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內含大麻、嗎啡、酒精等成分的「溫斯洛媽媽糖漿」曾是用來撫平愛哭的嬰兒的藥品
從1840年代在美國販賣將近一個世紀,到1930後期才才消失

2. 18世紀的巴黎曾被稱為「零嬰兒的城市」
因為當時流行把小孩送到郊區或鄉下給保母扶養。每四個嬰兒,就有三個被送離開巴黎!

3. 一直到20世紀依然有農村讓山羊來當嬰兒的「保母」
他們會把嬰兒床放在山羊的農舍,並且讓山羊直接餵奶給嬰兒

4. 1920年代有「搔癢小嬰兒會對其身體發育造成傷害」的說法

5. 同樣是1920年代,還有「以握手取代擁抱或親吻,來避免病菌傳播給嬰兒」的說法

6. 20世紀初傳言「喜歡吸大拇指的嬰兒長大後會喜歡打手槍」
於是當時就延伸出許多像是拇指手套、固定式的袖子等來預防嬰兒吸手指。

7. 20世紀流行將奶嘴沾蜂蜜或糖水,因為蔗糖成分等於嬰兒的鎮定劑
可以想想當時的兒童牙醫生意興隆阿...

8. 維多利亞時代流行一款叫做「嬰兒殺手」的奶瓶
因為使用彎曲吸管的設計,母親不需要一直拿著奶瓶來餵奶。
不過因為這樣的設計很難清洗,最終因為細菌孳生,造成不少嬰兒死亡,成為名副其實的「嬰兒殺手」!

9. 在奶瓶還沒有普及的中世紀,牛角是當時餵奶的器具

10. 古希臘的嬰兒食品包含了紅酒

11. 古人認為嬰兒的皮膚太細膩不好,所以會在嬰兒身上灑鹽巴、鹽水讓皮膚更「健壯」

12. 中世紀的歐洲流行「固定式襁褓」
據說是為了防止嬰兒扭動,認為這樣嬰兒會長得歪七扭八。所以除了頭部可以呼吸,全身都是固定的。

13. 中古世紀沒有尿布的,嬰兒都是光屁股直接吃喝拉撒

14. 18世紀流行用冰水幫嬰兒洗澡
18世紀期間有學者推廣應該要讓嬰兒一年四季都用冰水洗澡!

15. 第一個新生兒保溫箱是由動物園裡幫小雞保溫的保溫箱延伸而成的
1878年一位動物園執行長以小雞的保溫箱為雛型,設計的給新生兒的保溫箱。

16. 以前的醫院曾經使用像餵食寵物的滴管來餵新生兒
因為醫生和護士對於碰觸新生兒感到不安,認為應該與新生兒完全隔離。

17. 「嬰兒籠」
1922年有一位母親發明了「嬰兒籠」。
目的是為了讓在城市裡扶養小孩的父母可以把嬰兒放進籠子後,將籠子延伸到建築物外,這樣嬰兒可以一邊玩耍、一邊呼吸新鮮空氣。

編譯來源: BuzzFeed
Hooch
Elegant Royal Women From Around The WorldHooch|
SponsoredSponsored
閱讀下一個故事
Ultra Fast WiFi Booster
New Tech Trick Gives You Ultra Fast WiFi Boosts. (No Monthly Bills)Ultra Fast WiFi Booster|
SponsoredSponsored
閱讀下一個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3/node208073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