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詳細魟魚養殖介紹!!看了馬上上手!!

Jacky W ...| 2016-02-25| 檢舉

魟魚不可怕 飼養重水質

魟魚很可愛,一點也不可怕唷!(設計對白)

日前在澳洲大堡礁錄製節目的「鱷魚先生」史帝夫厄文(Steve Irwin),被一尾重達100公斤魟魚毒尾刺到左胸傷及心臟而喪命,這讓魟魚頓時變成殺人魟的形象。其實,魟魚個性溫和,不會主動攻擊人,若四肢被刺傷,經過緊急處理也不至於危及生命,而且魟魚因外型可愛,仍有不少人飼養,該如何飼養,請專家告訴你。報導╱唐滋蓮 攝影╱陳逸宏

小檔案

魟魚鞭狀的細長尾部上方有毒刺,可分海水及淡水魚種,海水魟魚外觀多變,形狀不一,顏色鮮豔;淡水魟魚外觀較圓,顏色不若海水魟鮮豔。

因體型大,毒液較多,海水魟比淡水魟毒性強,加上海水魟難飼養,本次介紹以淡水魟為主。

同品種魟魚飼養在同一缸內,體色會因體格強弱而有深淺,強者深、弱者淡。

常見淡水魟

黑白魟

黑底色帶有白點,個性比較神經質。

帝王老虎魟

黃金色的底加上黑色條紋,對水質很敏感,較不容易飼養。

珍珠魟

咖啡底色,有兩層圓圈圈,狀如珍珠奶茶的珍珠,飼養容易,國內有人工繁殖,母珍珠魟很容易受孕。

豹魟

咖啡色上帶有金色的小點,屬於大型魟。

水質管理

一般家庭的自來水為弱鹼性,不適合魟魚生存,就算已調整酸鹼度,仍與魟魚原先生活的水質不同,因此買魟魚回家飼養時要買風管與調節閥進行對水動作,讓魟魚漸漸適應水質。

酸性水質

飼養魟魚的水質須為軟水,軟水的PH值在6~6.5間,為弱酸性,要讓水變軟水,可添加黑水等物品。

做法

1

先將買回來的魟魚,整袋連同水倒進乾淨的空水桶內。

2

風管一端放進已是軟水的水缸,另一端置水桶上方,用調節閥讓缸內的水緩慢地滴入桶內,流速1秒約3~5滴,滴滿水桶原水量的2倍後,將水桶內魟魚連同水慢慢倒進缸裡。

飼養方式

魚缸要大

魟魚可從直徑10公分長至40公分以上,建議長120公分、寬60公分、高60公分的魚缸較佳,高度超過60公分的水壓最適合魟魚生存。

不要造景

由於魟魚都會在魚缸底部棲息或活動,若魚缸夠大可有局部造景;若缸不夠大,不宜放置人工造景,裸缸較佳。

只吃活餌

魟魚不吃人工飼料,可買小魚蝦餵食,不宜丟蟑螂等會浮在水面的活餌,因魟魚屬底棲魚類,不會注意到。

定期換水

利用水管將魟魚排泄物吸除,不需常換水,更忌諱整缸換水。最好2至3周換1次水,1次換1╱3水量。

注意事項

不宜逗弄

雖然魟魚很溫馴,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但是仍不宜將手伸進魚缸內逗弄牠。

小心被咬

魟魚體型較大,可能會被同缸魚類啄咬,飼養時要留意魟魚與其他魚的互動。

Tips

若魟魚因為水質問題而出現細菌感染,需要施藥的時候,飼主應多觀察魟魚對藥物的反應,因為魟魚對藥物非常敏感,容易出現過度激烈的反應,如呼吸加速,鰓動的頻率較快等。

意外處理

魟魚的毒性屬神經毒與心臟毒,很少可以致人於死,不論大小魟魚,尾刺會有30%的毒蛋白,人類會被魟魚刺傷的部位多為四肢,經過緊急處理,傷勢可在1~2周恢復。

1

被魟魚尾刺刺傷時,應先在傷口近心臟的部位綁上束帶,舉例來說,手指被刺傷,就在下手臂綁帶子;若是下手臂部位被刺傷,就在上臂綁帶子。

2

立即將傷口泡進40~50℃的溫水中,浸泡至不感疼痛為止。如此水溫可讓魟魚釋放的毒蛋白變性,可減低或消除毒性,浸泡同時可立即送醫。

專家說

地中海水族量販藍海店龍魚魟魚負責人 謝人豪

飼養魚缸也要多注意溫度,最好控制在25~30℃較佳,另外,建議飼養1公多母,有機會看到小魟魚出生,懷孕3個月可生下5~10隻。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 林杰樑

