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時候要吹口哨才尿尿?
以下是來自一位浙江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系學生的回答:
這個有趣的現象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確鑿的解釋,下面,我們列出了一些主要的觀點。
1、吹口哨的聲音與尿尿時發出的「噓噓」聲十分接近,可以刺激人聯想到排尿,進而產生尿意。
2、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有個經典的實驗:每次在給小狗餵食的同時打鈴,久而久之,如果聽到鈴聲,即便沒有食物擺在眼前,小狗也會分泌唾液,這就是條件反射。
在生活中,幾乎每家的父母在訓練小孩子自主控制排尿的時候,都會採用吹口哨這個信號,這種長期反覆、強化的訓練,使孩子們形成了條件反射,聽到口哨聲才尿尿。
3、口哨的聲音較為尖利,會使人產生緊張的感覺。一般而言,人處在應激狀態(燒傷、大出血、精神緊張等)下尿量會減少,甚至排不出尿,這是因為位於腦幹的藍斑-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被激活,體內產生了大量的腎上腺素和兒茶酚胺,作用於腎臟和膀胱的逼尿肌,使尿量減少。這對保存體內的水分是很有好處的。
不過大部分時候,口哨引起的緊張感程度較輕,往往直接作用在位於大腦皮層的排尿中樞,使得這些部位的神經元興奮,引起尿意或強化排尿反射,使人容易尿出尿來。
有時候,大腦對於這種暗示和刺激過於敏感,以至於短時間內上廁所次數明顯增多,尿量卻減少,而泌尿系統本身並沒有出現病變,這就是臨床上常見的精神性尿頻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90278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