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0月13日,一架載有45人的客機從烏拉圭飛往智利,但因為遇上風暴墜毀在3900多米高的安第斯山脈上。機上45名乘客中包括烏拉圭的橄欖球手及其家屬,21人當場喪生,其餘24名倖存者中,8人在逃生中被雪崩奪去生命,16人於同年12月22日之前陸續走出雪域而生還。倖存者為了在冰天雪地的惡劣環境中存活,被迫以遇難者的人肉果腹。
1972年10月12日,烏拉圭的一支業餘橄欖球球隊老基督徒球隊租用烏拉圭空軍571號包機,前往智利首都聖地亞哥,參加一場橄欖球比賽。納多·帕拉多,時年23歲,是當時老基督徒隊的一員。他後來回憶說:「在我們出發去聖地亞哥的前夜,隊長告訴我們,飛機上有十個空座位。如果誰願意帶家人或者朋友,那就去吧,他們可以免費坐飛機。」於是帕拉多帶上了母親澤尼亞和妹妹蘇茜,他沒有想到,這卻是一條不歸路。圖為烏拉圭人、心臟專科醫生羅伯特·卡內薩,當時的倖存者之一。
當天,飛機飛到安第斯山脈附近時,天氣變得很糟。飛機在阿根廷的門多薩臨時降落。第二天早上,飛機從門多薩起飛,飛往聖地亞哥。下午3點多,飛機突然開始輕微顛簸。大部分乘客並沒有在意,但是飛機顛簸得越來越劇烈,甚至連飛行員也沒有意識到,此時飛機已經偏離了航線。此時,整個山脈上空雲層密布,飛機按計劃應橫過安第斯山,到庫裏科去,之後再轉向北,飛往聖地亞哥。
然而,在茫茫雲海中,飛機撞上了安第斯山脈深處的一座無名山峰,飛機尾部被撞飛,機身前半部分順著山坡滑落。由於特殊的U型坡度和厚厚的積雪,飛機最終停了下來。45名乘客,33名得以倖存,包括帕拉多和他的妹妹,但兩名飛行員都不幸遇難。沒有人能告訴這些倖存者他們當時在哪兒。
終年積雪的安第斯山峰,夜晚溫度低至零下30℃。第一夜,5個重傷的倖存者在嚴寒中死去。空難倖存者愛德華·斯特勞克回憶起第一夜的經歷時說:「我們把所有屍體從機艙拖到外面,這樣我們在機艙裡就有更多的空間。」這些倖存者用摔壞的行李和木椅堵住飛機的破洞,再用雪塞住縫隙處,把飛機座椅上的座套拆卸下來縫合在一起,裹在身上保暖。
晚上所有人擠在一起,臉對著臉睡覺,這樣呼出來的熱氣就可以噴到對面人的臉上。我們都帶有打火機,可以輕易地生起火來,但身邊卻沒有可以燃燒的東西。我們甚至燒掉了我們所有的紙幣———大約7500美元被付之一炬用來取暖。然而這樣也無法阻擋不斷有人死去。
然而,不幸卻持續降臨。10月29日,空難發生後第16天,一場雪崩沖毀了倖存者們賴以生存的機艙殘骸,8人當場遇難,另外19人在機艙中被困3天後爬出雪堆;11月15日,空難發生後34天,又有3名體弱和受傷者死去,倖存者只剩下16人。帕拉多想起當時的情景至今仍然心有餘悸:「等待充滿恐懼,從某種角度來說,等待就意味著被判了死刑。我一直對自己說,我必須盡快離開這裡。」
12月12日,空難發生後第61天,包括帕拉多在內的3名倖存者決定走出最冒險的一步,也是唯一可能的一步——翻越西邊的高山,尋找救援。3名倖存者的想法很簡單,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一直走下去,直到自己停止呼吸。經過9天的艱難跋涉,度過了極度的疲憊和深夜的嚴寒,帕拉多和他的同伴終於走出了高山雪線,走進了河穀地帶。12月20日,他們看到一個騎馬人的身影;3天後,12月23日,救援直升機救出了所有倖存者。16名倖存者的獲救,被稱為「安第斯奇蹟」。圖為以此災難作為藍本的電影劇照。
