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數學題,全答對者智商150! 你答到麼?

比卡超| 2016-02-02| 檢舉

這裡的三道題目是網路上相對較熱的腦筋急轉彎,有的題目我們以往也出過,大家也進行討論過。答案雖然可能不確定,但是,題目非常的有意思。所以,這一次將三道題目一併整理出來,請大家在雪花紛飛的時節,轉一轉腦子,來個智力比拼!

1、下面的這一道題目,傳說 是一家印度公司的考試題目。許多人用通常的數學知識,不能得到 答案。這裡,我們索性將其歸入腦筋急轉彎,只要你的答案有道理,就算你正確。

2、這一個典型的腦筋急轉彎,我們也出過,和數學沒有關係,卻和汽車有關係。想想都是頭大。

3、這一題目可以說家喻戶曉,類似的題目還 有許多,大同小異,關鍵是要弄明白,誰不賠不賺,誰賠錢了,誰賺錢了,賠錢的人賠的錢就是賺錢的人賺的錢。關係弄清了,題目就好計算了。但是,真的沒少彎暈人。

以上三道題目,你能算出幾道,沒有暈吧

1、機率有問題

「老師,我發現機率公式有問題!」

「哦?說說你的理由。」

「我們班共有50名同學,根據計算,我被提問的機率是2%,可今天這一節課您幾乎讓我回答了所有的問題。」

2、機率

我去參觀氣象站,看到許多預測天氣的最新儀器。參觀完畢,我問站長:「你說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機率下雨時,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站長不必多想便答道:「那就是說,我們這裡有四個人,其中三個認為會下雨。」

3、死人數

英國詩人捷尼遜寫過一首詩,其中幾行是這樣寫的:「每分鐘都有一個人在死亡,每分鐘都有一個人在誕生……」

有個數學家讀後去信質疑,信上說:「尊敬的閣下,讀罷大作,令人一快,但有幾行不合邏輯,實難苟同。根據您的算法,每分鐘生死人數相抵,地球上的人數是永恆不變的。但您也知道,事實上地球上的人口是不斷地在增長。確切地說,每分鐘相對地有1.6749人在誕生,這與您在詩中提供的數字出入甚多。為了符合實際,如果您不反對,我建議您使用7/6這個分數,即將詩句改為:「每分鐘都有一個人死亡,每分鐘都有一又六分之一人在誕生……」

4、經驗方程

物理教授走過校園,遇到數學教授。物理教授在進行一項實驗,他總結出一個經驗方程,似乎與實驗數據吻合,他請數學教授看一看這個方程。一周後他們碰頭,數學教授說這個方程不成立。可那時物理教授已經用他的方程預言出進一步的實驗結果,而且效果頗佳,所以他請數學教授再審查一下這個方程。又是一周過去,他們再次碰頭。數學教授告訴物理教授說這個方程的確成立,「但僅僅對於正實數的簡單情形成立。」

5、釘釘子

工程師、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同時接到一個任務:將一顆釘子釘進一堵牆。

工程師造了一件萬能打釘器,即能把任何一種可能的釘子打進任何一種可能的牆裡的機器。

物理學家對於榔頭、釘子和牆的強度做了一系列的測試,進而發展出一項革命性的科技——超低溫下超音速打釘技術。

數學家將問題推廣到N維空間,考慮一個1維帶扭結的釘子穿透一個N-1維超牆的問題,很多基本定理被證明……

當然啦,這個題目之深奧使得一個簡單解的存在性都遠非顯然。

6、最大面積

一位農夫請了工程師、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來,想用最少的籬笆圍出最大的面積。

工程師用籬笆圍出一個圓,宣稱這是最優設計。

物理學家將籬笆拉開成一條長長的直線,假設籬笆有無限長,認為圍起半個地球總夠大了。

數學家好好嘲笑了他們一番。他用很少的籬笆把自己圍起來,然後說:「我現在是在外面。」

7、數學家的答案

物理學家和工程師乘著熱氣球,在大峽谷中迷失了方向。

他們高聲呼救:「喂!我們在哪兒?」

過了大約15分鐘,他們聽到回應在山谷中迴蕩:「喂!你們在熱氣球里!」

物理學家道:「那傢伙一定是個數學家。」

工程師不解道:「為什麼?」

物理學家道:「因為他用了很長的時間,給出一個完全正確的答案,但答案一點用也沒有。」

8、解是存在的

工程師、化學家和數學家住在一家老客棧的三個相鄰房間裡。

當晚先是工程師的咖啡機著了火,他嗅到煙味醒來,拔出咖啡機的電插頭,將之扔出窗外,然後接著睡覺。

過一會兒,化學家也嗅到煙味醒來,他發現原來是菸頭燃著了垃圾桶,他自言自語道:「怎樣滅火呢?應該把燃料溫度降低到燃點以下,把燃燒物與氧氣隔離,澆水可以同時做到這兩點。」於是他把垃圾桶拖進浴室,打開水龍頭澆滅了火,就回去接著睡覺。