淡水魟的毒性不足以取人性命,即便被刺傷當下不處理傷口,痛楚也會在24~48小時後消失,不過傷口易受感染,最好還是送醫處理較佳。

哪裡買

黑白魟約1萬8000元起,珍珠魟約2000元起,帝王老虎魟約2萬5000元起,豹魟約1~2萬元,部分水族館有售。黑水500cc約350起,200公分風管+調節閥約20元,小魚1兩20元,水族館可買到。

魟魚給人的印象一直是停留在大海、海洋生物館、水族館的海水養殖,一直到南美水域發現淡水魟以後,才顛覆了傳統的鹹水魟想法,最近掀起的養殖淡水魟熱潮讓大家有機會認識淡水魟的機會,這種觀賞價值高且價位合理的淡水珍珠魟,在所有魟類中它算是最常見又普遍的,但由於產地不同、雜交等問題,每隻珍珠魟身上的花紋都不盡相同。

又被稱為古代魚的魟魚,身似圓盤又拖著長尾,雖然稱它為魚類但是很難讓人跟傳統魚類聯想在一起,魟魚屬於軟骨魚類,因其特殊體型讓它覓食容易、隱藏在石縫或海草間而不被攻擊,而它的眼睛與其他魚類不同,它因長期生存在水域底部砂石中,所以眼睛長在背部,且兩眼距離相當接近,其實飼養它並不困難,只要水質乾淨、魚缸空間夠大,它會主動覓食,所以也適合家庭內飼養。

淡水魟的種類

淡水養魟魚是可以的! 有淡水魟也有海水魟, 大部分水族館都有賣.大概是30~60公分.

除了南美淡水魟以外,非洲、東南亞等地也都有淡水魟的蹤跡,珍珠魟主產地為巴西、祕魯、亞馬遜河、奧利諾科河、烏拉圭等地,它們大都生存於淡水河域中的底層,但因產地不同、品種雜交等因素,導致每隻魟身上的花紋、顏色皆不同

小型魟.但是有些體型最小60公分有些則達5公尺例如:蝠魟就可以成長至5公尺重500~600公斤, 喜歡吃貝類跟甲殼類!

飼養用的魚缸和過濾器

單獨飼養時,如果淡水魟直徑15公分左右,則60~90公分的魚缸可以飼養5隻,魚缸寬度不能低於60公分,長度最好是120公分以上,這樣淡水魟才能有足夠的空間活動。

混和飼養

任何種類的魚都可以跟魟魚一起飼養,可能的話盡量以不同生活圈的魚類較為理想,但是大型的偏肉食性魚類則不適合,因為它會攻擊生病的魟魚,在徹底了解魟魚的健康狀態之後才可以進行混合飼養。紅龍.血鸚鵡.泰國虎.花羅漢.古代戰船...等較大型的魚類可混養.

健康問題

健康的魟魚腹部是淡淡的粉紅色,所以只要腹部出現紅色斑點或是血絲、傷口,那就代表這隻魟魚的健康出現了問題,另外,健康的魟魚會對投入的餌會迅速覓食,如果它對投入的餌不感興趣時就要開始注意了,可使用四合一強效易溶粉劑調理水質,再以酪可胖粉劑添加入飼料中餵食即好!

淡水魟的繁殖

亞馬遜河水域、東南亞產的魟魚都是卵胎生魚類,一次約可孕育10數尾,在雄魚成熟期時,尾部兩邊的地方會有一對伸出的生殖交尾器,一接觸到雌魚便會將雌魚覆蓋,進行交尾繁殖。

參考資料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magazine/magfile.php?item=M020001908#basic

淡水是可以的,若飼養在高鹽度的環境中,牠們一樣可以生存,只是因為淡水魟魚沒有鹽腺可以用來排除鹽分,會影響魟魚的成長速度,且會使體色變成較暗淡的顏色

至於pH質方面5~8都可以,因為魟魚產地水中的pH質大多屬於弱酸性,就可以將魟魚飼養的很好,個人魚缸的換水,是3天就更換一次!

