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6歲開始化妝 如今12歲可能再也長不高了...化妝品太恐怖了!

比卡超| 2016-02-15| 檢舉

(照片擷取自千趣)

重慶市一名12歲女童莉莉,因為愛漂亮,從6歲起便和媽媽一起學習化妝打扮,但如今卻罹患矮小症,原因可能就出在這些成人的化妝品,對孩子造成的分泌失調所致。大陸西南醫院內分泌科近日發布調查數據,近3年來,而罹患內分泌疾病的增長率有大幅增長的趨勢,數值接近20%。

根據《重慶晚報》報導,這名罹患矮小病的女童莉莉,9歲時開始發育,由於父母的身高高,莉莉也比同齡的孩子還要高出許多,父母也認為是正常現象,直到莉莉11歲時身高開始停滯,連續兩年停滯在156公分,被同齡的孩子超過身高,才使父母察覺不對勁。

西南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魏平表示,莉莉是因為雌激素攝入早,導致成長版趨於閉合,今年12歲的她,骨齡卻早熟至16歲。魏平推測,莉莉父親的身高181公分、母親168公分,按父母身高遺傳預估也應該可以長到168公分,但現在她最高也只能長到158公分。【註:遺傳身高公式:(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後,男性+7.5公分,女性-7.5公分。】

西南醫院調查顯示,矮小症的病例日趨增長,原因可能出在含激素類的食物及生活用品的氾濫,很多家長都知道讓孩子避免激素類食物,卻疏忽化妝品也含激素成分,若兒童長期使用可能導致內分泌疾病。

衛平說,「孩子身高發育分為三階段。0-7歲身高增幅對最終身高的影響幾乎佔50%,7-12歲前影響為30%,代表12歲前的發育極為重要,幾乎定型,若發現孩子青春期前的每年身高增長低於5公分,都應該就醫檢查。

根據過去的案例,在內分泌醫生心中的黑名單第一名是「成人用乳液、液體類基礎保養品」許多家長認為這並非化妝品而給孩子使用,其次是「面膜」、「口紅」、「眼影」等。魏平提醒,成人用的化妝品含有的雌激素會導致孩子性早熟,提前啟動性發育後縮短了孩子長高的時間。雌激素可能有兩種來源:一是商品上標註或不標註的本身就含有雌激素,二是即使沒有激素,化妝品包裝或接觸化學物質時混入塑化劑,塑化劑也是雌激素的催化劑。

6歲開始化妝 如今12歲可能再也長不高了

當下不少年輕爸媽喜歡把孩子也打扮成潮童,衣服飾品精心挑選不說,還講究孩子的髮型妝容,但也有人因此吃了大虧:「女兒化妝,我以為只是愛美的一種表現,誰知釀成大錯,讓孩子患上了矮小症。」

昨日,西南醫院內分泌科發布數據,近三年來,兒童患內分泌疾病的增長率大幅增長,增幅已接近20%。矮小症病例也越來越多,含激素類食物、生活用品泛濫是主要原因之一。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不能吃含激素類食物,卻不知道一些化妝品也含激素成分。如果兒童長期使用,也會造成患內分泌疾病。

媽媽是辣媽 6歲教化妝

前兩天,家住沙坪壩區的12歲女孩王莉在媽媽的帶領下來到西南醫院就診。莉莉的媽媽是個辣媽,每天打扮得青春靚麗。對於女兒,媽媽也覺得應從小愛美,從莉莉6歲開始,媽媽就給她化妝,還教女兒化妝。莉莉愛美,也樂於接受。殊不知母女倆的愛美卻釀成大錯,成人使用化妝品內的雌激素極大地影響了莉莉的生長發育,讓她患上內分泌疾病矮小症。

家長告訴醫生,莉莉9歲時就開始發育,身高一直比別的孩子高,因為父母很高,其他家裡人都挺高的,覺得莉莉高十分正常。從11歲開始,莉莉的身高就停滯不前了,連續兩年停在156厘米。和莉莉同齡的孩子身高卻蹭蹭往上冒,家長意識到有點不對勁後,才前往醫院檢測。