數學家在窗外看到了這一切,所以,當過了一會兒他發現他的菸灰燃著了床單時,他可一點兒也不擔心,說:「嗨,解是存在的!」就接著睡覺了。

9、負數

數學家、生物學家和物理學家坐在街頭咖啡屋裡,看著人們從街對面的一間房子走進走出。他們先看到兩個人進去,時光流逝,他們又看到三個人出來。

物理學家:「測量不夠準確。」

生物學家:「他們進行了繁殖。」

數學家:「如果現在再進去一個人,那房子就空了。」

10、救火

一天,數學家覺得自己已受夠了數學,於是他跑到消防隊去宣布他想當消防員。

消防隊長說:「您看上去不錯,可是我得先給您一個測試。」

消防隊長帶數學家到消防隊後院小巷,巷子裡有一個貨棧,一隻消防栓和一卷軟管。消防隊長問:「假設貨棧起火,您怎麼辦?」數學家回答:「我把消防栓接到軟管上,打開水龍,把火澆滅。」

消防隊長說:「完全正確!最後一個問題:假設您走進小巷,而貨棧沒有起火,您怎麼辦?」

數學家疑惑地思索了半天,終於答道:「我就把貨棧點著。」

消防隊長大叫起來:「什麼?太可怕了!您為什麼要把貨棧點著?」

數學家回答:「這樣我就把問題化簡為一個我已經解決過的問題了。」

11、統計學家

數學的組成是:50%公式,50%證明,50%想像力。拓撲學家不能區分咖啡杯與麵包圈。統計學家的頭在烤爐腳在寒冰時,會說:「平均感覺是良好的。」

12、旗杆的高度

一隊工程師在丈量一根旗杆的高度,他們只有一根皮尺,不好固定在旗杆上,因為皮尺總是落下來。一位數學家路過,拔出旗杆,很容易就量出了數據。他離開後,一位工程師對另一位說:「數學家總是這樣,我們要的是高度,他卻給我們長度!」

13、微分

常函數和指數函數e^x走在街上,遠遠看到微分運算元,常函數嚇得慌忙躲藏,說:「被它微分一下,我就什麼都沒有啦!」指數函數不慌不忙道:「它可不能把我怎麼樣,我是e^x!」

指數函數與微分運算元相遇,指數函數自我介紹道:「你好,我是e^x。」微分運算元道:「你好,我是d/dy!」

注釋:(d/dx)(e^x)=e^x

就是 e^x 對 x 求導後仍是 e^x,沒變,所以說「e^x不怕微分」。

(d/dy)(e^x)=0

就是 e^x 對 y 求導後是0,沒了,掛掉了……

e^x 「不怕微分」只能是「不怕對x的微分」。

14、質數的證明

證明所有大於2的奇數都是質數,不同專業的人給出不同的證明:

數學家:3是質數,5是質數,7是質數,由數學歸納可知,所有大於2的奇數都是質數。

物理學家:3是質數,5是質數,7是質數,9是實驗誤差,11是質數……

工程師:3是質數,5是質數,7是質數,9是質數,11是質數……

電腦程式員:3是質數,5是質數,7是質數,7是質數,7是質數……

統計學家:讓我們來試幾個隨機抽取的數,17是質數,23是質數,11是質數……

15、π是什麼?

數學家:π是圓周長與直徑的比。

工程師:π大約是22/7。

電腦程式員:雙精度下π是3.141592653589。

營養學家:你們這些死心眼的數學腦瓜,「派」是一種既好吃又健康的甜點!

16、黑色的羊

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走在蘇格蘭高原上,碰巧看到一隻黑色的羊。

「啊!」天文學家說道,「原來蘇格蘭的羊是黑色的。」

「得了吧,僅憑一次觀察你可不能這麼說。」物理學家道,「你只能說那隻黑色的羊是在蘇格蘭發現的。」

「也不對,」數學家道,「由這次觀察你只能說:在這一時刻,這隻羊,從我們觀察的角度看過去,有一側表面上是黑色的。」

17、處處不可導

有一位國外的學者(搞數學研究的)到我們學校訪問,住在學校外賓招待所,他要走的時候,我問他對我們學校的印象如何,他說:「你們學校的招待所太差了,以後再也不敢住了!」我急忙問其原因。教授說道:「那吃飯的碗,碗口處處不可導,這哪是給人用的!」我聽了,大笑,這教授比喻得還真形象!

18、抄襲

考試的時候有人抄答案,本來是|x|,結果第一個人抄成了1×1,第二個人又等了一步,最後得1!

還有一個答案是b/q,第一個抄成6/q,下面是6/9,最後一位還給化簡了,成了2/3!

本科時數學作業判斷矩陣類型。一傢伙寫的太花,抄的人把「不定矩陣」寫成了「不一定矩陣」。作業發回來,老師居然用紅筆把「一」給圈掉了。

大學考高數,一從青海來的哥們學習特差,就坐在我後面抄,考完他對我說我做錯了許多題,該約分的沒約分,他都自己改過來了,仔細一問,他把偏微分符號都約掉了。

19、交集和並集

老師講完交集、並集的概念之後,提問學生:

(1)設A=,B=,求A∩B.

(2)設A=,B=,求A∪B.

一學生答道:

(1)中A∩B=.

(2)中A∪B=

20、從前有棵樹,叫高數,樹上掛了很多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87947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