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官方泄中國南海驚天計劃:菲越末日來臨

境外媒體稱,很多跡象表明,中國將很快在南海劃設防空識別區。因此,五角大樓正試圖阻止北京在本地區緊張氣氛日益加劇的時候採取另一個「破壞穩定的行動」。

據香港亞洲時報在線4月5日報道,中國沒有否認它正在考慮劃設新的防空識別區的計劃。中國官方說,是否劃設防空識別區將根據面臨的威脅來定。這暗指,美國海軍近期在有關爭議島礁周邊12海里範圍內實施「自由航行」行動是促使中國考慮劃設防空識別區的一個原因。

海航先進國產殲11BH戰鬥機亮相

五角大樓官員說,如果中國劃設防空識別區,不僅本地區的緊張局勢會明顯加劇,而且中美發生軍事對抗的可能性也會變得更大。

這些官員說,一旦劃設防空識別區,中國將要求所有經過南海上空的飛機事先知會中國當局。

海航先進國產殲11BH戰鬥機掛實彈升空戰訓

報道稱,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哈里斯說,劃設防空識別區是中國改變本地區「運作格局」目標的一部分。

美國情報機構正在密切關注中國的行動和各項聲明。3月,美國情報機構得出結論認為,北京正逐步採取行動,以劃設相關防空識別區。

美國官員說,一個重要指標將是,中國是否認為它在南海的空中安全受到美國戰機和偵察機的負面影響。美國的一些戰機和偵察機會定期在五角大樓視為不受限制的國際空域巡邏。

官員們說,中國可能會宣稱它在南海的空中安全受到威脅,並在那之後不久宣布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

中國南海艦隊戰備巡邏南海

報道稱,4月底或5月初,設在荷蘭海牙的國際仲裁法庭預計將會在菲律賓訴中國的案件中作出有利於菲律賓的裁決。這可能成為推動中國劃設防空識別區的一個關鍵原因。

據台灣「中央社」4月6日報道,菲美2016年「肩並肩」演習菲方發言人6日表示,4日演習開幕當天,美軍在馬尼拉以北約120公里的烏鴉谷,以高機動火箭系統試射6枚火箭。

菲美2016年「肩並肩」演習

這種系統如果搭配陸軍戰術飛彈,射程可達南海部分島礁。

報道稱,高機動火箭系統只需3人操作,適合多種地形。它可搭載6枚火箭或一枚陸軍戰術飛彈,後者射程可達300公里,足以涵蓋南海眾多島嶼及人工島,這意味著美軍隨時有能力從菲律賓眾多島嶼出擊,摧毀南海安全威脅。

管《紐約時報》稱,「一對一的會面標誌著兩國關係的重要性」,但在習奧會之前,美國官方對中國的施壓不見減少。

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沃克3月30日發表談話稱,美國已警告中國,如果中國要在南海設立防空識別區,美國將不會承認。3月3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對此回應稱,劃設防空識別區「是主權國家的權利」,在這方面,不需要其他國家指手畫腳。

相關軍方人士對《環球時報》表示,美國這樣做並不是第一次,「美國總是假想威脅,然後對中國進行批評。對沒有做的事情進 行渲染,這純屬輿論戰的行為。」這位人士還指出,西方媒體對防空識別區的報道用詞是「海上禁區」(exclusion zone),「這是戰爭期間才使用的詞,與防空識別區完全是兩個概念。」

中國將在南海設立防空識別區

澳大利亞新聞網3月31日稱,中美關係「處在15年來的最低點」,「中國在南海的軍事擴張可能是雙方爭議最大的問題。雪上加霜的是,日漸放緩的經濟分散了中國的注意力,對華貿易也在美國大選中成了眾矢之的。」

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沃克

《紐約時報》評論稱,兩位領導人在90分鐘的時間裡可以比較輕鬆地緩和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但取得實質性成果的可能性不大。「儘管如此」,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專家包道格撰文稱,「兩國領導人會告訴本國的官員和軍方,降低嗓門,把精力放在維護現狀、和平解決爭端上。」