市面上較常見的像珍珠魟,黑白,金點豹,體盤長到30都算不小了!,10公分左右的珍珠魟較常見,

餵過漢堡,冷凍蝦,乾燥蝦﹝龍吃的小蝦米﹞,都會吃!

可以吃小魚小蝦.泥鰍也可以.有些魟"訓練"的話也會吃飼料!

不過真的不容易大,且易讓魟魚暴衝,有點要衝出水面的感覺

建議買溪蝦回來冷凍後﹝放完水後平鋪放置冰箱﹞,要餵再撥成1塊1塊,丟入缸中即可,相當的方便,且又不費時間,而泥鰍是正統的增大劑,要記得ㄧ定要用暈喔!

健康的魟魚:基本上,一尾健康的魟魚是隨時都會進食的。所以,在挑選時就要注意牠們的體形略圓無傷口,體盤飽滿平滑,無黏膜覆蓋,尾部完整無斷裂,胸、腰骨無浮出,體盤無紅斑、血絲,邊緣無傷口缺角破損,靜止時平貼於缸底或缸壁,盤面無浮隆狀緊緊吸附。鰓孔完整,呼吸勻稱緩慢,頻率規律,上呼吸膜薄舒張正常

混養的話,異型,龍魚以及10公分以上的魚都可以啦!

但是魟魚的尾有毒,飼養時要小心哦!

如果有配對,公魟會去咬母魟,會咬到母魟游上去,公魟在去交配,所以你只要看母魟的身體有沒有被咬爛爛的,就知道有沒有配對和交配了,繁殖的首要條件就是給予一寬敞、深度夠的大型水族箱,就水槽長度來說,一般應選用寬120公分、高60公分以上的水槽(可依品種不同作調整),才有利於魟魚繁殖。

交配時,雄魚會咬住雌魚追逐求歡,如果交尾過程不順利,或交尾後雄魚持續咬住雌魚,可能造成雌魚遍體鱗傷,因此確認交尾過後(交尾行動是否順利,可以以雄魚放精造成水槽白濁來判斷),應讓雌魚獨處,避免再發生追咬的情形。

如果雌魚順利受精的話,會發現牠們背部逐漸隆起,甚至在懷孕後期能看到仔魟在母體蠕動的模樣。大約90~120天左右雌魚即會自然生產,第一胎的幼魚數量較少,第二胎約可產下5~10隻個體,有些親魚更能同時生下近20尾的小魚。

剛誕生的稚魚體盤長約8~10公分左右,相當幼小,無論是混養或單獨交配產下的個體,都必須移至其他水族箱內單獨照顧、飼養……

這個網站你參考看看~

http://www.aqua-pets.com.tw/aquapets/5001.htm

http://www.aquashop.idv.tw/forumd/index.php

注意溫度、ph值、過濾系統、硝化菌(保池寧要放)、伙食!

小魟你可以買白蝦剪小塊看他要不要吃!

現在被用來觀賞的魟魚都是業者跟玩家自行繁殖的,並不是野生的

而且魟魚的尾刺都是有毒的,只差在毒性強不強

黑魔鬼不要跟魟魚養,可能會被吞掉哦!

而魟魚的種類很多,一般飼養的魟都是淡水的魟

比較常見的是珍惜魟,老虎魟,帝王魟,黑白魟,三色魟

魟魚的價錢算高的,便宜一點,幾千元,貴一點上萬

珍珠魟算是最便宜的

而體型,一般體盤長到40~50公分就算大了

至於活多久那要看你的養功了,魟魚飼養難度比魚難一點

很要求水質,不過健康的話,也是能活上好多年

養魟魚的魚缸 長:4~5尺 寬:2尺 高:2尺(成魟)

魟魚在交配時會很激烈,所以高和寬都很重要...

最便宜的就是珍珠魟,小魟魚容易因捕食能力差而導致餓死

故小魟魚最好單獨飼養且魚缸不宜過大,過大會追不到獵物..

