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女最愛生魚片!! 真的有好多寄生蟲~~揭爆恐怖令人嘔吐的壽司!!仲敢唔敢狂食!

比卡超| 2016-02-17| 檢舉

生魚片,是許多老饕、喜歡吃美食的人的最愛,吃到好吃,很新鮮的生魚片,會覺得很開心,但是如果不小心吃到了不新鮮、不乾淨的生魚片,下場可就......可就爆慘的了。

日前有一名年約30多歲的男子,某天很開心的到了一家日式料理店去大啖好吃的生魚片,在吃得當下他沒有甚麼異狀,也吃很多、吃得很開心,但是沒想到一回到家之後,身體馬上出現異樣,他不停地拉肚子了,竟然狂拉了將近1個月,甚至還有伴隨著血便、發燒等症狀發生,嚴重到他差一點就小命不保,到醫院就醫後發現原來是「這東西」害的......

「這東西」是一個單細胞生物,根據疾管署表示單細胞生物阿米巴原蟲會吞噬紅血球並破壞腸壁黏膜、微血管,如果吃下不乾淨的生魚片,恐把阿米巴原蟲吃下肚若不及時治療可能致命

圖/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

吃生魚片會吞入寄生蟲?有網友在臉書及手機軟體Line群組瘋傳「緊急通知」,指吃生魚片的人胃壁上爬滿「海獸胃腺蟲」,無法夾出又難處理。醫師表示,食用生魚片導致寄生蟲寄居人體的機率不大,通常生魚片的常見問題是細菌感染而引起腹瀉,民眾只要選擇經過處理、保鮮良好的魚肉就能避免,毋須恐慌。

網路流傳很多人吃了生魚片,胃壁附著海獸胃腺蟲,大小隻不定,有人胃壁滿滿都是,不僅無法夾出,連驅蟲藥也難治療,尤是生鮭魚含蟲量最可怕。內容強調,消息來源是醫師提供,以增加網友的可信度。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表示,自己也接獲這則訊息,但他認為太誇大,生魚片確實可能夾帶寄生蟲或蟲卵,但他執業20多年來,民眾吞入寄生蟲的臨床案例很罕見,反而是生魚片不新鮮,造成沙門氏菌、大腸桿菌感染的患者較多。

朱光恩指出,生魚可能夾帶海獸胃線蟲或中華肝吸蟲等,這些寄生蟲溜進人體內,一般得過數周或數月,才會出現慢性腹痛、腹瀉、食欲不振、輕微發燒等症狀,有病患因寄生蟲吃掉體內的血液及養分而暴瘦7至8公斤。這些人有共同特點是愛吃生食,每周至少吃二次以上生魚片或生蠔。

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明政指出,寄生蟲若在消化道內,服用抗寄生蟲藥物,通常就會死亡;一旦蟲子爬進膽道、肺部或腦部,治療就較棘手。

台中榮總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吳俊穎表示,比起深海魚的乾淨海水,加上物種種類多、食物鏈長,寄生蟲數量會較少,但淡水魚因生態食物鏈較短,環境所夾帶的寄生蟲較多,不過,台灣衛生條件進步,民眾吃到寄生蟲的機率低,因此不必過於恐慌。若有疑慮,除了照胃鏡,糞便檢查也能驗出是否有寄生蟲入侵。

圖/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

吃生魚片前,你應該注意...

1.外食應避免來路不明食品。

2.確保魚肉新鮮,冷凍溫度攝氏負12度,食品調製後1小時內食畢。

3.處理生魚片應與熟食分開,避免食材交互汙染。

4.吃鮪魚、旗魚或鮭魚,不宜吃魚皮或內臟,以免吃下過多重金屬。

5.身體不適,尤其出現慢性腹痛、血便或體重下降等症狀,應盡速就醫。

「吃熟食比較安心,生食應盡量少吃。」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若民眾想吃生海產、生肉品或生菜沙拉,一定要挑選有信譽的餐廳,購買時也應挑有信譽的業者。

吃生魚片前,你應該注意...

1.外食應避免來路不明食品。

2.確保魚肉新鮮,冷凍溫度攝氏負12度,食品調製後1小時內食畢。

3.處理生魚片應與熟食分開,避免食材交互汙染。

4.吃鮪魚、旗魚或鮭魚,不宜吃魚皮或內臟,以免吃下過多重金屬。

5.身體不適,尤其出現慢性腹痛、血便或體重下降等症狀,應盡速就醫。

生魚片一直是很多人的最愛,尤其是炎炎夏日,什麼東西都吃不下,冰涼的生魚片更是用餐的首選。生魚片曾經是屬於高檔日本料理,後來隨著台灣愛吃生魚片的人變多,才陸續出現了幾間標榜平價的迴轉壽司。但是你知道生魚體內都會有寄生蟲嗎?

深海魚若是剛捕上來就急速冷凍,有助於殺死寄生蟲的數量。但是若是生長在淡水海域的魚,身上的寄生蟲就特別多,而台灣壽司店最常見的魚類就有這種魚-鮭魚。鮭魚雖不是完全生長在淡水海域,但是他們會在淡水海域產卵。鮭魚幾乎是所有生魚類寄生蟲最多的魚,因此當你實際到日本國內的壽司店用餐,會發現他們並沒有販賣生鮭魚。

根據英國媒體報導,去年有位大陸廣州的男子,非常愛吃生魚片,有天感到全身皮膚奇癢無比又疼痛難耐,到醫院檢查照了X光後發現,他整個胸腔體內布滿寄生蟲,追問下才知道他常吃生魚片,而且有可能吃入很多受汙染的生魚片。

幸好這名廣州男子在感到皮膚搔癢時就診治療,及早發現寄生蟲的問題。不要以為活跳跳的鮮魚就不會有寄生蟲,寄生蟲和生魚的新鮮程度並沒有直接關係。每隻魚捕上岸都會帶有很多寄生蟲,那麼該如何吃,才能品嘗到生魚片的美味,又不會寄生蟲纏上身呢?

➝新鮮的魚要冷凍在零下30度長達五天,寄生蟲才會被殺死。

➝吃剛冷凍出來,硬梆梆現切的生魚片

s

➝外帶生魚片,務必索取保冷袋。當生魚片離開一定溫度,細菌會開始大量孳生

➝鮪魚常會有螢光色的薄膜附在魚肉上,那其實是發光菌,可食用。但若是保溫不當,食用後會發生食物中毒,嘔吐腹瀉,甚至嚴重黃疸。

➝即使是在賣場買準備回家煮熟的新鮮鮭魚,還是需要注意有沒有寄生蟲的問題。除了低溫殺蟲,寄生蟲要在高溫145度滾水中煮15~20分鐘才會被殺死。

生魚片除了寄生蟲外,還會有孳生細菌的問題,孳生細菌就跟保存溫度脫不了關係。台灣很多連鎖平價壽司店,平時稍微注意就會發現,非用餐顛峰時刻的時候,在迴轉台上依舊擺放著生魚片、握壽司,你放進嘴裡時不難發現,這些生魚片不是冰的,有時候更甚至變溫的。這其實都已經超過應有的保存溫度,這些魚肉的食用安全就有疑慮。然而其實不管吃什麼東西,生食必定會有其壞處。東西煮熟、殺菌後再食用,才是最健康的辦法!請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喜歡吃生魚片的人更要多加註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90270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