「談本身就是一種姿態,也是一種風險管控措施」,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張家棟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此次核峰會上奧 巴馬和盟國都沒有搞這種雙邊會談,說明美國珍視與中國最高領導人交流的機會。他表示,很多問題不是談就能解決的,但是談能夠降低問題的激烈程度,「最高層 的溝通是最直接的溝通,習奧會的價值核心就在於此」。

隸屬於美國國會的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於當地時間2日發布報告,分析中國在南海設立防空識別區的考慮因素、前提條件以及面臨的挑戰,稱中國可能會先後在西沙和南沙建立兩個防空識別區,而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起的南海仲裁案的進展情況,將對中方的決定產生重要影響。

這份15頁的報告題為「防空識別區最新進展:東海防空識別區落實情況,南海的未來發展與對美國的影響」,作者是該委員會安全與外交事務政策研究員麥可·皮爾格。

紅旗9飛彈在南海灘塗上發射

報告稱,最近兩年,國際社會對中國是否設立南海防空識別區的討論和研究一直沒有間斷。很多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在南海增加軍事存在,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設南海防空識別區提供軍事支持。報告分析說,是否設立防空識別區,以及何時劃設,由動機和執行能力決定。

中國南海島礁建設

如果動機和地緣政治有關,那麼中方領導人會基於外交、國際影響等因素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再做決定。菲律賓提出的南海仲裁案,以及其他區域事件的發展,都會影響中方的決定。

報告稱,中方如果有意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會在宣布決定前評估全面執行的軍事能力,包括戰機配置、情報搜集、偵察和監測等。

報告提醒說,觀察人士應關注南沙群島人造島礁上飛機跑道和相關設施建設的進度——如果中方部署了先進戰機和雷達系統,就代表其很有可能具備執行能力。

報告還稱,考慮到中國在西沙群島的軍事存在強於南沙,中方有可能先宣布西沙及附近海域上空為防空識別區。之後待軍事能力得以提升,中方或認為可延伸至南沙,建立南海的第二個防空識別區。至於識別區的最終範圍,報告認為,如果接近「九段線」,那中方屆時必須公開釐清聲索的疆界何在。

不過報告指出,南海地區遠比東海遼闊,落實防空識別區面臨地理、環境、後勤等方面的挑戰,比如空域廣大但軍用機場不足、雷達範圍有限、環境與氣候惡劣、燃料儲備和運輸設施不足以及聯合指揮架構不容易完善等。

西沙群島全景圖

至於中國設立南海防空識別區對美國的影響,該報告列出了以下幾點:美中戰機在南海空中遭遇將更頻繁;商業飛機的飛行情況 更複雜;中方對南海的政治現狀進行了實質改變,將惡化與美國區域夥伴盟友的關係;人工島礁的設施可轉為「軍事用途」,以應對不測情況,將不斷影響美軍在南 海的作業;部署雷達將提高中國對美軍在南海活動的情報收集和監視能力。

中國在東海的軍事存在將大大加強

對於東海防空識別區的情況,報告稱,中國2013年11月23日設立後的1個月里,緊張局勢不斷加劇,美、日、韓軍機都飛越識別區,無視中國的舉動。

報告說,雖然現有的證據無法證實中國是否全面落實了東海防空識別區的職能,但有一點可以確定,中國在東海的軍事存在大大加強,向外界證明了其宣示釣魚島主權的能力。

近一段時期以來,美國不斷猜測中國是否會設立南海防空識別區。上周,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表示,美國國務卿克里已經要求中方不要在南海上空劃定防空識別區。他稱,即使劃設了,「美軍也會無視」。

對此,中國外交部表示,中方是否會設立防空識別區,這取決於空中安全是否受到威脅,而當前南海形勢總體是穩定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01088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