雌激素攝入早 成長板趨關閉

經檢測,莉莉12歲,但她的骨齡已是16歲,成長板已趨於關閉,也就是說,莉莉的骨齡比正常骨齡早了4年。「骨齡偏大是早熟的重要標誌之一,這個孩子早熟是患矮小症的主要原因,應該就是和她化妝品使用過多,致雌激素過早攝入有關。」莉莉的接診醫生、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魏平說。

「莉莉父親身高181厘米,母親身高接近168厘米,按父母身高及遺傳預測估算,孩子正常身高也應在168厘米左右,可現在預測她最多長到158厘米。」魏平說。

遺傳身高 趕緊算一算

也許有讀者會疑問:身高可能長到158厘米的莉莉怎麼就是矮小症?豈不是好多女孩都躺槍了?魏平介紹,身高判斷,有均值身高與遺傳身高兩種,需綜合判斷。我國的均值身高為:女性160厘米達標,155厘米偏矮,150厘米矮小。男性173厘米達標,165厘米偏矮,160厘米矮小。

遺傳身高有公式,即:(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後,男性+7.5厘米,女性-7.5厘米。

「孩子身高發育分三階段。0~7歲,孩子身高增幅對終極身高的影響達到了50%。7~12歲,身高增幅對最終身高的影響為30%。12~18歲下降為20%。故通常情況下12歲之前,孩子已完成身高增長的大部分。」魏平建議,青春前期每年身高增長低於5厘米的孩子,都應及時到醫院檢查諮詢。

調查:

70%兒童會接觸化妝品

學校表演化妝比例最高

莉莉的經歷讓不少家長感到驚訝。重慶晚報記者對20個孩子年齡在12歲以下的媽

媽進行採訪,有14人表示孩子常常接觸或偶爾接觸化妝品,其中,孩子在參加學

校表演時化妝的比例最高,有11人。

家住沙坪壩區的蕭女士說,女兒小美(化名)正在上二年級,「但凡有表演和匯

演,都參加,為舞台效果,老師要求孩子們都要化妝。孩子們的五官本就沒有大

人清晰,妝就化得更濃了。有時吃飯把口紅都吃下去了。」蕭女士表示,她準備

和老師商量下,儘量減少給孩子化大濃妝。

南岸區的向女士也說,兒子還在讀幼兒園,覺得好玩,經常翻出她的化妝品畫在

臉上和手臂上,「今天回去就給兒子講道理,再把化妝品鎖起來。」

魏平提醒,如果孩子學習舞蹈聲樂等需要上台表演,化濃妝的次數也不要過於頻

繁,如果每周都需要化濃妝表演,家長就應密切關注孩子的發育。

提醒

護膚化妝品黑榜

排第一的竟是乳液

魏平告訴重慶晚報記者,成人用的化妝品、護膚品影響孩子身高的具體機制很簡

單,主要是所含有的雌激素會導致孩子性早熟,提前啟動性發育後縮短了孩子長

身高的時間。雌激素可能有兩種來源:一是商品上標註或不標註的本身就含有雌

激素,二是即使沒有激素,化妝品包裝或接觸化學物質時混入塑化劑,塑化劑也

是雌激素的催化劑。

魏平說,各類成人用的化妝品、護膚品在內分泌醫生心中是有黑榜單的。這份榜

單來源於接診兒童時詢問得來的化妝品、護膚品種類,出現率越高的,在榜單上

就越靠前,也就意味著,這一種類對孩子的傷害越大。

第1殺手:成人用乳液類、水類基礎護膚品

這一種類,在接診兒童中出現最多。許多家長認為這些並非化妝品,可以滋養皮

膚,就給孩子長期使用,造成後果的情況也多。

第2殺手:面膜

女士喜歡用面膜,其實媒體多次報道,不少面膜,尤其是劣質面膜中含有雌激素

。面膜同樣被不少人列為基礎護膚品,許多人也常常拿給孩子用。

第3殺手:口紅

口紅直接與孩子唇部接觸,孩子本身皮膚嬌嫩易吸收,唇部皮膚更加嬌嫩,同時

孩子誤食的情況也比大人多。

第4殺手:眼影

眼部皮膚也相對嬌嫩,許多孩子是化表演妝時接觸眼影的,用量較大。

魏平提醒,最好不要給兒童使用護膚品,如果確有需要使用,應選大品牌的兒童

專用產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89880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