至於價錢,因我對魟魚不太有興趣,但有注意過牠的價錢..

小珍珠魟:5年前:1800元

1年前:3200元

最近:有上萬元一對的也有. 不太知道.原因:藍底過背,想下手又不敢問價錢!

= =建議拉在網路跟玩家買會便宜很多...

江魟的原產地有限制出口量...

(珍珠魟台灣好像有玩家繁殖,所以市面上還不至於看不到)

價格飛漲是難免的...

好像回到70年代龍魚走私興盛的年代..-當時真是一龍難求阿~

魟魚也稱為魔鬼魚,與中生代的侏羅紀出現的鯊魚同類,具有藏身在海底沙地習性。準備飼養魟魚的飼主,應該先要瞭解要飼養魟魚種類,才能決定基本飼養環境,體型也是飼養管理的重點,一起來了解。

一、魟魚(魔鬼魚)飼養環境

1、魚缸大小:

魚缸大小要視乎魟魚體型而定,一般認為魟魚喜歡穩定的水質所以魚缸越大越好,但若是小型魟魚或幼魟魚通常捕食能力差,用大缸養會吃不到東西,所以先用小缸養,以幫助它們捕食,藉此慢慢茁壯。

飼養魔鬼魚的注意事項。

2、過濾效能:

魟魚屬於偏肉食性的大胃王,排泄量相當可觀,一套過濾效能強大的過濾系統,才有辦法負荷此污染量。所以我們可以使用上部和外部兩種過濾並用來維持長時間的飼養。底部過濾魟會翻攪底砂所以不適用。

3、水質環境:

魚缸的PH需維持在6.0~7.5,魚缸的硝酸鹽含量需維持在100-300mg/L間,而且必須是軟水,水色為透明含氧量高的水。

4、照明設備:

魚缸的照明燈最好使用植物燈,而且燈管數量不宜太多,照明時間為8~9小時最好,落是夜行性的魟魚,則喜歡昏暗的燈光。

5、水溫控制:

魚缸的水溫在攝氏26~32度,是大多數品種可接受的範圍,超過34度則魟魚可能會有暴斃的情況發生,如果魚缸的水溫過低,則魟魚的抵抗能力也會降低而容易生病。

6、底砂建議:

底砂建議在初期放置,鋪設厚度約0.5~1cm厚度即可,顆粒選擇越細越佳,質地為中性的砂最適合,一可穩定降低新進魟魚的壓迫,一可讓魟魚早點適應環境,但約2個月後,最好移除以方便水質控管。

7、魚缸裝飾:

基本上就不用人工裝飾了,而一般天然的裝飾品如岩石、沉木和水草其實也算是多餘的擺設,裸缸比較適合魟魚。

二、魟魚(魔鬼魚)飼養的技巧

1、混養魚種:會咬魟魚、舔食魟魚體表、身體帶有硬刺、捕食後會有硬刺傷及魟魚內臟的魚、天性安靜的魚只易被魟魚引發暴動、再來小型容易被魟捕食的燈科魚等皆不適合混養。

2、魚餌種類:

魟魚為完全肉食性魚類,金魚、鏘魚等小魚,或紅蟲,魚肉切塊等它們都吃。其中它們最喜歡的是紅蟲,不管是哪一種魟魚都很喜歡吃。唯一要注意的是魟魚體盤直徑超過30cm的個體很少只吃紅蟲,要注意。

3、食量控制:

一般來說魟魚的體盤直徑不到l 5公分的魟魚個體,一天的紅蟲量在10克左右,魟魚的體盤直徑30公分左右的魟魚個體,一天的食量則是4— 5條金魚。

4、魟魚疾病:

讓魟魚引發疾病的主因幾乎都是水質變化太快引起,因水質急劇變化或水中含有刺激物時,魟魚體表會增生一層顯而易見的白色黏膜,這種情況,若未在短時間複元,以至於其抵抗力變弱,那死亡機會就很大。

5、換水頻率:

硝酸鹽濃度對於魟魚並不會產生急性致毒反應,但長時間處於濃度過高的環境則會對魟魚造成壓迫及增加罹病的機率。而要減緩pH下降及降低硝酸鹽濃度,以傳統的定期換水為最方便有效的方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91795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