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那些事:德國憑什麼擁有不限速的高速公路?
小編進入新車評之後,時常感嘆公司福利好,編輯們出國是常有的事情,這不,YYP和阿卓先後都去了趟歐洲,回來之後對於歐洲完善的交通法規,良好的駕駛習慣都讚譽有加,歐盟是世界上交通規則、標誌最規範、交通管理最先進的的地區,而德國又是其中最典範的國家,這一期《國外那些事》我們就來聊聊德國以高效著稱的交通,看看Germans是怎麼開車的。
提到德國的交通,首先必須要說明的一個概念就是「先行權(right of way)」,先行權是德國交通規則的核心,即在這條道路上你擁有優先行駛權,因此先行權也被稱為「路權」。在中國,先行權的概念非常籠統,駕駛者們的意識也比較淡薄,所以在中國開車,我們習慣在經過十字路口時降低車速,鳴笛示意,在途經環島時擔驚受怕,生怕被人攔腰一撞。而在德國,有了先行權這個概念,以上的情況都不復存在。
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幾個常見的先行權標誌
這個黃色的矩形標誌就是德國最普遍的先行權標誌,它表示你在這條路上行駛擁有先行權,在沒有紅綠燈的路口和有輔路的道路上,看到這個標誌便可以放心的同過,不用像國內一樣減速通過,因為絕對不會有不開眼的車輛竄出來,這就是先行權的作用,而在沒有先行權的路口,基本上都會有一個讓行標誌,讓擁有先行權道路上的車輛可以安心行駛。
下面這個標誌也表示先行權的意思,多出現在路口處,代表著你在這個路口擁有先行權。
有先行自然就有讓行,在一些路口會有讓行標誌,看到這個標誌就別蒙頭往前走了,耐心等待擁有先行權的道路上的車輛先走吧。
此外,在一些路況比較複雜的十字路口,還會有這樣的標誌,表示黑色粗線所示路線內行駛的車輛擁有優先權,簡單明了,一目了然。
可不要小看了這幾個標誌,配合先行權的概念,使得在德國開車成為了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在突進路口或者會車時,只要你擁有先行權,就可以放心的大油門通過,不用擔心有其他車輛會突然冒出來。再想想國內的情況,小編就只能呵呵了。先行權這個概念在整個歐洲都運用的非常廣泛,使得歐洲的駕駛者都擁有非常良好的讓行先行意識,而在國內,雖然交通法規中也有提到先行的概念,但是規定得十分籠統,所以都被駕駛者們有意無意的忽略掉了,說到底,還是國內法規不夠完善和嚴謹,加之國內駕駛者普遍交通秩序意識較差,才讓國內的交通亂成了一鍋粥。
眾所周知德國有著著名的不限速高速公路,相比國內得最高限速120km/h簡直就是河流與小溪的差別,在如此高速的行駛狀態下,德國高速公路的事故發生率卻極低,根據德國《世界報》報道,聯邦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德國共發生交通事故240萬起左右,同比下降1%,其中210萬起車禍造成了財產損失,29.1萬起交通事故出現人員傷亡。據統計,交通事故遇難者共計3340人,與前年相比減少了260人。這麼看是不是也覺得沒什麼感覺?對比一下我們國家,我國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已經超過了10萬人,我國汽車保有量不到全世界2%,但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則占全球的比例達到20%。真是讓人汗顏。
為什麼事故發生率這麼低,歸根結底還是優良的駕駛習慣和完善的交通規則,在德國高速駕駛,能非常明顯地感受到司機的素質:不會隨意併線超車,文明禮讓,貨車永遠在最右側車道行駛,其他車輛除非超車,否則不會長時間占用左側的快車道,如果你在快車道上開的速度較慢的話,那是會被人豎中指的,不是鄙視你,是因為你影響到了道路的通勤率。
在德國,從右邊車道超車是絕對禁止的,所以右邊車道對於在行車的任何時候都是絕對安全的,只要你確定後方車輛的安全距離,便可以放心的併入右邊車道。除此之外,在德國行車會發現,對向行駛的車輛幾乎不會打遠光燈,而且一些車輛沒有如果沒有日間行車燈,在陰天光線較暗的白天還會把大燈打開,安全意識非常高。交通設施也有很人性化的設置,限速會根據時間路況變更,一些路段會有電子顯示屏,隨時告知限速情況變更信息,有可能這會還是不限速的,下一秒突然就變成限速120km/h。不像在國內,明明路況很好車輛很少的路段,卻偏偏給你設置了一個比較低的限速,十分讓人頭疼。
小編記得在讀書時就曾聽老師說過一個故事,幾位常年居住在德國的老闆回到國內,在高速公路上出車禍身亡,因為他們習慣了德國的不限速高速公路,國內的高速公路質量卻不能夠支持如此高的車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即使再羨慕德國的優異的交通環境也是然並卵,德國擁有完善的交通法規,工程質量最好的高速公路,全世界一流的汽車,公民高素質的駕駛意識,而這些東西,國內都沒有,但是要知道,德國在五、六十年代的交通環境也是非常糟糕的,政府也是通過長期的法律建設配合公民教育才有了今天讓人艷羨的交通環境,亂世需重典,我國的交通環境治理之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從自己做起,不加塞,不占道,文明行車,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並影響身邊的人,有朝一日,我們也能像德國人一樣,愜意馳騁在自己國家的道路上。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