體形象。

另外,在投資過程中,一些中國式的貓膩做法,對環保工作的不重視,對當地文化的不了解,也使一些中國企業飽受詬病,進而從被歡迎到被反感。我們更應該賺快錢,還是細水長流?我們更應該展現財大氣粗,還是軟實力?答案是不言自明的。緬甸正進入一個全新的時期,中緬關係在磕磕絆絆班後,正迎來新的契機。作為中緬外交的下一個重要觀察點,中國理應儘快邀請翁山蘇姬訪華。不出意外地話,中國也應該是她執政後出訪的第一個國家。

相逢一笑泯恩仇,從今開始新蜜月。中國是世界上海陸鄰國最多的國家,但不管風雲如何變幻,總是好朋友的國家,似乎只有一個——巴基斯坦。一些鄰國反而是白眼狼的角色,吃中國的、喝中國的,最後還反咬一口損害中國利益。

緬甸理應成為中國的又一個巴基斯坦,而不是相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0224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