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女神像是法國人民送給美國人民的禮物,這一點,地球人都知道。
可是有相當多地球人不知道的是,自由女神像最初並不是為美國而是為埃及人民設計的。這一點,我也是參觀了位於法國小鎮科爾馬的巴爾托迪博物館後才知道的。
巴爾托迪是自由女神像的設計者,博物館裡陳列了關於女神像的幾乎所有資料和圖片。
出生於科爾馬的巴爾托迪,大學裡主修藝術和雕塑,畢業後曾花兩年時間遍游歐洲和中東。當他在埃及參觀吉薩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時,突然滿懷激情地希望自己以後的職業是設計大型城市雕塑。
那時英國正在修建亞歷山大到開羅的鐵路,而法國則成為「國際蘇伊士運河公司」的大股東正在修建和運營蘇伊士運河。因此,埃及政府在接待包括巴爾托迪在內的法國藝術家時,邀請他為蘇伊士運河北端的塞得港設計一座燈塔。
熱情高漲的巴爾托迪很快投入到燈塔的設計中。也許他想創新,也許他想做的是真正的城市雕塑。總之,他的設計草圖,遠不是傳統的燈塔,而是一個手握火炬穿著長袍豐滿的古代埃及農婦。
但他很快接到通知,關於蘇伊士運河燈塔設計一事,不勞他操心了。
早在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法國思想家、堅定的廢奴主義者愛德華·拉布萊就曾提議,送給美國人民一樣代表民主和自由的禮物。因為他覺得追求自由與民主,是法美兩國人民最大的共同點。這一想法得到了他的朋友、時已頗具名望的雕塑家巴爾托迪的支持。
但是普法戰爭讓這一切都停滯了。
戰爭雖然以法國大敗告終,但是美國人民在戰爭期間給予法國人民的人道主義援助,讓法國人對美國人的好感劇增。因此戰後,法美兩國關係急劇升溫,一些旨在促進兩國關係的民間組織紛紛成立,其中影響最大的便是法美聯合委員會。拉布萊和巴爾托迪都是這個委員會的活躍分子。
贈送美國人民禮物的事情再次被提了出來,在一次拉布萊與巴爾托迪的餐後談話中這又成了一個中心話題。巴爾托迪對拉布萊講了自己曾為蘇伊士運河設計燈塔的事情,倆人共同認為,自由女神像是最佳選擇。
他們的想法得到法美聯合委員會並很快得到法國政府的支持,於是巴爾托迪修改了原有草圖,自由女神不再是一個埃及農婦。據說手臂的原型是巴爾托迪的未婚妻而相貌是他的母親,但這一點在科爾馬的博物館裡並無記載。
法美聯合會在法美兩國為自由女神像籌款,法國人熱情高漲,所籌數額十分可觀,但在美國卻被冷遇。美國人甚至認為,在美國的土地上豎一座法國的塑像十分可笑,捐款的人也寥寥無幾。拉布萊和巴爾托迪為此展開了一系列橫穿美國大陸的宣傳活動,仍收效甚微。
那時美國甚至尚未確定是否接受這份禮物。
直到1876年的費城博覽會上,巴爾托迪展出了女神擎著火炬的一隻巨大手臂,才激發出了美國民眾的極大熱情。這隻手臂僅手指就有2米多長,直徑1米,指甲厚25厘米,火炬的邊沿上可以站立12個人。
這隻巨手及其握著的火炬鎮住了美國人。以約瑟夫·普利茲為首的報業大王們自動為自由女神像展開了宣傳攻勢,並強烈要求接受這份禮物。這時,美國國會才通過決議,不但批准了美國總統接受自由女神像的請求,還確定紐約港口的小島是女神永遠的家。這一地點,也是巴爾托迪在第一次乘船進入紐約港時看中,並向美國總統提出來的。
在自由女神像的揭幕典禮上,是巴爾托迪登上塔頂,揭開了覆蓋在女神頭部的法國三色旗。也是他,將點亮女神手中火炬的鑰匙交給了紐約市政府的代表。
從此,「自由照耀著世界」,至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92160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