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面往下看,只看到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但其實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地下城鎮 Coober Pedy 。
然而就在這片荒涼的土地下,卻有一座繁華的小鎮庫伯佩地(Coober Pedy)。
沒錯,你沒看錯,就是土地下。
小鎮原名為「KUPAPITI」,源於澳洲原住民的語言,意指「洞裡的白人」。
當你步入這個小鎮所在之地時,你會覺得這根本就不像是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這裡是全球最乾燥大陸上最乾燥的一片土地,室外的溫度非常高!幾乎沒有動物或植物能適應這裡的氣候條件...
就和美國淘金熱時期的西部小鎮一樣,Coober Pedy 也同樣是被礦工所建立起來的一個城鎮!
被譽為「澳大利亞和世界的蛋白石之都」的庫伯佩地,原先只是個片鳥不生蛋的不毛之地,直到1915年,有人偶然在這裡發現了蛋白石礦(opal),從此改變了這塊荒地的命運。這裡成了掏金者的天堂了,而小鎮也在1920年時,正式被命名為「Coober Pedy」。
蛋白石開採不易,尋寶人乾脆住下
蛋白石,又名閃山雲或「澳寶」,寶石學名稱為歐珀,是二氧化矽的水合物,無一定的外形,斷口為貝殼狀,主要是二氧化矽的膠體沉澱形成,主用來做各種飾品。
普通蛋白石並不值錢,但極品則價值連城。走運的是,庫伯佩地的蛋白石不但是極品中的極品,而且蘊藏量大得驚人。消息不脛而走,自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淘寶人。
澳洲號稱「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礦產資源本來就相當豐富,不過開採蛋白石卻是個耐心活兒,講究的是持久戰,這就需要淘寶者在當地安家落戶。
由於當地氣候十分惡劣,夏季地表溫度總在五十攝氏度以上,冬天又寒風刺骨。於是有人想出將廢棄的礦洞改造成居室的主意。這樣一來,獨一無二的地下城就誕生了。
如果想要在庫伯佩地的地下購屋只需付2.5萬澳元,請一輛挖土機來工作幾天,一個五房的地下套房就能完工,或者也可以買前人留下的「二手洞」,價格也不會太貴。
站在地面上,你完全看不到房子,映入眼帘的只有這一根根煙囪
telemundo
這裡才是當地居民住所的真正入口。這裡的居民們一同建起了他們的共同家園:一個由兩座教堂、一個酒吧、一千五百個家庭住所組成的地下城鎮。
outback-australia-travel-secrets
1915年,礦工們開始將過去的礦坑改造成居所,以躲避超過40攝氏度的室外溫度。有意思的是,從此 Coober Pedy 開發出了旅遊業,對礦產開採的依賴性反而大大減少。之後當地居民甚至在地下建造了酒店、客棧和博物館,為越來越多的遊客提供服務。
patrasevents
如果沒有特別告訴你,你應該也不會發現到這其實是一間位於地下的酒吧!
terraoko
飯店內不會有任何自然光來作為光源
patrasevents
patrasevents
這座城鎮的名字來源於土著語中的詞語「Kupa Piti」,意思是「白人的洞穴」。當地土著發現礦工們建造的地下居所之後起了這個名字。現在這座城鎮共擁有3500名常駐居民,他們的地下居所但從設施上看起來沒有多大區別,同樣擁有現代化廚房和電視等現代化電器。
patrasevents
patrasevents
這是地下城鎮中的一件塞爾維亞東正教教堂
patrasevents
這裡甚至還有一間地下書店
這裡也有為背包客準備的平價住宿。
或者是高級一些的旅館。
無聊時,這裡也可以打撞球。
當然也有餐廳。
地底下的聖保羅天主教堂,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地下教堂。
在底下,你也可以買到蛋白石的製作的各項商品
當然這些居民也不總是待在地下,他們也會來到地面上,庫伯佩蒂的地表就擁有全球最乾燥酷熱的高爾夫球場。就和這座城鎮一樣,Coober Pedy 的高爾夫球場也是與眾不同。這裡沒有傳統高爾夫球場常見的草坪和水塘,而是有著面積超大的沙坑障礙。不過高爾夫愛好者可以在這裡有完全不同的體驗,他們使用的是螢光高爾夫球,隨身攜帶一小塊草皮用於開球。
這裡每年也會舉行蛋白石節、Coober Pedy 賽跑等活動。蛋白石節是為了慶祝漫長夏日的結束,通常會舉行抽獎,遊行以及其他一些戶外活動,所有居民都會參與其中。賽跑則是1969年就開始的一項傳統,當時是為了讓當地居民與附近其他城鎮的居民進行聯誼。
Coober Pedy 的房子看起來都有點像是防空洞。這個獨一無二的城鎮也為不少電影導演所青睞,成為電影的取景地。在《星際傳奇》(Pitch Black)、《紅色星球》(Red Planet)等影片中都可以看到這個城鎮,知名競技真人秀《極速前進》(Amazing Race)也來過這裡。
在這裡也要特別小心各種「陷阱」!
來看看關於 Coober Pedy 的影片吧!
Coober Pedy 真的太特別了!真希望自己也能親自去看看呢~
分享出去,讓更多人可以認識這個神秘的小鎮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69221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