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娃娃機們不曾讓你發現的「商業機密」,看完就會知道夾不到真的不是你的錯!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過玩夾娃娃機的經驗,看見裡頭有著超可愛的娃娃時便想著:「嘿嘿,搞不好我投個零錢就能帶回家!」 但通常都會敗興而歸,甚至更慘的是…直接失心瘋到花了大把零錢才帶走一隻便宜的小娃娃…但會有這樣的結果是我們的問題嗎?或許不是…一位來自Vox.com的歷史作家也有過玩夾娃娃機的經驗,但在他對"夾娃娃機"進行了一些研究和資料搜尋以後,發現了超級殘酷的事實!
他找尋了一些知名款式夾娃娃機的說明書,裡頭包含整個夾娃娃機程式的設計概念和說明,原來這裡面真的超多陰險的商業秘密啊…


你是否常常覺得夾娃娃機的爪子根本就像沒吃飯一樣的無力呢?相信我,這不是你的錯覺…!
常來說,店家能設定夾娃娃機「投入的幣值大小」、裡頭「娃娃的價格」和「希望賺取的利潤多寡」。
是不是覺得有點複雜呢?沒關係我們來舉個例子你就懂了…
如果投入這台機器的硬幣是「0.5元」,而機器裡面的獎品娃娃一隻市價「7元」,假設店家想要透過這台機器「每隻娃娃都賺起碼一半的利潤」、也就是「3.5元」的話,那麼就等於消費者需要花10.5元 (7+3.5) 才能夾到這隻娃娃…

於是就等於你要夾21次才能成功得到娃娃,而除了成功的那一次以外、其他20次機器都會"隨便幫你夾一夾" (爪子會故意鬆掉)…更可怕的是,21次裡面可能因為店家設定不同而"不一定哪一次成功"…(就是你有可能第一次剛好就碰到成功的那次,也有可能夾了20次都沒成功這樣)
所以…店家永遠是贏家,而玩家真的就只能靠運氣,而不是技巧。
而且更欠揍的是,夾娃娃機程式裡面還包含了"掉落技巧"這個項目,就是它被設定這失敗的20次裡頭、每一次都會假裝好像快夾到了一樣…
簡單說,就是有隻小惡魔在你耳邊說著:「天啊好可惜!就差這麼一點點了!趕快再投錢進去試試看吧!」
所以夾娃娃機到底是一項「技巧性」還是「運氣性」的遊戲呢?它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32年,在早期都是被視為一種賭博小遊戲。

而自從之後加入了可以讓消費者自行操控的遙控桿以後,就被改稱為"技術性遊戲"了…(但根本還是超靠運氣的啊!)
除此之外,消費者的專注力通常會被裡頭的「獎品價值」所吸引,想著「天啊我搞不好只用一枚硬幣就能夾到iPad!」於是就會讓人忘了將注意力擺在「爪子力道」上面… 所以這欠扁的奸詐夾子就能隨心所欲、肆無忌憚地作弊了…然後還害無數男孩們因為夾不到娃娃而被女友數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38485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