或許我們可以把這樣一句話送給這些倖存者:「在死亡的底色上,生命更具雕刻的美。」這場空難已經過去40年了,當年的倖存者在與死神的不期而遇中奮力抗爭。如今,他們已經走到生命的暮年,他們中很多人都承認,正是這場空難改變了他們對生命的認知。帕拉多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過這麼一句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安第斯山。」這座安第斯山就是生命本身潛藏著危險和絕境,但又一定蘊藏的希望和奇蹟。
穿越時空之謎:飛機誤入時空隧道事件
1990年9月9日,在南美洲委內瑞拉的卡拉加機場控製塔上。人們突然發現一架早已淘汰了的「道格拉斯型」客機飛臨機場,而機場上的雷達根本找不到這架飛機的存在。這架飛機降臨機場時,立即被警衛人員包圍,駕駛員和乘客們走下飛機後,立即問:「我們有什麼不正常?這裡是什麼地方?」
機場人員說:「這裡是委內瑞拉,你們從何方來?」飛行員聽後驚叫道:「天哪!我們是泛美航空公司914號班機,由紐約飛往佛羅裏達的,怎麼會飛到你們這裡?誤差兩千多公裏呀!」接著他馬上拿出飛行日記給機場人員看:該機是1955年7月2日起飛的,時隔35年!機場人員吃驚地說:「這不可能!你們在編故事吧!」
後經電傳查證,914號班機確實在1955年7月2日從紐約起飛,飛往佛羅裏達,突然途中失蹤,一直找不到。當時認為該飛機掉入了大海裡,機上的五十多名乘客全部賠償了死亡保險金。
這些人回到美國的家裡,令他們家裏大吃一驚。孩子們和親人都老了,而他們仍和當年一樣年輕。美國警方和科學家們專門檢查了這些人的身份證和身體,確認這不是鬧劇,而是確鑿的事實。」。
1991年8月9日,歐洲一個科學海洋考查船在冰島西南387公裏處,發現一座冰山上坐著一位60多歲的男子,他穿著本世紀初的船長製服,靜靜地吸著煙鬥,雙目眺望著大海。但誰會想到,他就是80年前沉沒在大西洋中的「泰坦尼克」號船長史密斯!
史密斯船長被救上這艘科學考查船,立即被送往奧斯陸。在醫院裡,經著名的精神病心理學家喻蘭特博士認真檢查後,認為他生理和心理一切正常。
科學考察船的負責人、著名海洋學家艾德蘭博士和病理學家哈蘭特博士在1991年8月1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向歐洲新聞界宣布:經英國海事機構的指紋和照片驗證和航海記錄表明,救起的這位老人確確實實是史密斯船長,他現在有140多歲了。
據海洋學家艾德蘭博士說,在營救史密斯船長時,他拒絕援救、並稱應與「泰坦尼克」號共存亡。這是一位船長應該做的。確實,在「泰坦尼克」號沉沒時,史密斯船長在指揮營救,拒絕登上救生船並和「泰坦尼克」號一起沉沒在大洋之中。史密斯船長一直認為「泰坦尼克」沉沒是發生在昨天。此事如何解釋呢?歐美的有關海事機構認為,史密斯船長是屬於「穿越時光再現」的失蹤人。
貴州遵義市中心城區有一個隧道,使用某電信營運商手機的人,穿過該隧道後,其手機時間顯示會「倒退一小時」。據稱,這種現像已持續近一年,記者體驗,10次有8次是這樣,另外兩次則顯示正常。昨日,該營運商測試,未見異常。
這條被人們稱為「時光隧道」的隧道,就是位於遵義市紅花崗區境內的官井南隧道。據了解,這個隧道長400多米,建成已有數年時間,但最早被發現經過時手機時間顯示「會倒退一小時」,是去年上半年。
