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也會被淹死? 這魚叫肺(廢?)魚

什麼魚會被淹死?

世界上最深的河流——剛果河(英文名:Congo River),位於非洲中西部。全長約4800千米,流域面積約370萬平方千米,為非洲第二長河。(非洲乃至世界第一長河是尼羅河)

剛果河像嬰兒一樣吐著泡泡發源於尚比亞境內,這時它的名字是謙比西河。在接下來穿越非洲中部的4800公里的旅程中,它越發洶湧磅礴,但滋養的生靈也越來越多樣化。

在卡桑卡的北部,剛果河注入世界上最大的沼澤之一——班韋烏盧。這塊相當於美國康乃狄克州的巨大濕地,在當地方言卡單迪語中的意思是水天相接處。

班韋烏盧濕地吸走剛剛發源的剛果河高達九成的河水,使剛果河的水量永遠只能居於水量第一大河亞馬孫河之後。

流進濕地的水絕大部分會蒸發或被植物所吸收,剩下的一成則從濕地流出,形成一條名叫盧阿普拉的河——剛果河的第二個「乳名」。

在距離源頭1900公里的地方剛果河加快了腳步,穿過赤道奔向世界的邊緣。博約馬瀑布是湍急河段的終點,從此處開始,這條河一半屬於自然,一半屬於貿易。

河水流出博約馬瀑布後,位於瀑布下游的基桑加尼是1600公里貿易路線的開端,也是由此開始,這條大河方被稱為——剛果河。

在剛果河壯闊的旅程中,滋養了許多神奇的生物。

在沿途的小型沼澤叢林中,代替獅子成為主要捕食者的是一種大型鳥類——鯨頭鸛。

這種鳥身高1.4米,長長的喙很像鞋的形狀,因此它又叫「鞋之父」。但它的腳步很輕,等待獵物時能站立好幾小時像雕塑般靜止不動。不僅捕食魚類,鯨頭鸛還會獵食其他鳥類的雛鳥為食。

而另一種神奇的動物遠在恐龍出現之前的近四億年前就在剛果河流經的班韋烏盧濕地定居——非洲肺魚。

和大多數魚類不同,它有肺,也有魚鰓,但仍然每半小時就得換氣,否則就會溺斃。(作為一條魚……)

不換氣會死的魚!

然而非洲肺魚真正神奇的地方不在會「淹死」,而在於抗旱!(作為一條魚……)

當旱季來臨之後,非洲肺魚生活的池塘變成了泥坑。此時它會在泥坑中挖洞,鑽到大約25厘米的深度。然後開始分泌一種能硬化成類似繭的保護膜的黏液。黏液能維持一定濕度,還能讓空氣進入。隨後——肺魚開始夏眠!

冬眠時,多數動物靠燃燒脂肪維持生命,而肺魚則靠消化自身尾部的肌肉。它能支撐好幾個月,直到季節改變。

雨季來臨,天降甘霖,土地開始變軟,肺魚像「魚乾」一樣從地里鑽出。藉助進化成手指狀的鰭,非洲肺魚爬回到現實世界,重新遁入水中。

如果有需要,它們可以等兩年甚至更久再出來。(作為一條魚……)

從萬千生靈的洪流中,映射出剛果河與時間之河重合的身影,從亘古奔來,向恆遠行去,留下的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的大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9202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