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靜悄悄又簽下923億超大海外項目:蘇格蘭狠狠摑美國老臉!美國徹底慌了!圍堵中國?美國已經辦不到!

張無忌| 2016-04-05| 檢舉

中國靜悄悄又簽下923億超大海外項目:蘇格蘭狠狠摑美國老臉!美國徹底慌了!圍堵中國?美國已經辦不到!

平淡了一段時間的蘇格蘭最近不聲不響又搞了個大新聞。

當地時間3月21日,蘇格蘭首席大臣尼古拉·斯特金在與中國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富(英國)集團簽訂諒解備忘錄,宣布中國企業將在蘇格 蘭地區投資開發綜合型基礎設施項目。項目涵蓋政府保障房、清潔能源、高鐵和智慧城市等建設。如果項目落地,總投資額將高達100億英鎊,合923億人民 幣。

目前的蘇格蘭太需要一個會基建的來幫他們搞基建了。

蘇格蘭首席部長斯特金同中企代表簽署了有關文件

糟糕的基建能力

上世紀80年代,柴契爾(Baroness Thatcher)主政時期,英國開始大規模去工業化(deindustrialization),國有企業和公營部門大規模私有化。傳統工業成了大力壓 縮和調整對象,以金融業為代表的服務業成為重點發展對象,英國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方式開始遠離工業。

柴契爾夫人

這其中,主要依靠國營重工業支撐的蘇格蘭經濟首當其衝。在柴契爾主政期間,蘇格蘭經歷了急速的去工業化過程,取代傳統工業的,正是以金融業為首的服務業。

英國基礎設施建設缺口大到什麼程度? 英國國家統計局的一份報告顯示,英國近20年來的基建投入占GDP的比重在0.6%至1.2%間,與2.5%的理想狀態相距甚遠,由此積累了大量的「基建赤字」。

2015年,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英時,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宣布,今後幾年英國政府將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包括鐵路網和電站建設。分析人士稱,中國在基建領域的實力與英國的需求相結合,將讓基建成為雙邊合作新亮點。

英國基礎設施建設

蘇格蘭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又糟到了什麼程度? 筆者曾在蘇格蘭學習項目風險管理,蘇格蘭本地的幾個重大工程正好可以拿來當例子。

愛丁堡有軌電車

首當其衝的反面典型就是目前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的名片——愛丁堡有軌電車項目(Edinburgh Trams)。這是一條串聯愛丁堡市內重要景點和交通樞紐的線路,建成投入使用第一周,客流就達到了13萬人次(當然,英國的客流量和國內毫無可比性,有 這點已經很了不起了)。

按理說,「一國之都」的主要幹線的建設應當成為楷模才對,但實際上整個建造過程卻充滿了辛酸和吐槽。

該項目延遲了3年才交貨,最終花費7.76億英鎊,足足超支了2億多元。即使如此,愛丁堡電車項目也不是蘇格蘭歷史上最坑爹的基建項目。有資格奪得這一桂冠的恐怕要屬蘇格蘭另一著名工程——同樣位於愛丁堡的蘇格蘭議會大廈。

1999年,英國政府恢復消失近300年的蘇格蘭議會,蘇格蘭議會欲把議會大廈打造成「民主政治高飛」的典型,但最終卻陷入公眾爭論的漩渦。

蘇格蘭議會大廈

建成後,這一石頭、不鏽鋼、橡木構成的建築的層疊的橡木屋頂橫樑暴露在外,在英國的一項民意調查中被評為「全英最醜陋建築」第四名,並使其入選了2008年CNN評選的全球十大最丑建築,不,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一項目卻贏得了英國6個主要建築獎項並最後入圍斯特林大獎。

中國高鐵

建築的美醜,或許見仁見智。但是預算工期的拖延就有點無法忍受了,這一項目原定2001竣工的工程最終2004年才完工,比預定時間足足晚了三年。

更令人震驚的是,預算超支了足足10倍——原計劃工程預算僅4000萬英鎊,但實際卻花費了4.3億英鎊!雖然事後議會同樣跟進對超支超時進行調查,卻同樣沒有了下文。

所以,看到這些坑爹的基建項目時,我想哪怕是蘇格蘭人民也要在心中吶喊,幫我們找個靠譜的承建商吧。

倫敦市長親自來取經

而中國,正是那個靠譜的承建商。以高鐵為例,中國高鐵總里程早已位居世界第一,從無到有,建成世界最大規模高鐵網。並且由於我國國土寬廣,地理環境複雜,因此,中國具有在不同地質條件、不同氣候環境下建設和運營高鐵的豐富經驗。

此外,價廉物美。2013年的一份全球高鐵研究報告顯示,國外建設高鐵每公里成本為0.5億美元,而中國只有0.33億美元,相差三分之一。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中國的建造速度也是英國所需要的,看看倫敦市長鮑里斯·詹森(BORIS JOHNSON)來中國訪問時乘坐的體驗:「中國僅僅用了兩年時間就建成了長達1300公里的京滬高鐵,這條高鐵的線路像槍管一樣筆直,沿途還建有許多用 大理石裝置的華麗車站,車站的中央大廳是如此潔凈,你甚至可以用它們來吃點心。」

鮑里斯·詹森曾對中國高鐵讚不絕口

而英國呢?雖然是現代鐵路的開山鼻祖,曾有過輝煌的歷史,但是目前的鐵路建造水平卻不敢恭維。實際上,早在2011年英國就計劃建設一條連接倫敦和 愛丁堡的高速鐵路。其中連接倫敦與英格蘭中部地區的HS2高鐵部分,光繪製草圖、做諮詢和制定規劃就用去了兩年的時間,但卻一根高鐵的道軌都沒有能夠鋪設 下去。而中國用兩年就修完了京滬高鐵,這樣的對比,怎樣不叫英國人心動?

何況,目前除從倫敦至英吉利海峽隧道的高鐵以外,英國鐵路最高時速不超過225公里。而中國卻擁有充分的300公里以上時速的鐵路運營經驗。

英國火車站

目前,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是蘇格蘭2016年發展計劃重中之重,目前已在計劃中實施的基建項目總額高達60億英鎊。

風險或成中企關注重點

說了好處,再來談談一些基建的風險。以高鐵為例,在英國,高鐵項目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工程。曾有人統計,在英國推進這樣一個項目大致需要兩輪大規模的公眾諮詢,沿線考古、生態考量等,再經過議會多次反覆審讀、在一個財政合適的年份才能批註通過。

曼徹斯特機場城

國際法意義上的國家的繼承早有先例。蘇丹和南蘇丹的分立已經是擺在面前活生生的例子,而英國作為已開發國家,政治體制也遠比非洲小國來的穩定和堅實。

即使未來出現履行不能的問題。也不意味著中國公司就要為此買單,如果中國公司在簽訂合同的當時有簽訂擔保協議,中國公司仍然可以依法執行擔保財產。雖然不能強制履行合同,但中國公司的經濟利益可以得到保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0046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