據多位親歷者介紹,他們使用的都是某營運商的手機,號碼也係該營運商屬下。「進入隧道的時候,假設時間是上午9點,出了隧道就變成了8點01分。」一名親歷者說,他在附近上班,每天都要經過該隧道,幾乎每天都會遇到這種情況,但並非每次都這樣。
親歷者說,離開隧道大約將近一公裏後,手機上的時間就會自動恢復到正常。「時間倒退」,也僅發生在該營運商的手機、號碼上,而其他營運商手機未出現異常。
1995年1月27日,美國物理學家發現,南極洲上空出現不斷旋轉的灰白色煙霧。最初,他們認為這些只是普通的沙暴。但是這些灰白色的煙霧,並沒有隨著時間的進程而改變形狀,也沒有移動。
研究人員發射了一個氣象氣球,氣球上裝備了測定風速溫度和大氣濕度的儀器。然而,一經發射,這個氣球就急速地上升,很快就消失了。過了一會,研究人員利用拴在氣球上的繩子,收回了這個氣球。
但是,讓他們感到震驚的是:這個氣球的計時器顯示的時間是1965年1月27試驗。但是,每次都表明時間倒退了30年,計時器顯示的是過去的時間。
1994年初,一架義大利客機在非洲海岸上空飛行。突然,客機從控製室的雷達螢幕上消失了。正當地面上的機場工作人員焦急萬分之際,客機又在原來的空域出現,雷達又追蹤到了客機的訊號。
最後,這架客機安全降落在義大利境內的機場。然而,客機上的機組人員和315名乘客,並不知道他們曾經「失蹤」過。探索時光倒流之謎
機長巴達裏疑惑不解地說:「我們的班機由馬尼拉起飛後,一直都很平穩,沒有任何意外發生,但控製室竟說失去班機的蹤影,實在有點不尋常。」
不過,事實卻不容爭辨:到達機場時,每個乘客的手錶都慢了20分鐘。無獨有偶。據資料記載,1970年也發生過類似的奇聞。當時,一架727噴氣客機在飛往美國邁阿密國際機場的旅途中,也無故「失蹤」了10分鐘。10分鐘以後,客機也在原來的地方出現;接著,安全飛抵目的地。客機上的所有人也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而最終使他們相信的理由也是因為所有的手錶都慢了10分鐘。對此現象,專家們認為惟一的解釋是:在「失蹤」的一剎那,時間「靜止」不動了,或者說出現了時光倒流。
就在義大利客機空中歷險的同一年,傳媒又披露了發生在埃及的時光倒流4000年的奇蹟新聞:一枚尚未發行的現代銀幣,被深藏在一座太陽神廟的地底下。
當時,一個由法國考古學家組成的考古工作隊,來到尼羅河畔最早出現人類活動的地區進行科學考察。他們發現了一座太陽神廟,距今已有4000年的歷史。
由於人跡罕至,廟宇早已傾塌,僅是廢墟一座,故而顯得十分,荒涼、破敗。當考古學家在對廢墟進行發掘時,在一塊古老的石碑下,發現了一枚深埋在地下的銀幣。奇怪的是,這不是一枚古埃及銀幣,而是一枚美國銀幣;更加奇怪的是,這又不是一枚美國古銀幣,而是一枚現代銀幣。最不可思議的是:這是一枚已經鑄造好、準備在1997年才進入市場流通、面值25美分、尚在美國金庫中「留守」的未流通銀幣。美國的現代銀幣,為何「跑到」4000年前的古埃及廟宇中?科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
亞裔男出書:港女是全世界最放蕩的妓女
打卡打出事 ! 老婆乜都上FB打卡, 搞到離婚收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42224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