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最正確的吃法,我們竟然錯了這麼多年!

雞蛋是一種營養非常豐富的食品,含有優質蛋白質、脂肪、卵磷脂、多種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礦物質,雞蛋還是很多家常菜中的「主角」。青報君問你:早晨吃雞蛋對身體是好還是壞?一天吃幾個雞蛋最合適?烹調雞蛋有哪些常見錯誤?怎樣吃最有營養?如果你不知道,就乖乖看這條微信找答案吧!

◆◆

日常烹飪雞蛋有這麼多誤區!

用碗或灶台邊緣敲破雞蛋

選擇乾淨的灶台台面等平面(而非碗邊)敲破雞蛋,可以防止碎蛋殼落入碗中,造成污染,同時也避免了撈碎蛋殼帶出蛋液造成浪費。

沸水煮雞蛋

儘量不要將雞蛋放入沸水中煮,否則不但造成蛋殼破裂,蛋液流出,而且容易燙傷手指。正確的做法是,雞蛋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後微火煮3分鐘,停火後再浸泡5分鐘。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嫩,蛋黃凝固又不老。

等熟雞蛋自然冷卻後剝殼

這樣剝殼不但費時費力,還容易讓蛋白留在蛋殼上,造成浪費。省時省力又不浪費的做法是,煮好的雞蛋撈出來後馬上放入冷水,感覺不燙手時,儘快剝殼。

大火炒雞蛋

大火快炒很容易將雞蛋炒糊,並且導致其口感發硬。炒雞蛋最好用中低檔火輕輕翻炒,這樣炒出的雞蛋就不會老,口感也更柔滑。

煎蛋餅前使勁攪蛋液

使勁攪蛋液煎出的蛋餅口感偏硬。攪蛋液不需要用太大力氣,如果攪時加點水或奶油,煎出的蛋餅不容易糊鍋,還鬆軟可口。

煮荷包蛋時加鹽

煮荷包蛋時,只需在熱水(不燒開)中加少許醋(而非食鹽)。煮3~4分鐘後,即可將雞蛋撈出,這樣煮出的荷包蛋口感更嫩。

使用鐵鍋

用不粘鍋做雞蛋菜肴比用不鏽鋼鍋或鐵鍋更好。原因很簡單,雞蛋一旦粘鍋就容易變糊。

用雞蛋做菜時,最後才放調料

對炒雞蛋和煎蛋餅而言,攪蛋液時或快入鍋前,就該加入鹽和胡椒等調料,確保調味均勻。

膽固醇太高、脂肪太多、老人不能吃、慢性病人不能吃……這些「反健康」的帽子被扣在雞蛋頭上,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怕吃雞蛋、少吃雞蛋、甚至不吃雞蛋。怎麼吃雞蛋才健康?

◆◆

一天吃一個雞蛋有啥好處?

一天一個雞蛋,不僅能提高記憶力,還能保護視力,幫助減肥。但有些人對雞蛋心有疑慮,怕每天吃升高血脂。殊不知,早餐吃個雞蛋,可是有諸多好處。

補充蛋白質:

與粥和麵包等食物相比,雞蛋中蛋白質的胺基酸構成更好,其必需胺基酸組成與人體基本相似,生物學價值也是所有食品中的佼佼者。

增加飽腹感:

雞蛋不僅能為機體提供充足的蛋白質,還可延緩胃的排空速度,延長餐後的飽腹感。

有助減肥:

有研究顯示,與早餐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人相比,早餐吃雞蛋的人體重多減了56%,並且他們的精力也更充沛。

提高記憶力:

雞蛋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固醇類以及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D及B族維生素。有助於提高記憶力,使注意力更集中。

提高警覺性:

雞蛋中富含酪氨酸,它對提高人的警覺性具有重要作用,從而讓人更迅速地做出反應。因此,對開車族來說,早餐吃雞蛋更有助於安全駕駛。

保護視力:

蛋黃中的兩種抗氧化物質——葉黃素和玉米黃素,能保護眼睛不受紫外線傷害。

雞蛋採用不同的方法烹飪,營養各不同,每個人的體質有差異,一定要找到最有益身體健康的方法哦。

◆◆

最強雞蛋營養排行榜

1

有益心臟排行榜

第一名:帶殼水煮蛋

第二名:水煮荷包蛋

第三名:蛋花湯和蒸蛋

第四名:煎荷包蛋

第五名:攤雞蛋

第六名:炒雞蛋

2

蛋白質最好消化排行榜

第一名:帶殼水煮蛋

第二名:煎荷包蛋和攤雞蛋

第三名:炒雞蛋

第四名:蒸雞蛋

第五名:生雞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96976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